- 合伙人:股權分配、激勵、融資、轉讓(第2版)
- 胡華成 馬宏輝編著
- 686字
- 2021-09-03 16:47:29
011 阿里巴巴:合伙人享有表決力和影響力
2014年9月19日晚間,阿里巴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第一天便融資250億美元,創下了全球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開募股)紀錄。阿里巴巴的業務范圍非常廣泛,以電商為主衍生出一系列商業生態系統,如圖1-21所示。阿里巴巴的主要業務和關聯公司的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劃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云、螞蟻金服、菜鳥網絡等。

圖1-21 阿里巴巴官網
合伙人制度是阿里巴巴公司的經營特色,而且合伙人團隊擁有很大的表決權,可以提名決定大部分董事會成員,而不是根據股份的多少來分配董事席位。馬云曾在郵件中表示:“阿里巴巴合伙人既是公司的運營者、業務的建設者、文化的傳承者,同時又是公司股東。”當然,想要成為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必須滿足一些基本條件,如圖1-22所示。

圖1-22 阿里巴巴合伙人的基本條件
在馬云的主導下,阿里巴巴確立了合伙人制度。阿里巴巴在初創時,有18個創始人,但他們并沒有全部成為阿里巴巴合伙人,只有馬云(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執行副主席)、彭蕾(資深副總裁)等7人。合伙人制度對于阿里巴巴的重要意義在于解決戰略董事會和控制權之爭,如圖1-23所示。

圖1-23 合伙人制度對于阿里巴巴的重要意義
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主旨是通過一定的管理制度安排來掌握公司的控制權,擺脫外資的控制,以此保證核心創始人和管理層的有效權利。同時,馬云通過持續的股份轉讓,讓支付寶脫離阿里巴巴的控制,最終成為一家內資公司。2017年2月24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新增四位合伙人,至此,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共有36人。如圖1-24所示為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基本結構。

圖1-24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基本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