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誰辦案誰負責

競爭并不是推動人類前進的動力,嫉妒才是。

——沃倫·巴菲特

1

周奮勵案經過兩次退回補充偵查,向淵認為仍然存在不能排除的合理懷疑,傾向于對案件作存疑不起訴,建議第二檢察部主任高亦君召開檢察官聯席會討論一下,得到高亦君的同意。

3月6日,高亦君召集第二檢察部全體檢察官,召開檢察官聯席會,討論周奮勵案。

向淵先用幻燈片形式,向各位檢察官介紹了周奮勵案證據狀況和存在的疑點。

向淵說:“請各位同事看幻燈片,周奮勵案的主要定罪證據有:

1、報案筆錄,證實死者于2016年9月2日晚上死于干洗店柜臺內。

2、現場勘查筆錄,證實在柜臺上找到一種類似蛋糕的殘渣碎屑。

3、物證檢驗報告,證實現場發現的食物殘渣是一種奶酪蛋糕,內含巨毒成分喪命散,這種毒藥能讓人在幾分鐘內死亡。

4、尸檢報告及法醫鑒定意見,證實死者馬雯欣胃內有含喪命散成分的奶酪蛋糕,馬雯欣系中毒死亡,死亡時間約在案發當晚8時左右。

5、干洗店監控視頻資料,證實案發當晚7時42分,有一名男子進入店內,與馬雯欣攀談,約7分鐘后,該男子離開。

錄像顯示,在該男子進店之前,柜臺上并沒有蛋糕,但在該男子離開后,馬雯欣發現柜臺上有一塊蛋糕,于是幾口就吃了下去,幾分鐘后,當場死亡。

6、死者馬雯欣丈夫嚴綱證言,嚴綱辨認視頻中的男子為周奮勵,并證實周奮勵是他家隔壁鄰居,兩家關系一向不錯。

經面部比對,確定視頻中的可疑男子正是周奮勵。

7、物證及搜查筆錄、指紋鑒定,證實警方在犯罪嫌疑人周奮勵家中搜到半瓶喪命散,與案發現場勘查提取的具有同一性。

指紋鑒定意見,證實在裝喪命散的瓶子上提取到了周奮勵的指紋。

8、周奮勵親筆供詞和供述筆錄,供稱他與馬雯欣有不正當關系,后馬雯欣提出要與他結婚,并以告發他相要挾,周奮勵覺得無計可施,于是毒殺了馬雯欣。

審訊同步錄音錄像顯示,周奮勵供述自然,錄像中沒有非法審訊行為。

從偵查階段到審查起訴階段,周奮勵的供述一直穩定,沒有翻供。

9、周奮勵兩份指認筆錄,內容分別是周奮勵帶領偵查人員對他購買喪命散的地點和購買作案所用蛋糕的地點進行現場指認。

10、電子證據,經對周奮勵和馬雯欣手機微信刪除內容進行技術恢復,證實二人曾有過多次約會的聯絡。

11、物證及檢驗報告,證實在周奮勵家臥室床頭及床底均提取到了一根長頭發,頭發DNA與馬雯欣的一致。”

大家聽完這些證據,都感到有些納悶,心想證據這么充分的案件,還討論什么?

高亦君按捺不住了,用質疑的口氣說:“我看這個案件證據很充分嘛,有直接證據,有間接證據,證據間相互印證,環環相扣,分別證實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動機、犯罪經過、犯罪后果,這么充分的證據,還討論什么?”

向淵剛想解釋,沒想到自己之前的助理、現在的檢察官顏慕曦馬上沖著高亦君說:“高主任,證據疑點還沒說呢,您的結論下得太早了吧?”

顏慕曦這么說,高亦君當然不爽,但顏慕曦又沒說錯,高亦君也就不好反駁什么,只好說:“那行,向淵,你接著說。”

向淵說:“好的,這個案件的疑點主要有以下四點:

1、周奮勵為什么會在家里留著半瓶喪命散?這么關鍵的物證,他不應該會留在家里的。

2、我們訊問周奮勵時,問他買的蛋糕多少錢一個,他說大概七八塊錢,但實際上是15塊錢一個,如果真是周奮勵買的,他不可能記憶偏差這么大。

而且,從犯罪心理學角度分析,犯罪人對自己犯罪的經過記憶是很深刻的,周奮勵對自己花多少錢買的這塊蛋糕,相信一定是不會忘記的。

3、周奮勵雖然指認了購買毒藥的地點,但賣藥的人一直沒有找到。

4、據調查,周奮勵品性善良正直,守法度的意識很強,從這點上看,他毒殺馬雯欣是有疑問的。”

高亦君聽完,繼續用質疑的口氣問道:“你認為這些所謂的疑點,構成合理懷疑嗎?”

向淵說:“這些疑點確實影響了我的內心確信,我認為這個案件不能得出唯一結論,沒有排他性……”

向淵話音未落,高亦君就說:“這只是你認為的合理懷疑吧?你認為的懷疑,未必就構成法律上的合理懷疑。”

顏慕曦又抑制不住,朝高亦君問道:“高主任,那您認為什么才是合理懷疑呢?”

法律上和學術界對“合理懷疑”都沒有一個清晰的定義,高亦君當然說不上來,他對顏慕曦的提問感到很不爽,以很不耐煩的口氣說:“合理懷疑不是一切懷疑!

向淵剛才說的所謂疑點,都是可能解釋的,比如說,為什么嫌疑人家里留了半瓶毒藥,這很正常嘛,在其他投毒案件中,也有在嫌疑人家里找到毒藥的。

還有,找不到賣藥的人,這也很正常呀,刑訴法規定的起訴標準是證據充分,不是證據窮盡!一個案件難道要所有的證據都窮盡了才能定案嗎?

至于品格證據,本身是不能作為定案根據的,就是道德楷模也有違法犯罪的!

向淵,你可是全國優秀公訴人吶,我說的這些你應該懂吧?”

向淵聽得出,高亦君這是將對顏慕曦的不滿遷怒于他,但向淵虛懷若谷,謙遜地說:“高主任說得沒錯,合理懷疑不是一切懷疑,我個人的懷疑未必就是法律上的合理懷疑,所以我想聽聽諸位檢察官的看法。”

按照檢察官聯席會的程序規定,主持人是最后發表意見的,高亦君第一個發表意見,顯然違反了程序,向淵的這句話,也是對高亦君的“溫馨提示”,高亦君當然是懂的。

高亦君知趣地說:“我剛才只是和向淵討論呵,大家可以一起討論嘛,看看大家還有什么問題嗎?如果沒有,就請一一發表意見吧。”

接下來,各位檢察官逐一發表了意見,除了顏慕曦贊同向淵的意見,其他檢察官都認為這個案件證據充分,可以排除合理懷疑,應當提起公訴。

高亦君聽完大家的意見,心里不禁有些得意,最后總結說:“好!除了小顏外,其他人形成了高度一致的意見,都是起訴的意見,我個人也是這種意見,這個案件應當起訴,根本沒有討論的余地!

嫌疑人雖然是省委的處長,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們審查起訴案件,不能因為嫌疑人的身份和一貫品行就對證據產生懷疑,定案的唯一根據就是證據!

最后我建議大家,不要隨便把案件提交檢察官聯席會來討論,否則就是浪費我們大家的時間。好了,散會!”

向淵回到辦公室,顏慕曦也怒氣沖沖地尾隨而至。

向淵當然明白顏慕曦為什么生氣,故意對著一臉怒氣的顏慕曦說:“你這是怎么了?跟誰嘔氣呢?”

顏慕曦說:“當然是高某人了!還‘亦君’呢,最小人了!”

顏慕曦這樣說,是有原因的。

高亦君和向淵是同一年考入洪都市檢察院的,并且都分配到公訴部門工作至今,向淵勤奮努力,埋頭苦干,很快就斬露頭角,贏得領導的器重和賞識,同時刻苦鉆研,筆耕不綴,不斷取得研究成果。

高亦君從一開始就暗中和向淵較勁,但他不愿吃苦,更怕寫調研文章,工作業績平平,調研成果也寥寥無幾。

幾年前,高亦君和向淵一同參加“以賽代評”機制的公訴業務競賽,競賽項目包括公訴案件審查報告制作筆試、公訴業務答辯、模擬案例辯論,比賽成績優勝者即被授予“優秀公訴人”稱號。

高亦君知道這次比賽是自己與向淵的公訴技能PK,對將來的晉升也意義重大,他早早就開始針對競賽項目和內容,做了很多套模擬筆試題,進行強化訓練,而向淵并沒有將比賽和功名聯系起來,所以并沒有花專門的時間去閉關修煉,直到比賽前,都依然在埋頭辦案。

高亦君以為自己勝券在握,但公訴技能需要日積月累的努力才能精進,雖然幾個月的強化訓練大大提升了他的競技水平,但終因理論功底不深和業務素養不夠精湛,在全省公訴業務競賽中止步,只被評為全省優秀公訴人,而向淵憑借數年積累的深厚功底和高超的公訴水平,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在全國公訴業務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被評為全國優秀公訴人。

高亦君在這次與向淵的正面PK中完敗,他感覺自己很沒有顏面,令他對向淵更加心生嫉恨。

兩年前,公訴部門主要負責人被提拔到基層檢察院任檢察長,向淵被認為是接任此職務的最佳人選,但高亦君善于鉆營,人脈很廣,人緣也不錯,被認為也有一定競爭力。

高亦君意識到,這才是他與向淵的終極PK,他使出渾身解數,用盡一切資源,最終成功實現“逆襲”,被提拔任公訴部門主要負責人,捕訴合一改革后,又順理成章地擔任第二檢察部主任。

對此,向淵只是淡然處之,仍然一如既往地勤奮工作著,而作為昔日的愛徒,顏慕曦卻一直耿耿于懷,視高亦君為沐猴而冠的小人,所以才出此言。

向淵當然理解愛徒的好心,但顏慕曦這樣在公開場合為自己打抱不平,他認為對顏慕曦是有害的,于是說:“千萬別這么說,或許你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

顏慕曦一聽,更生氣了,說:“您怎么這么善心,難道他這樣做還不過分嗎!?”

向淵無所謂地笑了笑,說:“做好自己,何必去管別人怎樣呢?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也許有些人很可惡,有些人很卑鄙。而當我設身為他想象的時候,我才知道:他比我還可憐。所以請原諒所有你見過的人,好人或者壞人。’”

顏慕曦聽了覺得頗有道理,但還是憤然地說:“哼,他這種人可惡、卑鄙,跟我是沒啥關系,但他靠鉆營上位,這是小人得志,當年明明應該是您當我們頭的。”

向淵說:“誰當頭那是領導操心的事,領導作出一個決定,自然有他的考慮,或者說有他的難處,我們只需要埋頭把事情做好,總之呢,就是一句話‘但問耕耘,莫問收獲’。”

顏慕曦聽向淵這么說,總算釋然了,為向淵寧靜致遠的胸懷深感欽佩,感嘆道:“‘但問耕耘,莫問收獲’,這可是很高的人生境界啊。”

向淵擺了擺手,說:“最高的人生境界你知道是什么嗎?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種豁達和超脫才是至高的人生境界呀。

不說這個了,你對周奮勵這個案件怎么看?在會上支持我的意見不會只是為了力挺我吧?”

顏慕曦說:“怎么說呢,我沒有閱卷,但我相信您的判斷,那些人之所以都不贊成您的意見,是因為受了高某人的引導。”

向淵說:“倒未必完全是受高亦君的引導,即使他不先發表意見,其他人也很可能是起訴的意見,因為這個案件的罪證確實近乎完美,聽完那些有罪證據,很容易就得出有罪的判斷。”

顏慕曦說:“但你的懷疑也不是空穴來風呀,說白了,這些參加討論的人根本就沒有責任心,他們手上都一堆的案子,自己的案子還忙不過來呢,哪有精力去仔細研究別人的案件呀,再加上這種聯席會的意見也只是參考意見,他們怎么說都不用負責任。”

向淵說:“不光是檢察官聯席會存在這個問題,檢委會也存在這個問題,集體審議案件總是難免有利也有弊呀。”

在向淵看來,集體審議案件有利也有弊,其利在于能夠集思廣益,利用集體智慧對案件把脈和把關,同時對辦案檢察官的權力形成監督制約,但其弊也很明顯,那就是違背了司法親歷性規律,承辦人親歷了閱卷、訊問犯罪嫌疑人、詢問證人、被害人、勘查現場等辦案過程,對案件有切身感受和直觀體驗,形成的內心確信或合理懷疑更加準確,而參與審議的人只是看了一下議題報告,有的甚至只是聽了一下承辦人的介紹,就發表決定案件處理和嫌疑人命運的意見,這種判斷是缺乏案件親歷性支撐的,加上集體審議難以實現對個人的追責,參與審議的人可能就會不負責任地隨意發表意見,如此“審者不定、定者不審”,就可能損害案件的公正性。

司法責任改革后,按照“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的司法責任制改革精神,檢委會審議案件應該原則上限于法律適用問題,但實踐當中,疑難復雜案件大多是事實認定和證據采信上的疑難復雜,因而最終提交檢委會審議解決的,也大多還是事實認定和證據采信方面的疑難復雜案件。

2

檢察官聯席會的結論雖然對檢察官只是作為參考,沒有約束力,但向淵意識到,他對周奮勵案的合理懷疑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同,如果將這個案件提交檢委會審議,結論很可能也是起訴。

向淵為此覺得很苦惱,因為在他看來,周奮勵可能并不是真兇,而是一個替罪羊,如果自己將這個案件提起公訴,意味著親手將一個可能的無辜者推向被告席甚至斷頭臺,這會令他一生都陷入自責和不安。

按照司法責任制改革后的權力清單,分管副檢察長可以直接決定案件的不起訴,向淵決定向分管副檢察長溫照疆匯報他對周奮勵案的看法,希望能得到溫檢的支持。

向淵帶著周奮勵案的匯報材料,來到溫照疆辦公室,向溫照疆匯報他對周奮勵案的看法和建議。

溫照疆在基層院當過8年的檢察長,去年孫鶴林副檢察長退居二線,溫照疆回到市院接任副檢察長,分管公訴工作,但他之前并沒有從事過公訴工作,在基層院檢察長任上出過幾個庭,也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地走流程,算不上是真正辦過公訴案件。

向淵匯報完了案件的證據狀況和疑點后,說:“溫檢,我認為這個案件存在合理懷疑不能排除,而且又是一個死刑案件,性命攸關,建議對周奮勵先作存疑不起訴,同時要求公安機關繼續偵查,要么查出真兇,要么找到新的證據排除這些合理懷疑,還可以把周奮勵再移送起訴。”

溫照疆說:“案件偵查到了這個地步,你認為還有可能收集到什么新的證據嗎?案件一旦作了存疑不起訴,理論上是有新的證據還可以再起訴,但實踐當中,有幾個案子作了存疑不起訴后又撈起來再起訴的?”

溫照疆說的確實是實際情況,向淵一時不知如何回應。

溫照疆接著說:“向淵啊,辦案子可要考慮周全呀,這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不一般,是省委大機關的一名正處級領導干部,我們就一句‘不能排除合理懷疑’,就把他放了,人民群眾會怎么想?

特別是被害人家屬,能答應嗎?

如果被害人家屬利用網絡炒作,說什么‘省委處長殺人被檢察機關不起訴’之類的,形成網絡輿情,你我擔待得起嗎?”

溫照疆說到這個份上了,向淵知道已經完全沒有說服的余地了,只好說:“好的,我明白了,謝謝溫檢的教誨!”

向淵嘴上這么說,心里其實很清楚,不起訴的決定權在分管副檢察長,分管副檢察長要對不起訴決定負責,溫照疆其實就是不愿擔這個責,對于溫照疆來說,他追求的是當好自己的太平官,只要周奮勵案的定罪證據足夠,法院能判得下來,就一訴了之了,至于周奮勵是不是真的有可能被冤枉,他可不會去糾結這個問題。

分管副檢察長不支持自己的意見,怎么辦?

向淵想越過溫照疆,直接向檢察長季樹慷匯報,又覺得這樣不妥,可能會得罪自己的分管院領導。

這時,向淵深深想念孫鶴林,一個真正懂他的分管副檢察長。

孫鶴林雖然退居二線了,但正因為他退位了,向淵反而和他來往更多了,不僅逢年過節會去拜訪,平常有時間也會去陪老領導喝喝茶、打打球。

正所謂“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一個領導干部的威望大小,是否被人真心擁戴,在他在位時是看不出來的,因為只要在官位上,就自然會形成官威,下屬就自然會對其點頭哈腰甚至巴結奉承,而只有退位之后,虛偽的奉承才會現形,真心的愛戴也才能展現。

向淵是孫鶴林非常賞識和厚愛的一位下屬,孫鶴林退位以后,向淵仍然對他一如既往地恭敬有加,令孫鶴林感到非常欣慰。

向淵來到孫鶴林家中,向孫鶴林請教周奮勵案如何處理。

向淵先向老領導匯報了周奮勵案的證據狀況、疑點,以及溫照疆的意見,然后說:“孫檢,您看我該怎么辦?能不能直接向季檢匯報呢?”

孫鶴林擺了擺手,說:“不妥,你這樣做是越級匯報,亂了程序,而且,你為什么不服從溫檢的命令,你怎么跟季檢解釋?是你認為自己水平比溫檢高,還是你認為溫檢不愿擔責任?

以我對溫照疆的了解,他并不是一個心胸很開闊的人,你這樣做很容易讓他產生誤會。”

向淵聽完,連連點頭。

孫鶴林想了想,接著說:“向淵啊,我知道你的司者仁心,寧縱不枉,這個理念我是支持的,就這個案子而言,是不是有幕后真兇,是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性,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就此對周奮勵作不起訴,這個案件也就此告結了,周奮勵不就更不可能說出實情,幕后真兇不就更難浮出水面了嗎?”

向淵一聽,感到恍然大悟,說:“對,您說得有道理,周奮勵背后的幕后真兇,只有靠周奮勵說出來,不把周奮勵逼到絕境,他是不會說的。

您真是一語道醒夢中人呀,呵呵,孫檢,姜還是老的辣呀。”

孫鶴林笑了笑,風趣地說:“你這是恭維我呀還是說我老了呀?”

向淵頓時感覺這個話有點不是很妥切,自己平常不愛奉承領導,所以就不太擅長說這種奉承話,好在孫鶴林是已經退位的老領導,也沒有任何介意的意思,向淵也就沒有太尷尬,也跟著哈哈笑了笑,說:“您的智慧永遠不老,智慧長青!”

孫鶴林一聽,哈哈大笑起來,向淵覺得,愛聽奉承的話,真的是每個人的共性。

向淵喝了一口茶,又想起一個問題,問道:“孫檢,那要是我就這么將周奮勵起訴了,法院判了他死緩甚至死刑,他還是不說出真兇呢?我自己心里這一關還是過不去呀。”

孫鶴林說:“現在不是你要起訴他,是溫檢要起訴他,對不對?

你的意見很明確,對周奮勵應當作存疑不起訴,他溫照疆不同意,那就行使他的職權,他作為分管副檢察長,可以改變檢察官的意見,那就讓他決定起訴好了,他對起訴決定負責嘛。”

聽孫鶴林這么一說,向淵又是恍然大悟,說:“對呀。”

孫鶴林接著說:“你原本也只能服從他的決定,心里上有什么過不去的?

凡事都有利則必有弊,有些事情順勢而為,問題反而會迎刃而解。”

訴或不訴,向淵總算從孫鶴林這里找到了答案。

3

向淵對周奮勵案提出存疑不起訴的意見,然后將案件報告呈報溫照疆審批。

周奮勵案報告放在溫照疆案頭,溫照疆感覺桌上放了一個“燙手的山芋”,因為他要是同意向淵的意見,怕承擔不起訴的責任和風險,要是不同意向淵的意見,又怕承擔起訴的風險,畢竟向淵是全國優秀公訴人,溫照疆對自己的辦案水平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加上自己又沒有閱卷,沒有親歷審查案件的過程,就這樣否定向淵的意見會不會過于武斷?

溫照疆感到左右為難,他想到唯一的辦法,就是將案件提交檢委會審議,由檢委會來決定訴或不訴,也由檢委會來承擔這個責任和風險。

于是,溫照疆在案件報告中分管副檢察長意見處簽批道:“鑒于該案檢察官聯席會意見與承辦人意見分歧很大,屬于重大疑難復雜案件,擬提請檢委會審議,呈季檢察長審示。”

溫照疆批完后,拿著報告來到檢察長季樹慷辦公室,向季樹慷匯報自己的意見。

溫照疆簡要匯報了周奮勵案的意見分歧情況,然后說:“季檢,我建議這個案件最好能提交檢委會討論一下,您看呢?”

季樹慷聽完溫照疆的匯報,就猜到了溫照疆的心思,溫照疆作為分管副檢察長,前怕狼,后怕虎,如此沒有擔當,他心里是感到不滿的。

季樹慷有點為難地說:“我在上次司法責任制改革工作會上已經說過了,司法責任制改革嘛,核心是落實‘責任’,檢委會討論案件的問題在于集體負責,等于沒人負責,所以按照改革的精神,檢委會討論案件原則上限于法律適用問題,象這種事實和證據存在分歧的案件,就不要上檢委會了吧,你是什么意見,直接定就行了吧,你看呢?”

季樹慷雖然是商量的口吻,但實質上就是下了命令,甚至是隱含了對溫照疆的一種批評,溫照疆當然是懂的,只好說:“是,您說的對,這種事實和證據問題,就是上檢委會也不一定議得清,可能也還會有分歧,那好,我就直接批掉,對了,您個人對這個案子是什么意見呢?”

季樹慷說:“我沒有閱卷,就不發表個人意見了,你們定吧。”

溫照疆又碰了個釘子,而且季樹慷還借機給了他一個暗示,話中帶話地提示他,對于這種疑難復雜案件,他作為副檢察長也最好要閱卷,溫照疆只好說:“是,那我再閱閱卷,再作決定。”

溫照疆拿著周奮勵案報告,悻悻地回到辦公室,心里有點懊喪。

溫照疆原本是想同意向淵意見的,因為畢竟向淵對案件看得更準,自己要否決向淵的意見要冒更大的風險,但問題在于,自己之前已經表明了意見,此時若收回成命,意味著承認自己錯了,面子上又難以下臺。

溫照疆騎虎難下,只好大筆一揮,把之前簽批的意見劃掉,重新簽批道:“請參考檢察官聯席會絕大多數意見,依法起訴。”

3月15日,向淵將周奮勵故意殺人案向洪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棋牌| 阿尔山市| 武汉市| 顺义区| 临泉县| 磐安县| 托克托县| 柳江县| 休宁县| 昌黎县| 永宁县| 茂名市| 乐清市| 阿尔山市| 清苑县| 勐海县| 贵港市| 天津市| 曲阜市| 乡宁县| 莱阳市| 麻栗坡县| 奈曼旗| 禹城市| 定州市| 兴山县| 天津市| 伊川县| 乐业县| 寻乌县| 兴安县| 金堂县| 四川省| 眉山市| 贵南县| 个旧市| 曲水县| 高雄市| 淮北市| 凤阳县|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