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戲天性:為什么愛玩的孩子更聰明
- (美)凱西·赫什-帕塞克 羅伯塔·米尼克·格林科夫 迪亞娜·埃耶
- 1968字
- 2021-06-24 11:26:42
推薦序
放下“武器”,開始玩吧
如今,我們在育兒時掌握了太多“武器”,這些“武器”多半來自身邊的育兒群或關注的育兒“大V”。各種新奇理論、育兒工具、母嬰商品,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在一次又一次育兒群的閑聊中,在一個又一個育兒“大V”的“洗腦”中,我們掌握的育兒“武器”越來越多。我們似乎無所不曉,無所不能。
然而,與此同時,我們的育兒焦慮也日益增加,“雞娃”越來越盛行。什么是“雞娃”?簡單來講,就是從小給娃“打雞血”,讓娃成為升學競爭中的優勝者。家長從懷孕期便開始胎教;孩子從出生后就開始接受早教;三歲后開始接受英語啟蒙,外加各類語文、數學與藝術啟蒙;進入小學,各種補習班更是占滿了孩子的整個周末。
在“雞娃”的家長眼中,育兒就是一場戰爭,一步先,才會步步先;一步落后,就會抱憾終生。而那些育兒“武器”,就是能夠讓我們贏得這場戰爭的關鍵。
育兒,真的是一場戰爭嗎?不,育兒并非一場戰爭,它既不是你與自己孩子的戰爭,也不是你與其他家長的戰爭,更不是你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的戰爭。
育兒,真的需要什么“武器”嗎?不,你可以放下一切“武器”。你唯一需要了解的是兒童發展領域的科學知識,明白孩子發育的規律。
什么是兒童發展?它是西方蓬勃興起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主要探討0~18歲孩子的身心發展,包括認知發展、語言發展、情緒與社交發展、運動發展,等等。兒童發展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研究領域,也是目前心理學領域最受矚目的一個研究領域,研究名家層出不窮。
與其花費心力了解如何使用那些道聽途說、難以證偽的育兒理論來育兒,不如認認真真掌握兒童發展科學的規律。
本書綜述了成百上千位兒童發展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如果將這些成果總結為一句你最應該記住的話,那么它是什么?
游戲之于孩子就像汽油之于汽車。
正如本書所言,我們大大低估了游戲對于孩子的重要性。孩子在上學前的游戲就是學習。例如,關于孩子數學能力的培養,你可以翻到本書第3章,看一看如何玩數字游戲;關于語言能力的培養,你可以翻到第4章,找到如何通過手語、嬰兒語等方式玩語言游戲。同樣,在第7、8章你可以找到與認知和社會情緒有關的游戲,在第9章你可以找到與運動有關的游戲。
作為家長,看到游戲,你的第一反應或許是:我該到哪里去買這些玩具?我該讓孩子到哪里去上這門課?
這種下意識反應是錯誤的。真正有幫助的游戲可能并不需要你付費,反而是簡單、有趣的玩耍。本書提及的大部分游戲都是這樣的。
關于如何讓孩子玩得更好,你需要知道以下四個要點。
(1)開放式的游戲遠比非開放式游戲好
第9章介紹的研究告訴我們,開放式游戲更能夠培養孩子的智力,使孩子的創造力源源不斷。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說:“解決發散性問題需要更多創造性思維,因為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
目前市面上能夠買到的游戲大多數都屬于非開放式游戲,都是有正確答案的,這會潛移默化地固化孩子的思維,這樣的游戲并不好。
(2)實物游戲遠比電子游戲好
我升級當爸爸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的電視機扔掉了。無論市面上如何鼓吹孩子看電視以及玩電子游戲的益處,事實上,在兒童發展早期,孩子接觸電視和電子游戲越少越好。人的大腦是經過幾千萬年的進化而形成的,過早地接觸進化晚期的產品,會讓我們錯過進化賦予我們的力量。
那么在早期,給孩子看什么樣的視頻更好呢?給孩子看重復的、慢速的視頻更好。正如本書作者所說,“孩子喜歡重復,他們能在緩慢且重復的內容中學到東西——每次都能獲得新知識,并樂于找到可預見的模式”。不妨想象一下,你給孩子買了一個視頻,它只是不斷重復,你可能以為商家欺騙了你,但其實孩子的學習非常需要重復。過于追求新鮮的刺激并非好事。
(3)真人參與的游戲更好
在兒童早期,有一個重要的能力是心理理論能力。提高心理理論能力的一個方法,就是讓孩子和別人玩假裝游戲。另一個提高心理理論能力的方法是父母與孩子在家里談論感受的時候,多涉及一些心理狀態語。什么是“心理狀態語”?就是“我要”“我想”“你以為這是什么”“你知道這是什么嗎”,等等。
(4)“潤物細無聲”的游戲更好
有時并不需要刻意游戲,“潤物細無聲”往往能達到更好的效果。比如當你和孩子在外面一起走路時,你可以和孩子故意歪歪斜斜地走路,他的好奇心瞬間會被喚起,他會模仿你,從而鍛煉身體平衡性。再比如,你可以和孩子玩一個小游戲——在和孩子一起看動畫片之前,和孩子商量一下今天看幾集,是一集還是兩集,這樣孩子的數感就能得到發展。
人生就是一場游戲。孩子從小就用過家家、玩土、戲水的游戲來表征這個世界,這種強大的能力是動物和機器人都無法比擬的。我們大人往往低估了游戲對于孩子的重要性。游戲是孩子體驗生活、建構世界、創造意義的重要手段,在早期甚至是唯一的手段。
現在,讓我們放下那些所謂的育兒“武器”,不妨打開這本書,開始和孩子一起玩吧。
陽志平
安人心智集團董事長
“心智工具箱”公眾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