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玻璃美學

為什么生產玻璃?是什么將它與其他材料區別開來?或許正如史密斯所說,“對裝飾品的渴望”推動了對釉砂這種物質的原料、工藝和構造的發現,以及玻璃技術的發展。59埃及藍的發明就受到了人們對深藍色顏料審美欲望的驅使,也有可能是出于經濟方面的需求。引入埃及的青金石曾刺激了人們的審美,但一直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因為原料須從千里之外進口,成本之高和統籌之難讓青金石始終處于相對稀缺且價格高昂的狀態。而藍玻璃可以代替這種稀有的石頭。之后,東南亞出現了一種半透明的棱柱形玻璃珠,與在南印度發現的綠柱石相似。60綠柱石代表佛教的七寶之一,經常用于裝飾佛舍利盒,玻璃也時有發現,可能是前者的替代品(見第四章)。

在中國的早期文化中,玉是最有價值的石頭,代表著皇家和宗教的權力(見第一章)。61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玉就被加工成武器和工具,還被制作成禮器。大量的玉可能是從距中原3000多千米的和田進口的。62這一點,再加上制作玉器所需要的工藝和時間,使得玉器對于中國的統治者而言,其價值相當于埃及法老眼中的青金石。

因此,在中國發現的早期玻璃器應該是模仿玉器而制的,如玻璃璧。63考慮到玉器的價值和價格,人們可能會尋求其他可以模仿它的材料。盡管玻璃有一些玉器的特性,比如半透明和堅硬(玻璃的莫氏硬度為5.5,玉器是6),但它更加脆弱,或許更重要的是,從審美的角度來看,玻璃與玉器的觸感不同。作為無定形的物質,玻璃觸感溫暖,而玉器是晶體材料,握在手里最初是冰涼的,之后才逐漸變得暖和。和田的采玉人在河中赤足工作,據說就是因為他們能夠憑借腳的感覺來鑒定玉料。64

沈雪曼認為,早期中國社會不知道該把玻璃分到哪一類。他們將物質分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陶器的元素顯而易見,它是由土制成、由火轉化的。但是幾百年來,中國人仍不清楚玻璃的元素,他們曾將玻璃與陶器、金屬、寶石(尤其是玉),甚至與水比較。65這種不明確的狀態體現在采用外來語為之命名上。漢代出現的“琉璃”一詞被用來指代釉料,還有不透明的玻璃和寶石。“琉璃”這兩個字都是“玉”字旁。它可能源于梵文“vai?ūrya”,意為藍色或綠色的石頭,包括青金石。“玻璃”一詞與之類似,是漢語中最初用來表示半透明物體的一個詞。66它可能也源于梵文“sphatika”,指代水晶或者石英。67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這兩個詞都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但我們并不知道此前中國人用什么詞來指代玻璃。

布拉金(Cecilia Braghin)認為,玻璃技術是“中國的邊緣化傳統”,玻璃生產“似乎受到了進口玻璃器的推動”。68這是不是因為玉器和陶器的傳統在中國發展較早,從而覆蓋了玻璃的審美領域,使得玻璃被看作一種沒有新發展的材料呢?玉器和陶器的數量相對較多,在玻璃引進中國之前,玉器和陶器的技術已經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在布拉金的論述中,中國玻璃制造的原動力來源于西亞的玻璃珠。希臘碗(在中原地區以及南方沿海墓葬中均有發現)的到來使玻璃制造重新興起。漢代的兩則文獻提到,皇帝從中亞和位于現在中國南方的王國進口玻璃(見下文)。這支持了布拉金的看法。3至4世紀的煉丹術文獻《抱樸子內篇》也提到玻璃制造于南方,并認為它不是在中國發明的,而是進口的。漢文史書也認為,玻璃制造是外國工匠所為。例如,《北史》記載了5世紀中葉中亞商人的到訪。69《隋書》則記載了粟特工匠家庭的后裔何稠,他被認為復興了當時中國的玻璃技術。70貴族墓葬中的玻璃器告訴我們,即使玻璃從來不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但它仍然是一種極具價值的器物。7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安县| 潞城市| 万宁市| 吐鲁番市| 洪洞县| 龙山县| 睢宁县| 蓬安县| 红安县| 丹东市| 和田县| 芜湖市| 旺苍县| 新绛县| 称多县| 山东省| 琼结县| 沈阳市| 陆河县| 湘西| 渭源县| 广饶县| 陇川县| 金平| 屯留县| 连云港市| 开江县| 碌曲县| 高要市| 沁阳市| 邹城市| 临沧市| 商洛市| 吴忠市| 民勤县| 阜南县| 中山市| 新化县| 赣榆县| 藁城市| 玛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