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小軌/著
[01]
在山東做了四場分享會,但凡是高校的提問環節,學生提出的問題聽上去都那么絕望而無助。比如,有人問我,轉眼大三了,發現自己只是刷了兩年手機,對未來一無所知,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我該怎么辦?
比如,有人說,出去找工作,實習單位換了一個又一個,見到了很多骯臟的嘴臉與潛規則,既渴望這些中產階級的優越生活,又厭棄這些虛偽人群的觥籌交錯,我才二十一歲,就感覺這個世界不可救,我又該做一個怎樣的人?
像這種還未步入社會就料定自己走投無路的學生,還有很多。我微博私信里躺滿了許多孩子脆弱而認真的慌亂。為什么越是青春年少,越是會更多地去思考意義與方向這樣的命題?
是因為越是少不更事,越容易迷失嗎?
是人隨著年齡漸長,迷茫就會自然而然化解嗎?
并不是。
[02]
迷茫與艱難從未消失,只是因為我們越老去,越容易受困于穩定。一旦穩定下來,越來越多的人會將曾經的英雄夢想雪藏,不能實現又無力改變,就只好不問明天地過好眼前這一生。娜塔莉·波特曼這個幽靈式的小妖精,你們一定知道。十三歲就出演了《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女一號,對啊,就是那個撩殺手撩到胃暖的小姑娘啊。2015年時,她回母校做畢業演講。波特曼回憶說,當導演問她能否出演《黑天鵝》中追求完美的芭蕾舞者時,她覺得沒問題。可開始拍攝后,她卻發現自己的舞步遠遠沒達到電影要求的“完美”水平,這讓她不得不付出百倍的努力去讓自己真的“沒問題”……她坦誠地說,接受這個角色并不是出于勇氣,而是出于“無經驗”,類似于一種“無知”,讓她意識不到自己面對的是一個挑戰。
“如果知道自己的局限,我是絕不會去冒這個險的。最后,這次冒險成了我最好的一次藝術體驗,也是最棒的一次人生經歷。”
她說:“你的無經驗是一筆財富,會讓你用最本能、最不受局限的方式來思考問題。每當著手新事物時,你要么讓這種無經驗將你領上他人走過的道路,要么就讓它幫你開拓屬于自己的道路,就算你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
[03]
所以,當有人問我,軌姐,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能做好什么的時候,我會告訴他,那就跑起來,不要站在原地不動。人生方向本身就是一個探索性命題,沒有人可以讓每一步都走得筆直而有效。機會總是在無限嘗試中遍地開花。講一個小表妹的故事。她二十二歲從英國留學回來,竟然去考了公務員,盡管成績出來后是第一名,但我還是感受到了漢堡就大蔥的可惜與惆悵。在一家“鮮芋仙”門店前,她跟我對視而坐,氣定神閑地用小勺挖著碗里的芋頭和冰碴子,全然一副生活美好的滿足。我忍不住問她,你喜歡現在的工作嗎?
她點點頭,說,喜歡。
我一樂,說,體制內的崗位呢,會有些枯燥,而且你一開始要在基層干很久,你確定周游世界后,自己愿意被鎖定在這樣機械的生活中嗎?
她默默抬起頭說,我考公務員之前,回國待了一段時間,去窗口排隊辦事的時候,經常看到一些工作人員會對流程不清的老一輩愛答不理,說話沒好氣兒,明明可以一次叮囑清楚的手續,非得分好幾次說完,搞得這些老人為了一個章要來回跑好多趟。我覺得很不舒服,我想如果別人來找我跑手續、蓋章,我一定不會這樣,我會做得好一些。
我當即汗顏。
就是這樣一個聽上去好像在冒傻氣卻又簡單明晰的原因,讓她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
[04]
一提夢想,很多人覺得一定要宏大;去實現時,首先擔心的是全世界的反對。
怕換一份工作還是不喜歡,怕不成功會被人笑話,怕遵從內心會讓自己看上去太異類,怕一步走錯會沒有機會后悔,怕夢想得不到父母的支持與理解。
每一條路,都有人生,有人死;每一份工作,都有人做得風生水起,有人做得肝腦涂地。人與人之間,是不一樣的。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說:“在人生的前二十五年中,我們被教導要傾聽他人的聲音。父母和老師用各種智慧和信息填灌我們的頭腦,老板和導師也從他們的立場出發,告訴我們世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通常,這些權威的聲音聽起來很有道理。”
很多過來人用他們認為的“對”,在定義“你是誰”。而真正能把“我是誰”這件事搞清楚的,是你的每一個選擇,每一次得失。迷茫,有時候并不是因為你想得不夠多,而是你在夢想面前不敢割舍。很多年輕人總說自己不敢。我說我二十歲開始寫作,但花費了接近十年的時間才實現了自己喜歡的寫作狀態,才實現了通過寫作來過上體面的生活。有小姑娘跟我說,軌姐,我們不一樣,你知道自己要什么,而我不知道。嗯,在我剛畢業的時候,我認為自己想成為一個無冕之王,于是我去報社做了記者,后來發現我可能搞錯了。
于是,我辭職北上,從一個月薪兩千八百塊的實習小北漂干成了一個年紀輕輕的副總裁,我覺得成為一個女高管應該就是我的英雄夢想了,但是我可能又搞錯了。于是又經歷了幾次嘗試,我最終回歸全職寫作的狀態。
[05]
所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重要嗎?并不啊,知道了又怎樣,反正有可能還是會是錯的呀。那些看上去人生方向很明晰的人,也不見得當下就過著自己想要的人生。有時間可以快速試錯是年輕的最大優勢,畢竟,試錯成本比較低。
當你年紀漸長,有妻有子,有沉淀了多年的行業優勢,你就同時擁有了大量的難以割舍的沉沒成本,你就會受困于穩定,不敢去嘗試,怕犯錯的代價太高。
無論你活在人生的哪個階段,艱難的時刻永遠是“當下”。你覺得過去這段時間就好了,翻過這篇就好了。其實不會。尋找希望的過程,永遠是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有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愛因斯坦說,瘋狂就是做著同一件事,卻期待著不同的結果。既然這樣,你還怕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