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與至
[01]
日劇《四重奏》里有一幕場景我印象很深,卷真紀看著一邊流著淚一邊大口吃飯的世吹雀,有些釋然地感嘆道:“哭著吃過飯的人,是能夠走下去的。”
我當即被這句臺詞戳中了,截了圖,然后發給朋友,感慨地說道:“不知為什么,我一看到這句話,就想到了自己,突然好想哭。”朋友回應道:“我也是,我剛來北京的第一晚,就流著淚吃完了一碗牛肉拉面,不是因為面湯咸,而是我實在太想家了。”這么聊著聊著,很多封存在我腦海里的記憶瞬間翻涌了出來,點點滴滴,皆讓我難以忘懷。
[02]
高一那年,我離開了家,到離家很遠的地方上學,每個月只能回一趟家。雖然不是第一次出遠門,可我身處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還是會感到孤單和不安。那時的我沉默寡言,內向木訥,身邊沒有一個熟悉的朋友,又不太會和同學聊天交流,所以總是踽踽獨行,到哪兒都是一個人。高一的一次放假,因為家人有事在忙不能趕來接我,我只能在學校留宿一晚。那天同學們早早地就坐車回家了,教室里空蕩蕩的,宿舍里也是,同學都走光了,就只剩我一個人。以前覺得宿舍里吵吵鬧鬧的,讓人心煩意亂,但當我面對空無一人的房間,卻倍感孤獨。
為了打發時間,我坐在椅子上看起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沒想到我看書入了迷,不知不覺間竟從下午五點一直看到晚上八點半。
我急急忙忙地拿著飯盒趕到食堂,可食堂早已關門。我一個人失魂落魄地走在偌大的操場上,感覺自己的心一點一點地滲出淚,我難受得想要大聲叫喊,但是身邊連一個可以傾訴的朋友都沒有。
無奈之下,我只能走到學校的小賣部里買了一包方便面,打算晚上靠泡面充饑。
整幢宿舍樓都很安靜,幾乎聽不到任何腳步聲,我一個人坐在宿舍的椅子上,將滾燙的開水倒進盛著方便面的飯盒里,然后蓋上蓋,坐在一旁等待。
這時,我的肚子叫了起來,似乎在宣泄對我的不滿。我餓極了,還沒等滿三分鐘,便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飯盒,一瞬間,熱氣迅速在周圍散發,方便面還沒有完全泡好,但也已經軟了許多。
就這樣我不管不顧地吃了起來。
平時我并不喜歡吃方便面,那是我上高中以來第一次在宿舍吃泡面,而且還是一個人。
現在我已經完全忘記了那包方便面是什么口味的,或許是紅燒牛肉,又或許是蔥燒排骨,我記不清了。
我只記得,那碗熱騰騰的泡面并沒有包裝上看起來那么美味,它就只是一碗普普通通的面而已——沒有牛肉,沒有蔬菜,連一個簡單的荷包蛋也沒有。比起家里美味可口的菜肴,它平淡極了,也遜色多了,但那個味道我永遠難忘。
我一邊吃著,一邊想到了家,想到了父母,同時還想到了月考自己那一塌糊涂的成績,以及自己和同學間糟糕的人際關系,不知不覺間,眼淚簌簌落了下來。
可是,我實在太餓了,以至于我連眼淚都顧不上擦,含著淚大口大口地吃完了剩下的泡面。
那一晚,我睡得并不踏實,翻來覆去睡不著,我心里的惆悵如窗外的月光一般,清冷又綿長。
獨處雖然冷清,卻能讓人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處境——也是從那時起,我慢慢成長,也更加堅強了。
[03]
高三最后一個月,我成績糟糕得全線崩潰,沒有哪一門科目能夠讓老師家長滿意,而我也漸漸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和希望。
那會兒,我父母像是有種我不可能考上好大學的預感一樣,雖然對我仍是鼓勵,卻不再提及之前他們為我定下的重點大學的目標了。
離高考還剩最后三天,我特地從學校趕回家復習,打算為高考做最后的準備。
家人依舊為我做了很多我喜歡的菜:醬悶排骨、紅燒肉、番茄炒蛋和參雞湯,他們一個勁兒地夾菜給我,目光卻已不如之前那般充滿熱烈期待。
母親以一種非常平靜的語氣對我:“孩子,你多吃點肉。高考你不用那么緊張,放寬心,我也不求你上什么重點大學,你盡力就好了。”父親也應和道:“是啊,你盡力就好,盡力就好。”他們的眼神中有種難以掩飾的失望和無奈,他們早已不奢望我能在高考中考出什么好成績了。其實我更希望他們鼓勵我,就算是責怪我最后一次全市統考為什么考砸了也好。可是他們沒有——他們像是面對一個被判定了結果、無法改變現實的人說了一句安慰話:沒關系,你盡力就好。
那頓晚餐非常美味,可是我卻食不下咽,我囫圇吞棗般吃了些飯,就以復習為由匆匆逃回了房間。我想他們一定是對我太失望了,他們已經放棄我了。大概也是感覺被他們放棄了,我才開始意識到自己無論如何都要用盡全力去努力。畢竟,我真的真的不想再讓誰繼續失望下去了。那天晚上,我熬夜看書到凌晨三點,腦子被各種晦澀難懂的公式定理占據,不僅困得眼睛干澀,連肚子也變得空空如也。我實在餓得不行,只好躡手躡腳地走進廚房,偷偷拿了一袋面包片回房間。蟬聲四起的悶熱夏日,哪怕到了深夜,依舊熱得讓人大汗淋漓。
我的房間里沒有空調,我只好忍著熱,一邊吃著面包片,一邊翻看整理好的錯題集。
那時候,我對遙遠的未來充滿迷茫,更對即將來臨的高考心生恐懼,一想到成績單上自己慘不忍睹的成績和父母那失望無奈的神情,我的眼眶漸漸濕了起來。
眼淚順著眼角落在筆記本上,洇開了曾經的筆跡,一點一點,我的視線慢慢模糊了。
我不知道那晚是什么時候睡著的,只知道第二天一大早就被父母的說話聲吵醒了,我睜開眼發現自己不是睡在床上,而是趴在書桌上。
直到高考最后一晚,我仍在拼命地看書復習,心想縱使失敗,好歹也要輸得漂亮一點。
我就像抓著一根稻草——哪怕最后一根稻草漂浮在水面上,我也要用力地抓緊它,就像抓住了僅剩的希望。
七月份,高考成績出來,雖然依舊不太理想,但比最后一次統考的成績高了幾十分,總算讓失望的父母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
曾經的失望最后變成了希望。
[04]
二十歲那年暑假,我一個人在南京找了份實習工作。
那份實習工作煩瑣辛苦,工資卻微薄,于是我只能住那種最簡陋的出租房,沒有空調和獨立衛生間,大夏天的還得和一大群人擠一個衛生間。
朋友曾經問我為什么要那么早實習,他們大都趁著難得的假期去想去的地方旅行,做讓自己高興的事情。
“那么熱的天,你一個人住一定很寂寞吧?”去馬爾代夫度假的森發微信問我。
一時間,我竟不知作何回應。
想起很久之前看高木直子的繪本《一個人上東京》,那會兒我對獨居完全沒有概念,也不知道一個人究竟要怎么生存下去,卻莫名其妙地對那樣的生活充滿向往。
就好像安東尼說的那樣:那些我們一直惴惴不安又充滿好奇的未來,會在心里隱隱約約地覺得,它們是明亮的。
八月,南京的氣溫高達四十度,柏油馬路像快融化一般,熱氣氤氳在整座城市上空,我整個人被滾滾的熱浪和難聞的汗水包裹著,難受極了。
那晚我因為工作失誤,被老板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通,還不得不留下來加班,直到十點多才回到出租房。
這一次,我連泡面都沒得吃,就只能將電飯煲里剩下的米飯熱了熱,放上油鹽攪拌幾下,狼吞虎咽地吃起來。我一邊吃一邊想,南京的夏天究竟什么時候才能過去,油鹽拌飯并不好吃,而我已經有好幾個星期沒有吃肉了。我心酸難受,淚水瞬間流了下來,可我依舊餓,只能一邊流著淚一邊吃著飯。直到八月結束,我懷揣著微薄的工資離開了那個破舊的出租房。
[05]
日子被汗水打磨得越發光亮,走過艱難的時刻后,路也慢慢變得平坦寬闊了。我沒有再在深夜里吃過油鹽拌飯,卻清清楚楚地記得那種平淡苦澀的滋味。
后來每當我看到“不曾在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語人生”這句話,總是會笑笑,心想,我可是那種曾經在深夜里,一個人流著淚吃飯的人呢。
以前一直以為,凡事只要努力,便會得到想要的結果,但這么多年過去,我才發現自己錯了。
生活從不會把你喜歡的美味佳肴擺在你面前,很多時候,你的選擇就只有那些平淡無味的泡面、面包和拌飯。
但是,你不能因為它們難吃就拒絕下咽,你要把痛苦和絕望咀嚼成糖,用汗水為它們加上厚重的調料,哪怕是一個人在深夜,流著淚也要把飯吃下去。
將所有失望惆悵留在昨天,不管昨夜經歷了怎樣的泣不成聲,早晨醒來,這個城市依舊車水馬龍,而自己依舊要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