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腦科學:腦科學中的高效記憶法
- (日)池谷裕二
- 1081字
- 2021-06-15 18:24:12
1-4 認識海馬體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人腦中存在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
保存長期記憶的部位叫作“大腦皮質”,它相當于人腦的“硬盤”,可以保存我們已經記住的知識。
目前,我們還無法準確得知人腦“硬盤”的容量。不過有研究人員推測,如果我們把迄今為止所見、所聞、所感的全部信息都不遺巨細地裝進大腦皮質,那么它在幾分鐘內就會因為信息爆滿而失去機能。
讀到這里,大家也許會想:“啊?人腦的存儲量那么小嗎?”其實并非如此,這里真正值得我們感慨的是:“原來平時進入人腦的信息這么多啊!”人腦將所有信息記住是不可能的,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人腦不同于計算機,無法通過增加存儲器來擴容。因此,為了靈活運用有限的存儲空間,腦會根據信息的價值,將其分成“必要信息”和“非必要信息”,腦如同法官一般,會對信息下達“價值判決”。只有被腦判定為“必要”的信息才會被運送到大腦皮質內長期保存。
那么,具體判定信息是否必要的“關卡檢查員”又是誰呢?它就是人腦中的海馬體。
海馬體是人腦的一個重要功能區,大致位于耳朵深處的大腦部位。海馬體直徑約 1 厘米,長度略小于 5 厘米,形狀類似于香蕉,也像略微彎曲的小指。“海馬體”一詞中的“海馬”二字,指的就是海洋生物的海馬。至于為什么將腦的這一功能區命名為海馬體,其緣由眾說紛紜,誰也不能確定到底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海馬體的剖面圖
只有被“關卡檢查員”海馬體判定為“必要”的信息,才會順利通過“關卡”,獲得成為長期記憶的資格。通常來說,這樣的審查最短也需要一個月,而且審查標準非常嚴格,除了極個別的情況以外,一般不會一次性通過。
那么,什么樣的信息能比較容易地通過海馬體的審查呢?是會在明天考試中出現的英語單詞,還是古羅馬皇帝的名字呢?
很可惜,這些都不容易通過審查。海馬體的審查標準是“該信息對生存而言,是否不可或缺”。
對于考試迫在眉睫卻記不住單詞的我們來說,這些英語單詞比任何信息都重要。但海馬體可不這么認為,只會殘酷地裁斷為:“一兩個英語單詞記不住不會導致生命危險,所以不予通過。”進而不會授予單詞信息從短期記憶復制到長期記憶的許可證。實際上,那些大家在學校里必須記住的知識,基本上都不會被海馬體判定為“對生存不可或缺的信息”。
這其實也是理所當然的。請大家仔細地想一想,諸如“吃了腐敗變質的食物會引起食物中毒”“石頭砸向腦袋時如果不避開就會受傷”這類信息,和“蘇格拉底于公元前 399 年去世”這類教科書上的知識相比,哪些才是關乎性命的重要信息呢?
人本身也是動物,有著生存的本能。對于動物來說,所謂“學習”就是指牢記在險境中獲得的經驗以避免再次遇到同樣的危險,進而越來越適應周圍環境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