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季科學(xué)樂園:幼兒趣味科學(xué)實驗
- 倍趣科學(xué)
- 5218字
- 2021-12-29 18:56:12
物質(zhì)、運動與能量
8探究空氣壓力
物質(zhì)、運動與能量;適用5~7歲兒童
活動任務(wù)
老師通過實驗讓小朋友感受到大氣壓力的真實存在。小朋友通過實驗感受大氣壓強有多大。最后,探討大氣壓力在生活中的實際應(yīng)用。
活動目標(biāo)
1.能夠用實驗印證大氣壓力的存在、大小、方向。
2.了解大氣壓力對我們的影響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核心概念
1.大氣很厚很重,又會流動,處在大氣中的物體,四面八方都受到壓力,這就是大氣壓。
2.塑料吸盤是利用大氣壓力而緊貼墻壁。
活動準(zhǔn)備
塑料吸盤、馬德堡半球(教具)、氣球、塑料杯
活動框架

活動過程
Step1:空氣壓力在哪里?(5分鐘)
師:老師今天帶了我的小助手阿布來一起上課,噯!它每次都喜歡在高高的位置,你們幫我看看哪個位置可以給它?
幼:桌上!
師:桌上不夠高!我想到了就在這——白板上!那它要怎么上去呢?
幼:用膠帶、繩子…
師:你們看!有吸盤呀!它都隨身攜帶吸盤的呦!
幼:哇!吸盤把白板吸住了,所以阿布能夠掛在白板上。
師:事實上,吸盤不是靠“吸力”才吸住墻壁的,是因為手拿吸盤緊貼住平滑的墻壁,并輕輕擠壓吸盤,將吸盤與墻壁間的空氣擠出,放手后,吸盤的彈性想要使吸盤恢復(fù)原狀,結(jié)果吸盤與墻壁之間就形成密閉空間,因此密閉空間內(nèi)的氣體壓力小于外界大氣壓力,吸盤受到壓向墻壁的作用力,使吸盤緊貼墻壁,而不會掉落。所以,塑料吸盤是利用大氣壓力而緊貼墻壁,并不是“吸”力使吸盤緊貼墻壁喔!
幼:哦!原來是這樣子的。那大氣壓力是什么?
師:簡單地說,大氣壓力就是空氣的重力和空氣分子運動產(chǎn)生的壓力。生活在地球上就會有大氣壓力存在。在我們?nèi)粘I町?dāng)中,大氣壓力是無時無刻存在,而且我們也常常運用到它呢!
幼:那如果沒有空氣是不是就沒有大氣壓力了?
師:聰明!一點就通!
Step2:和空氣拔河(10分鐘)
師:老師現(xiàn)在要來變一個魔術(shù)給大家看喔!我把塑料袋套在這個神奇垃圾桶里,然后神奇垃圾桶就會吸住塑料袋不放呦!
【實驗】
步驟1:拿出桶子證明給孩子看里面沒有東西。
步驟2:將塑料袋套入桶子內(nèi),同時把里面的空氣擠出、排空,最后在桶子的出口套一圈橡皮筋。
步驟3:用手抓住塑料袋的底部,輕輕拉拉看塑料袋,是否拉得出來?
步驟4:請孩子觀察或者邀請小助手上來拉拉看。
師:接著老師要變另外一個魔術(shù)。
【實驗】 馬德堡半球?qū)嶒?/p>
步驟1:將馬德堡半球展示給孩子看。
步驟2:再將兩半球合起來,并且抽出兩半球內(nèi)的空氣(不必真的抽氣)。
步驟3:講馬德堡半球?qū)嶒灥墓适陆o孩子聽。
【討論】 空氣與大氣壓力的關(guān)系。
師:塑料袋在神奇桶子里拉不出來的原因是什么呢?
幼:因為桶子真的很神奇,可以吸住塑料袋。
師:你們真是可愛!其實,神奇桶子能夠吸住塑料袋的秘密是因為大氣壓力的緣故。將塑料袋套入垃圾桶里,同時把桶內(nèi)的空氣擠出、排空,桶內(nèi)會接近真空狀態(tài),我們要從里面拉出塑料袋的時候,外面的大氣壓力會往塑料袋的內(nèi)部擠壓,因此怎么拉都拉不出來。
幼:就是之前說過的,有空氣就會有大氣壓力,真空狀態(tài)是沒有空氣,也就沒有大氣壓力!那吃飯的兩個碗一下分開、一下分不開,同樣也是一次有空氣、一次沒有空氣嗎?
師:太厲害了!果然非常專心上課,老師真是太愛你們了!事實上,那兩個吃飯的碗,它們的名字叫做馬德堡半球。
小朋友很積極,獎勵大家一個科學(xué)小故事:三百多年前,德國一個叫馬德堡的城市里,有個叫葛利克的物理學(xué)家,它為皇上表演了一個有趣的科學(xué)實驗——馬德堡半球?qū)嶒灒覀円黄饋砜础恶R德堡半球》視頻。
視頻快結(jié)束時暫停,請小朋友來說明為什么兩個半球分不開,然后再看視頻的解說。老師可參考“參考資料”給小朋友講解。
師:接下來我們來模擬一下當(dāng)時實驗的情況。
Step3:吸盤拔河(15分鐘)
【實驗】
步驟1:每組發(fā)塑料大吸盤2組。
步驟2:請孩子兩人各拿1個塑料吸盤,吸在一起再分開。
步驟3:試試看空氣不擠掉來拔一拔。
步驟4:試試看將空氣擠掉來拔一拔。
注意:第二次實驗要將空氣擠出時,老師可以準(zhǔn)備一杯水讓孩子沾濕吸盤,效果相當(dāng)不錯喔!
【討論】 大氣壓力有多大?
師:在我們生活的周圍都有空氣,每一平方厘米上面的空氣就有約1 034克重,所以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被很大、很重的大氣壓力壓著喔!從頭、肩膀、身體、腳……,以成年大象的重量來算,一只5 000千克到6 000千克,而一位小朋友身上大約是被2只大象的重量壓著!
幼:天吶!好重呀!為什么我們沒有感覺?
師:因為我們的身體結(jié)構(gòu)已經(jīng)適應(yīng)了這樣的壓力。如果沒有壓力,反而就要危及我們的生命喔!
Step4:氣球吸星大法(10分鐘)
師:老師手里有什么?
幼:小黏土杯和氣球。
師:猜猜,氣球吹大,老師松手后杯子會怎么樣?
幼:掉下來。
師:但是氣球吹大后,杯子吸在氣球上沒有掉落。因為氣球很小時,氣球跟杯子是分離的,里面空氣的壓力跟外面一樣大;當(dāng)氣球吹大后并緊緊貼在杯子內(nèi)壁時,里面的空氣被趕走了,氣球里的空氣壓力大于杯子內(nèi)的空氣壓力,所以杯子不會掉下來。
【實驗】
步驟1:每組發(fā)氣球1個,塑料杯3個。
步驟2:每組選一人吹氣球,其他組員將水晶杯一個接一個地吸在氣球上。
步驟3:進行比賽的方式:全部吸上去的速度、水晶杯的數(shù)目、最有造型創(chuàng)意……
步驟4:過程中請孩子觀察氣球與水晶杯的變化,并記錄下來。
【討論】 氣球可以吸起杯子的原因。
師:哇!原來你們都有功夫,這是東方不敗的絕招——吸星大法咧!
幼:對呀!可是氣球吸住水晶杯是不是跟大氣壓力也有關(guān)系?
師:是的!氣球吹得很小時,表面比較彎曲,水晶杯內(nèi)有空氣,空氣壓力和杯子外的大氣壓力是相同的。當(dāng)氣球吹大時,氣球皮就被拉平了,杯子內(nèi)的空氣被吹大的氣球趕走,當(dāng)氣球壁緊貼在杯子上時,里面已經(jīng)沒有空氣,它就像吸盤一樣。水晶杯當(dāng)然甩都甩不掉,它被壓住了嘛!
幼:原來如此呀!
Step5:分享和體會(5分鐘)
師:大氣壓力是什么呀?
幼:在大氣中,任何東西四面八方都會受到壓力,這就是大氣壓力。大氣壓力與空氣重力有關(guān),沒有空氣就沒有大氣壓力。
師:日常生活中大氣壓力的應(yīng)用說說看有哪些?
幼:喂水器、拔罐器、果汁開兩個洞、原子筆開口、吸塵器……
師:還有許多大氣壓力對我們的影響,如我們搭車上山或下山、坐火車進山洞、搭電梯上升或下降時,往往會覺得耳朵不舒服,這也是由于耳膜內(nèi)外壓力不相等的因素。因為大氣壓力在地表附近,每上升1公里約減少8厘米汞柱,所以若急速上升或下降一段較大的垂直高度時,人體內(nèi)外的壓力會來不及平衡而感到不舒服。這時候大家只要吞咽一下,或說說話,便可促使耳內(nèi)的氣壓更快地和大氣壓力達到平衡,耳內(nèi)的不適很快便消失。
爬過山的小朋友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上高山時本來扁扁的餅干包裝袋,會慢慢地鼓起膨脹,這是因為高山上大氣壓力減少的緣故,造成包裝內(nèi)的壓力比外面大。
活動建議
在和空氣拔河實驗中,小朋友拉塑料袋時要輕拉,以免將塑料袋拉破,導(dǎo)致漏氣。盡量挑選一些配合度好的小朋友上來當(dāng)小助手。
參 考 資 料
三百多年前,德國的一個小城市——馬德堡,當(dāng)時的市長正是鼎鼎有名的物理學(xué)家葛利克。在一次盛會中,他拿著兩個他設(shè)計的半球來叩見皇上,請求為陛下表演一個科學(xué)游戲。皇上正在興頭上便欣然允許。只見他雙手將這兩個半球啪地往一起一合,助手遞上一個小唧筒,三下兩下,就將里面的空氣抽光了。這球的半徑不過20厘米,里面的空間頂多也只能裝三個拳頭。然后葛利克將兩根又粗又結(jié)實的絲繩系在半球兩邊的環(huán)上,招手叫過兩個大漢一邊一個拔起河來。只見他們臉漲得由紅變紫,雙方或左或右,互有進退,而那球的兩個半塊卻緊緊地相抱一起。皇帝、皇后看得發(fā)呆了,剛才明明是兩個隨便合起來的半球,怎么會吸得這么緊?這時葛利克又命令兩邊各加到兩人,加到三人。鐵球呢?倒像越拉越緊。草地上千人之眾鴉雀無聲。葛利克喝了一聲:“住手!”然后干脆牽過兩匹馬來,一邊套上一匹,兩個馭手揮起鞭子,兩匹馬仰天長嘶一聲,四蹄扣地向兩邊拉起來,可是那球還是依然如故。葛利克又將兩邊再各加一匹,一會又加一匹,這樣一直各加到七匹健馬,還是不見分曉。這時皇后早忘了她那在臣民面前應(yīng)保持的尊容,雙唇大開,右手緊緊抓住皇帝的手腕。葛利克又命令兩邊各加一馬,馭手的鞭子甩得如爆竹炸響,馬嘶嘯嘯,塵土飛揚,圍觀的人群也沸騰起來,各喊加油。只聽“砰”的一聲,鐵球終于裂成兩半,兩邊的八匹馬各帶著半塊小球一下沖出幾百米遠。這時皇后才閉口松手,喘出一口氣來,皇帝的手腕也早被捏出五個指頭印來。他忙將葛利克召至臺上問:“你變的是什么魔術(shù)?這兩個小半球,怎么會有這么大的吸力?”葛利克回答:“其實這不是吸力,而是大氣壓力!”
9光的魔術(shù)
物質(zhì)、運動與能量;適用3~5歲兒童
活動任務(wù)
教師通過多個實驗幫助小朋友學(xué)習(xí)光和色彩的關(guān)系、什么是白光,以及利用身邊的常見物品制作彩虹,從而探究光。
活動目標(biāo)
1.知道什么是光、白光。
2.學(xué)會分離白光,學(xué)習(xí)光和彩虹的關(guān)系。
3.能夠用光盤、塑料等制品制作彩虹。
4.感受光的神奇,增進對自然的熱愛。
核心概念
1.白光是由七色光混合組成的。
2.看起來白色的物體是因為反射了白光里七色光混合而成的。
活動準(zhǔn)備
1.分離白光:手電筒、三棱鏡。
2.碟片彩虹:光盤片、白光手電筒。
3.制造夕陽:鮮奶、燒杯、白光手電筒。
4.塑料彩虹:偏光片、塑料制品、白光手電筒。
活動框架

活動過程
Step1:了解白光(5分鐘)
師:光和色彩有關(guān)系,老師想問問大家,太陽光或燈泡的光是什么顏色?
幼:白色、黃色……
師:光有各種顏色。空中的彩虹有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白光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當(dāng)白色太陽光照射到云層時,云會反射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它們混合后是白色。
Step2:分離白光(5分鐘)
【實驗】 利用三棱鏡將手電筒的光變成彩虹的顏色
步驟1:每組發(fā)一個三棱鏡及一支手電筒。
步驟2:將教室的燈關(guān)掉(注意安全規(guī)則)。
步驟3:請小朋友將手電筒的光照在三棱鏡上,最好是照在尖角的地方。
步驟4:仔細觀察透過三棱鏡照出來的光是不是有彩虹的顏色。
原理:白光通過三棱鏡,由于光的折射和波長的不同,白光被分散成七種不同色彩的光線。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色散。見圖1—9—1。
Step3:碟片彩虹(10分鐘)
【實驗】
如圖1—9—2,只要對著白光的光源(如太陽光、日光燈等),光盤片上就會呈現(xiàn)出美麗的彩虹哦!
用白光的手電筒照射光盤,并反射到墻壁或屏幕上,改變光盤或手電筒的角度與方向,就可以看到圖1—9—3的各種彩虹。
注意:以太陽光為光源時,請勿直接直視,以避免眼睛受到傷害!

圖1—9—1 分離白光

圖1—9—2 光盤彩虹

圖1—9—3 碟片彩虹
Step4:制造夕陽(10分鐘)
【實驗】
步驟1:首先在300 ml的水里滴入6滴鮮奶,攪拌均勻使其呈半透明狀,外觀看起來是淡的乳白色,如圖1—9—4。
步驟2:使用白光LED燈手電筒,從杯子外面照射。在裝清水的杯子中,燈光穿透清水,光的顏色看起來還是白色的。但是,換成淡乳白色的奶液后,白色燈光變成了橙黃色,如圖1—9—5(參照資料1講解)。

圖1—9—4 淡乳白色的奶液和清水

圖1—9—5 白光照射淡乳白色的奶液
Step5:塑料彩虹(10分鐘)
師:透明的塑料也會有彩虹,你相信嗎?日常生活有很多塑料用品,例如尺、叉子、湯匙等,這些看起來透明的塑料用品,可以變成漂亮的彩虹哦!(出示圖1—9—6各圖片)你們看,塑料的尺、塑料叉子、塑料湯匙、塑料瓶都能形成彩虹哦。那么,這是如何形成的呢?
如圖1—9—7,教師在兩片偏光片之間放置塑料物品,就可以看到漂亮的彩虹了,而且慢慢旋轉(zhuǎn)其中一片偏光片,彩虹的顏色也會跟著變化哦!(參照參考資料2)

圖1—9—6 各類塑料制品形成彩虹

圖1—9—7 通過偏光片產(chǎn)生彩虹
活動建議
1.制造夕陽的實驗中,原理牽涉復(fù)雜的散射,對小朋友而言比較困難,建議不必詳述原理,但是可以讓小朋友比較高脂、低脂鮮奶有何差別。對于滴入相同量的鮮奶而言,高脂鮮奶會因內(nèi)含粒子的濃度較高,而照出的光源會更偏橙色,低脂所看到的光源則會比較白。如果濃度調(diào)整一致,則高脂與低脂鮮奶的光源顏色會相似。
2.將碟片在靠近墻壁的地方進行照射,實驗效果更加明顯。
3.手電筒照射時注意不要照到小朋友的眼睛。
注:實驗—碟片彩虹、實驗—制造夕陽、實驗—塑料彩虹參考“臺中教育大學(xué)科學(xué)教育與應(yīng)用學(xué)系科學(xué)游戲與實驗室”網(wǎng)站相關(guān)內(nèi)容。
參 考 資 料
資料1
原理:當(dāng)光照射淡乳白色的奶液時,波長較短的光,比如藍紫光不能繞過液體中較大的粒子,發(fā)生了散射;而波長較長的光,比如紅黃光能繞過液體中較大的粒子,發(fā)生了衍射,所以白色燈光變成了橙黃色光。
資料2
原理:利用偏光片原理以及塑料雙折射的特性。首先,偏光片能讓光源的光產(chǎn)生偏極化,即偏光片能產(chǎn)生特定波動面的光(稱為偏極光),因此偏光片有如光的過濾器。大多塑料制品具有雙折射性質(zhì),使得通過第一個偏光片的偏極光在通過塑料時,分解為兩道快慢差異的光線。而經(jīng)過雙折射的偏極光,通過第二個偏光片時,偏振光的過濾作用,只讓某一特定的偏極光通過,因此我們只能看到特定顏色的光。由于雙折射的折射程度,和塑料材質(zhì)的密度、厚度、分子排列等的微小差異有關(guān),因此塑料材質(zhì)只要有彎曲或形狀變化,就很容易顯示出這種特性,進而形成彩虹的現(xiàn)象。
- 3ds Max 環(huán)境藝術(shù)創(chuàng)新設(shè)計技法
- 辦公自動化高級應(yīng)用案例教程
- 現(xiàn)代交換原理與技術(shù)
- 風(fēng)險管理原理與實務(wù)操作
- 電力電子與運動控制技術(shù)項目化教程
- 2020年云南省選聘大學(xué)生村官考試《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jié)題庫+模擬試題】
- 經(jīng)濟學(xué)基礎(chǔ)(第二版)
- 中外服裝史
- 防詐騙手冊
- 黃甫全《現(xiàn)代課程與教學(xué)論學(xué)程》筆記和課后習(xí)題詳解
- 網(wǎng)絡(luò)經(jīng)濟學(xué)
- 國家旅游局人事勞動教育司《導(dǎo)游知識專題》(修訂版)課后習(xí)題詳解
- 安全與急救:大學(xué)生安全教育(慕課版)
- 經(jīng)濟管理模擬試題集
- 國際貿(mào)易業(yè)務(wù)(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