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心理建設53例
- 李美曄 劉燕華 李澍曄
- 694字
- 2021-06-03 10:57:54
恐懼心理
恐懼心理是指對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產生十分強烈的害怕情緒。恐懼心理出現時,明明知道自己的恐懼是沒有必要的,就是不能自我克服與控制,嚴重時還伴有煩躁不安、呼吸急促、心慌、血壓升高、出汗、渾身無力、哆嗦、頭昏、惡心、嘔吐甚至休克等。當所恐懼的事物或情境不存在時,一切恢復正常。
恐懼心理一般有四種情況:一是對動物的恐懼,如害怕蟲子、蛇、老鼠、壁虎、蚯蚓、狗、狼、鱷魚、蝎子等。二是對疾病的恐懼,如害怕患癌癥、結核病、與傳染病患者接觸,害怕感冒、發燒、咳嗽、肺炎,害怕輸液、打針、吃藥等。三是對曠野、高空與黑暗的恐懼,如害怕經過無人的樓道、胡同、隧道、山路,害怕一個人待在家,害怕黑天、陰天、下雨、打雷,害怕乘飛機、輪船,害怕乘電梯、空中纜車等。四是對社交的恐懼,如害怕警察、害怕流浪漢等。
小學生恐懼心理的產生原因比較復雜,如體弱多病、天生膽小、敏感、脆弱、多疑;有些小學生遭到不良的環境刺激,如家庭發生火災、同學意外傷亡、目睹慘烈的事件、被貓抓被狗咬、恐怖的影視故事等時,也會引發恐懼心理;有的小學生是受到了家長的嚇唬、嚴酷懲罰,心靈受到沉重打擊,形成膽小、敏感、多疑、焦慮等性格特征,一旦遇到突然驚嚇,就容易產生恐懼。
恐懼心理會嚴重影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使小學生的心理始終處于高度緊張、自衛狀態。應該采取積極的心理療法,主要是多鼓勵,多用科學方法講道理,多疏導勸告,多穩定情緒,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勇敢、堅毅的意志品質,讓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使孩子充滿自信。
社會、學校、家庭要對小學生進行良好的教育,開闊小學生的視野,讓小學生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遠離恐怖的游戲、電影、電視、書刊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