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面管教:幫您教孩子正確高效上網全攻略
- 蔣平
- 1425字
- 2021-06-02 17:56:04
2.錯誤的家教是孩子沉迷網絡的溫床
進入網絡時代,網絡管教已經成為父母最大的學習課題。尤其是網絡社交的普及后,孩子習慣上微信朋友圈隨時更新自己的動態,上傳自拍秀、上貼吧發牢騷、到視頻發彈幕,文字、影音的迅速傳播,以致出現游戲沉迷、色情沉迷、社交沉迷的情況。父母和孩子間經常為上網出現“阻擊戰”,相互“拔河”,父母拿孩子束手無策。
父母有責任讓孩子理性地上網,并適當地管理孩子上網,這樣才能降低網絡對孩子的影響。一位媽媽曾對老師反映說:“老師,我最近著急得不得了。我家小坤回家就沖進房間,飯也不吃覺也不睡,作業也不寫,開始我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敲門想要進孩子的房間,孩子就有點近乎蠻橫地把我推出來了。我隱約能聽見房間打打殺殺的聲音,感覺孩子是在打游戲。他這樣陷進去,我特別替他的學習感到擔心。他爸爸平時工作忙,偶爾回家也會教育他兩句,可孩子就是不聽,跟他爸爸發犟,后來甚至跟他爸揚言說再說他煩他就不去上學,打工去了。”
父母首先得弄清孩子迷戀網絡的原因,才能找到避免孩子沉迷于網絡的對策。縱然,孩子出現沉迷網絡問題,有網絡內容選擇的不可控性,可為什么孩子寧愿泡在虛擬世界中而棄學習和現實中的社交活動于不顧呢?孩子迷戀網絡,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網絡本身、社會的監管、問題的家庭,都成為孩子沉迷網絡的“溫床”。
●壓力逼迫孩子轉向網絡尋求休閑放松
激烈競爭的社會對孩子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迫使孩子不得不承受學業競爭的壓力、快節奏的生活壓力和逐步融入社會的人際關系壓力,讓許多孩子對未來的前景感到不安。升學、就業、父母的期望等各種壓力頂在孩子的頭上,他們的危機感、生存意識明顯增強,在這種背景下,網絡以其獨有的優勢,滿足了孩子們發泄心中的郁悶和紓解壓力的需要,于是,上網聊天交友、玩游戲、聽音樂、看電影、看短視頻等,便成為眾多孩子在學習之余放松身心的方式。
●錯誤的教養方式讓孩子躲進網絡
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永遠的班主任。父母對孩子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給孩子積極向上的影響,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錯誤的教養方式,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錯位和教育功能的缺失現象,或者因為錯誤的教育方法,溺愛和過度的期望,父母對孩子包辦過多,過度保護,家庭關系不和諧等,造成孩子出現迷茫,易受網絡的誘惑,有的孩子接觸網絡后,父母打不得罵不得,無所適從。父母的過度期望,使得孩子一旦遭遇學習失敗,就會產生很強的挫敗感,轉而退縮回避,轉向網絡中尋求精神的避風港。家庭關系不和諧,也使得孩子在家庭中缺乏溫暖,沒有安全感。于是,他們開始在網絡中尋求精神支持、贏得尊重。
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在人文關懷方面的反差,造成這些“問題家庭”的孩子投入網絡的懷抱。這些“問題孩子”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管教不當造成的。可以說,在各種導致孩子沉迷網絡的原因中,家庭方面的因素是最根本性的因素。孩子沉迷網絡的根源問題,往往在于家庭。父母要從孩子沉迷網絡的表象后,找到來自家庭方面的內在原因。
●學校忽視對孩子信息素養的培養
盡管近幾年中,新課程教育改革的推進對孩子身心發展的促進效果顯著。但在此過程中,一些客觀因素也阻礙了學生信息素養的提升,盡管已經開設了電腦課程,但限于學校師資力量有限,難以快速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孩子無法感受到信息技術的魅力,從中能感到的有趣的東西就是上網;部分學校為了防止青少年沉迷網絡,一刀切斷孩子上網,反而激發孩子更大的好奇心與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