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媽媽向前一小步,孩子向前一大步作者名: 史淑梅本章字數: 1391字更新時間: 2021-06-02 17:55:49
“過度教育”會害了孩子
人的一生中,教育與個人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尤其是對孩子的教育。但是過度的教育卻會危害到孩子的心理,導致孩子越來越不聽話。那什么是過度教育呢?過度教育是指教育者所實施的教育超出了孩子的身心成長需求,超出了孩子生理、心理成熟程度及現有知識經驗水平。
據有關心理學家和教育家的研究發現,這種“過度教育”對幼兒危害極大,是一種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聽話。其主要表現有以下幾種:
1.父母的過度保護
父母對孩子的日常生活吃、穿、住、行等方面大包大攬,什么事都不讓孩子操心。一般來說,在過度保護下長大的孩子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而且缺乏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不懂得自己對家庭和社會要承擔的義務。
2.父母的過度干涉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孩子做什么事情,父母都要詢問,而且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辦。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使原本性格軟弱的孩子變得更加沒有主見,而原本性格比較倔強的孩子,因為受到父母的壓制,則會產生強烈的反抗心理,從而對父母產生反感,與父母對著干。此外,父母的過度干涉有時還會培養出內心暴戾但外表軟弱的孩子。如果孩子一旦因某件事發脾氣,很有可能做出父母意想不到的事情,這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家庭,都是一種危害。
3.父母的過度期望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社會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一些父母會對孩子抱過大的希望,常常自覺或不自覺地給孩子施加壓力。而這對于幼小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過度壓力。這種壓力會使孩子認為自己總也達不到父母的期望,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會積累起沉重的壓力,進而對生活失去信心。
其實,過度教育實質上是父母過分表達對孩子的愛而造成的,但是往往這種“過分的愛”越強烈,對孩子的傷害越大。父母應該清楚: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成長過程中,也會有自己的獨立思想,如果父母一味地干涉孩子的自由成長,孩子的手腳、大腦思維就會被捆住,這樣一株天天被壓制的小樹怎么可能健康成長呢?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上述故事中的狼王也許在想:想我英明一世,怎么生出這么個孩子來?他只要聽我幾句話,就可以捕到食物,可是現在恐怕只能活活餓死了。殊不知,小狼的不聽話,正是老狼過度教育的結果。
在我們人類的生活中也是如此,當發現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應當反省自己,是不是對孩子的教育“過度”了?如果是,就要馬上調整自己,選擇適度的教育方法來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