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向前一小步,孩子向前一大步
- 史淑梅
- 2676字
- 2021-06-02 17:55:49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與人比較
“你看小宇比你強多了,一放學就把作業做了!”
“多學學人家小莉,她把自己的房間收拾得那么干凈整潔!”
“說你兩句你就哭哭啼啼,你啥時候看見小明哭過?”
“人家小蘭每周都去游泳,你可好,就知道睡懶覺!”
“小潔回回考試拿第一,你回回考試在班上墊底!”
“真丟人,你怎么老是被老師罰,我怎么沒見小越被罰一回!”
……
當父母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優秀,往往會感慨萬千,恨不得那個孩子是自己家的。于是,在羨慕的同時,他們就產生了“我家的孩子能不能也像人家那樣”的想法。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為了激勵孩子,總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同齡的孩子比較,然后把比較后的結果告訴孩子。殊不知,這種做法非但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促使其積極進取、奮發向上,反而讓孩子感到無比痛苦、自卑、委屈和窩火,使他們打心底里厭惡父母,從而嚴重破壞親子關系。
孩子在學習上有了進步,做媽媽的本應該好好地夸獎孩子一番,讓孩子以自己的進步為榮,以后更加自信、努力地去學習。可是,故事中的媽媽卻一直無視這一點,她盲目地拿孩子跟別人相比,最后也就嚴重地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讓孩子感覺自己事事不如人。長此以往,必然會打消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讓孩子整日萎靡不振,同時也讓母子之間的關系惡化。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在一個人的心理成長過程中,與別人比較往往具有兩種重要的功能:第一是認識自己,每個人都是通過與其他人的交往認識自己,因此,每個人都是以他人作為目標。第二是確立目標,每個人都是在與別人比較的過程里找到自己正確的人生目標、理想和努力的方向。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在與人比較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不好或者不合理的情況,則容易對他們的心理造成傷害。因此,身為父母,我們要學會欣賞自己的孩子,欣賞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只有這樣,孩子才會進步。即便孩子身上有缺點和不足之處,我們也不要拿他們跟別人比較,而是要不斷引導孩子“自己跟自己比”“今天跟昨天比”“這次跟上次比”。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不足之處,某方面不行,并不代表其他方面不行。如果我們經常拿自己孩子的弱項與別的孩子的強項比較,就會使孩子失去競爭或迎頭趕上的勇氣。除此之外,孩子會認為在我們的眼里,自己總是不如別人,我們似乎喜歡別的孩子更多一點,所以他們會有意做出很多過激行為吸引我們的注意,而我們則會更加認為孩子頑劣叛逆不值得疼愛,最后造成惡性循環,影響親子關系。
這并非危言聳聽。
有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總被父母拿來跟別人比較的孩子,往往覺得別人才是好的,自己是差勁的、不被接受的、不被重視的、不被愛的。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不僅很難接受自己,也很難有耐心去接納別人的缺點,從而迷失前進的方向甚至往錯誤的方向發展。他們常常會犯的錯誤有:把目標設為贏得競爭、超過別人,卻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想辦法讓別人犯錯,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別人的失敗和痛苦之上;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挑別人的毛病和差錯上,等等。
印度思想大師奧修曾說:“玫瑰就是玫瑰,蓮花就是蓮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較。”是的,每一位父母都必須明白一個事實,那就是:由于家庭背景、成長經歷、教育環境等不同,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認知能力、生活經驗、性格特點、學習方式等都是不同的。換句話說,孩子天生就有差別。
所以,我們首先要承認這個差別,然后在孩子原有的基礎上去幫助孩子取得自身的進步。只要孩子從我們這兒得到認可、贊賞和鼓勵,相信他們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而我們與他們之間的關系也會變得越來越親密、牢固。那么,當孩子看到自己與別人有差距時,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1.要看到自己孩子的進步和成績
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特點和情況,不要總拿別人同自己的孩子做比較,看看誰高誰低,誰好誰壞。家長心態要正確,雖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好,做出的成績更大,但一味地比較,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讓孩子總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不夠多。精神上總得不到鼓勵,容易導致孩子信心不足,甚至會造成所有的努力全都崩潰的后果。
當孩子自己愛同別人比較時,家長要告訴孩子: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根本不需要一樣;過多的比較容易讓人迷失方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只要做好自己,成為最優秀的自己,就是成功的人生。
2.要讓孩子正視自己的不足之處
每個人都有缺點和不足,都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家長既不要否認和掩蓋孩子的不足,也不要過分夸大,只看到不足。家長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確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這樣他才能更加努力,更加用心去做好。但是,家長要注意說話的方式,不要過分強調和突出孩子的不足之處,你可以說“你的確做得很棒了,要是你再加把勁,將會像××一樣優秀!”或“孩子,你確實是進步不小,爸爸真為你感到高興和驕傲。以后啊,要是你能在××方面再改變一下,就會做得更完美”等。掩蓋缺點和不足,驕傲自滿,只能導致孩子的停滯和退步,給孩子日后發展帶來隱患。過分強調夸大與其他人的差距,也會讓孩子喪失自信,缺少進取的精神動力。
3.要讓孩子學會為別人的成績高興,也為自己的未來加油
要讓孩子擁有博大的心胸。看到別人進步做出成績時,要真心地為他感到高興,鼓勵和祝福別人繼續取得好成績。如果過分嫉妒別人,勢必造成不良的心態。同時,要告訴孩子,其實他也很棒,要讓他多為自己加油鼓勁。只有大家都進步了,都取得了好的成績,彼此相互激勵,共同向前,整個社會才會更加和諧,人類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