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向前一小步,孩子向前一大步
- 史淑梅
- 2184字
- 2021-06-02 17:55:49
養育孩子一定要帶著愛
有人說,“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這個家不是一間屋子,而是血緣與親情交融構制的一片天地。還有人說,“父母是兒女的依靠,是兒女人生奮戰的大后方。”的確如此,有父母的地方就有溫暖,就有愛。
家,是孩子永久的港灣。因為那里有守候著的父母,有父母的愛,愛是家的源頭。即使家的位置、家的組成成員會改變,可是家的概念在每個人的心中都不會變——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有家就有愛。
誠然,沒有哪個家長不愛自己的孩子。自從父母感知孩子存在的那一刻,便傾注了自己的柔情,全身心地付出,小心地呵護著,吃什么,喝什么,該做怎樣的檢查……一絲半點都不敢怠慢。
這里還有一個故事:
可以說,給孩子無私的愛是為人父母之天性,這種愛是培養孩子良好品德和行為的感情基礎,沒有這種愛,就談不上對孩子的教育,更難以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父母在給孩子無私愛的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父母要有理智、有分寸地關心愛護孩子
父母既要讓孩子感受到真摯的愛、家庭的溫暖,又要讓孩子懂得關心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并逐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性勞動和家務勞動,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孩子熱愛勞動、關心集體的好品德,而且也有利于培養孩子的智力和自理能力。
2.父母要正確對待孩子的要求
人都是有需求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往往也是無止境的。對孩子的需求要具體分析,要以家庭的實際經濟狀況和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為前提,不能百依百順,有求必應。過分地滿足孩子的需求容易引發孩子過高的欲望,養成越來越貪婪的惡習。一旦父母無力滿足其需求時,勢必引起孩子的不滿,致使難以管教,當其欲望強烈而又得不到滿足時,就容易走上邪門歪道。
3.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要適當合理,既要符合孩子實際情況又要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父母若要求過高,孩子即使經過努力也無法達到,這會使孩子喪失信心,也就起不到教育效果。同時,父母的要求一旦提出,就要督促孩子努力做到,否則就起不到教育效果。
4.父母要對孩子始終充滿期望
父母在任何情況下對孩子都不要輕言放棄。孩子是有差異的。我們的孩子生下來并不是一樣的,性別不一樣,長相不一樣,身高體重也不一樣。實際上孩子出生時有很多差別,包括先天神經、大腦類別和氣質都不一樣。按皮亞杰的認知發展論,兒童認知發展有階段性與普遍性,認知發展階段的成長速度是不一致的。因材施教,每個孩子都能成才,父母始終要對孩子充滿期望。
當黑暗襲來時,父母無私的愛,恰似不滅的燈塔,給孩子光明;當意志消沉時,父母無私的愛,恰似激昂的旋律,給孩子鼓舞;當煩惱襲來時,父母無私的愛,恰似激越的號角,給孩子力量;當生命面臨干涸時,父母無私的愛,恰似大江大河的源泉,給孩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