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記憶大師教你學科記憶法
- 崔中紅
- 1162字
- 2021-06-04 19:24:55
第五節 五一黃金復習法
不管你的記憶力有多么好,也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人的大腦對于記憶的內容都會有一個遺忘的過程,如果記住的東西都不會遺忘,那么人將會非常痛苦。但對于那些你想要長期牢記的內容,只要按照一定規律去復習,就可以將其轉化成永久記憶。有些同學記一個英語單詞,怕忘記,過兩分鐘就復習一遍,再過兩分鐘又回來復習一遍,這樣就浪費了很多時間;而有些同學記了一個單詞,從來不去復習,等到要考試了再來復習,這時候已經完全忘記了,又要重新來記,也浪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如果能夠掌握大腦記憶和遺忘的規律,按照這個規律來復習,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到底該如何科學地進行復習呢?這就是我們這一節要討論的內容。
1885年,艾賓浩斯發表了一篇實驗報告后,記憶就成了心理學中被研究得最多的領域之一,而艾賓浩斯是發現記憶遺忘規律的第一人。觀察這條曲線,你會發現學過的知識在一天后,如果不抓緊時間復習,記得的只剩下原來的25%。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減慢,遺忘的數量也減少。有人做過一個實驗,讓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甲組在學習后不久進行一次復習,乙組不復習,一天后甲組保持98%,乙組保持56%;一周后甲組保持83%,乙組保持33%。乙組的遺忘平均值比甲組高。

艾賓浩斯對遺忘現象做了系統的研究,他還用無意義的音節作為記憶的材料,把實驗數據繪制成一條曲線,稱為艾賓浩斯記憶曲線,也稱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這條曲線表明了遺忘發展的規律:遺忘的進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一天丟失幾個,某一天又丟失幾個,而是在記憶的最初階段遺忘的速度很快,后來就逐漸減慢,到了相當長的時間后,幾乎就不再遺忘。這就是遺忘的發展規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則。
另外,遺忘的進程不僅受時間因素的制約,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約。學生最先遺忘的是沒有重要意義、不感興趣、不需要的材料,不熟悉的材料比熟悉的材料遺忘得要早。人們對無意義的音節的遺忘速度快于對散文的遺忘,而對散文的遺忘速度又快于韻律詩。

不同材料的遺忘曲線
由該圖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①不同性質的材料有不同的遺忘曲線。
②通過理解而記住的材料,比不能理解或沒有理解而記住的材料,遺忘的速度更慢,記得更牢。
③任何材料的遺忘速度都不是恒定的,而是先快后慢,最后逐漸穩定下來。
④通過人為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不能理解或沒有意義的材料,可以變得能理解或有意義,從而使我們記得更容易,遺忘得更慢。
學習過程中,對一種材料達到一次完全正確地背誦后仍然繼續學習,叫作過度學習。過度學習可以使學習的材料保持得非常好。
要想讓學過的知識記得更牢、更深刻、更持久,就要真正把及時復習、理解記憶、聯想記憶、過度學習運用到學習中。
下表是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遺忘規律。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科學家經過不斷的研究和實踐,最后總結出了“五一黃金復習法”。
五一黃金復習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