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想要有了,就別停下來:走好20幾歲的人生之路
- 鄧兮編著
- 2550字
- 2021-06-04 18:23:23
你到底為什么而工作
就要找工作了,我們面對形形色色的招聘啟事,面對無數的工作崗位,要怎樣去選擇呢?掙錢還是掙經驗?重發展前途還是重福利?重眼前的利益還是重長遠的打算?這是一個難以抉擇的問題。我們都希望可以兼得,但是世上的事往往都是有失才有得,如果我們僅僅為了掙錢去工作就會失去工作帶來的另一層意義。
雷鋒說過一句話,“吃飯是為了活著,活著卻不僅僅是為了吃飯”。我們的工作也有掙錢以外的意義。有的人工作是為了有口飯吃,有的人工作是為了吃口好的,有的人工作是為了將來不工作,有的人工作是為了干一番事業,實現抱負……不管怎么樣,你應該明白,工作掙錢本身并不是奮斗目標,它只不過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對工作的選擇和在工作中所持的態度,就會更清醒、更明確,也就會更加持重,而不會急功近利。
很多年輕人通常對最初的幾份工作都不太滿意,“給我多少錢,我就干多少事。”“一個月發那么點的工資,還想讓我加班,沒門兒!”他們只看到眼前的工作帶給他們的直接利益,而沒有看到工作帶給他們的發展,也就是你在工作中經驗的增加,處事方法的漸漸熟練,技術能力的進一步提升,隨著你的認真工作,你可能得到的機遇會漸漸增加等。對于工作太現實的態度,往往會葬送一個人的理想和未來。你想想,如果一個人整天怨天尤人,對工作敷衍塞責,那么他的情緒必定是消極的,態度必定是馬虎的。工作都做不好,怎么可能有好的前程?
還有一些年輕人眼高手低,自認為才髙八斗,對自己的期望值非常高。因此,無論他的實際工作能力如何,他都覺得這份工作配不上自己,自己應得的薪水和職位應該遠遠高于實際上擁有的。你要明白,無論一家公司怎樣小,都不可能放心地把一副重擔放在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身上,所以工作中的新人要給別人看清自己才能的機會,這樣才可能得到重用。如果你因為失意,連目前職位上的事,都做得一塌糊涂,別人怎么可能放心把更重要的事情交給你做,更重要的職位給你呢?你又怎么會獲得更豐厚的薪水呢?所以,我們唯一的做法,就是在本職崗位上做出一番成績,取得一定經驗,才可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要知道公司都是根據一個人對公司做出的貢獻,來確定他的薪水和職位的。所以,要想多掙錢,就要為公司多做貢獻,要想多做貢獻,就要在你的職位上收獲更多經驗。這樣,即使老板不給你加薪,你也有了跳槽的資本。
甚至有一些年輕人,他們頻頻跳槽的原因,不過是因為同時畢業的某位同學或朋友有一份比他的社會地位高、薪水更豐厚的工作。因為羨慕、嫉妒或者攀比心理,覺得自己不應該只取得這樣低的報酬,而應該得到比他更好的工作和薪水。所以等不及把崗位上的事情都做透,取得一定的經驗,就跳槽另謀高就去了。你要知道,每一次跳槽都要在新的崗位上適應一段時期,在人際關系上有一段磨合期,這段日子里也許你只顧磨合,什么成績也做不出。所以,太頻繁的跳槽,就等于空耗自己的內力。無論什么樣的人,都是經不起攀比的。一個人開始創業時,他的薪水甚至是負的,他可能扛著幾百萬元的負債,如果這時他選擇退出,尋找高薪工作,那他的債務可能十年甚至更久才能還清。而如果他堅持創業,不斷獲得有用的信息,鍛煉自己的眼界和增加自己的經驗,那么不久機會就可能降臨,也許一年就能夠扭虧為盈,他所獲得的就不僅僅是幾千塊錢的薪水,而是無比豐厚的利潤了。所以,做人不要盲目攀比,從你的職位上你可以獲得什么,你會有怎么樣的發展才是最重要的。
上面我們只是分析了幾種不滿意自己薪水,不認真做事的心態原因,那么,20歲以后,我們做事要更看重掙錢呢,還是要更看重獲得的經驗呢?
這就是一個關于“魚”與“漁”的選擇。薪水就是所謂的“魚”,而經驗則是“漁”。你想要獲得更多的魚,就要掌握釣魚的方法與技術。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正是求“漁”的好時機,我們應該把目光放得長遠一點。學會了“漁”,還怕將來沒有“魚”嗎?在工作中,不斷地尋找捕魚的更好方法,總結漁獵經驗,才能夠得到更多的魚。在這個過程中,漸漸獨當一面,拋棄“薪水”的束縛,才是最重要的。滿眼都是魚的人,往往看著魚歡喜,而忘了學習漁術,所以“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獲得經驗才是最重要的。
收入只是工作的副產品,只要做好你該做的事,出色地完成你該完成的工作,理想的薪金必然會來。在選擇工作之前,我們應該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是錢還是真正的成長,這樣我們才能做出無悔的選擇。對于我們來說,薪水固然重要,比薪水更具價值的,是工作背后的自身的成長。工作雖然是為了生存,但比生存更重要的是實力的提升。只要自己的實力提升了,何愁薪水不漲?薪水是有限的,實力的提升卻是無價的。
二十幾歲的時候,我們經常抱怨自己的工資太低、獎金太少。我們常常以玩世不恭的態度對待工作,或者消極怠工,或者頻繁跳槽,甚至怨天尤人,埋怨自己生不逢時、明珠暗投。工作做得一塌糊涂,表現乏善可陳,事業升遷更是遙遙無期,還埋怨自己懷才不遇,這是令人感到可笑的。事實上,如果我們不把自己的眼光緊緊盯在薪水上而是注重學習、成長的機會、職業經驗的積累、為人處世的磨煉等,我們就會取得更長足的進步,薪水也就源源而來了。
薪水并不是我們從工作中所能獲得的全部,它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們要意識到,目前的工作可能不是我們想要的,但如果不把這份工作做好,那么這份工作我們將有可能做一輩子。如果我們只能看到工作帶給我們的薪水,那我們就只能成為一個為薪水而工作的打工者。
拋開急功近利的想法,不要盲目地為追求高薪或其他眼前利益而心浮于事或不斷地跳槽。心浮氣躁對于眼前的工作最不利,我們要安下心來,踏實地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并適時盤算自己的未來,才可能不斷成長。做事要注重于你的目標,思考要注重于你希望解決的問題。我們希望得到金錢,還是更有前途的事業?任何一個希望有作為的年輕人,都會做出正確的回答。有時我們不過因為眼前的繁華遮蔽了我們的雙眼,或者攀比的心理讓我們的心動飄搖不定。我們要做到心如磐石,清醒自覺,就要有寬廣的眼界和堅定的信念。“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我們要把自己的志向定得高一點,更高一點,才會讓我們看到的更多,更清楚。
厭煩于眼前的工作的時候,多想一想我們是要掙錢還是要掙經驗,就會讓自己平靜下來,心平氣和,嚴肅認真地對待眼前的工作,才會獲得更有價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