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想要有了,就別停下來:走好20幾歲的人生之路
- 鄧兮編著
- 1714字
- 2021-06-04 18:23:23
培養自己良好的習慣
我們的行為通常受到品位、情感、偏見、欲望、愛、恐懼、環境和習慣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習慣,我們的日常行為會受到習慣的支配。一個男人成熟的標志,就是能有意識地培養良好習慣,戒除壞習慣。
20歲以后,我們的很多習慣都是難以更改的,但為了我們將來能更順利地闖蕩社會,我們必須戒除不良的習慣。戒除壞習慣的最好方式就是養成好習慣,這也是自然法則,因為只有一種習慣才能抑制另一種習慣。養成良好習慣的最好方法就是重復。一個動作經過23天的重復,就能變成習慣動作。而要使這種習慣固定下來,需要3個月的努力。也就是說,我們要有意識地重復做一些事,形成好習慣。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我們希望自己養成微笑的好習慣,只要我們早上出門之前,對著鏡子練習一番,并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堅持這個動作,23天以后,微笑就會變成我們的招牌表情,最多3個月以后,無論我們遇到了怎樣的困境,或者怎樣的刁難,我們都能微笑著去面對。
交際的規則是“伸手不打笑臉人”,時常微笑會使我們的很多工作變得非常順利,人們對我們也發不起脾氣來。漸漸地,我們的這個習慣也會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變得更和諧。多數生活在一起多年的夫妻,都有夫妻相;而大多數在同一個部門工作的同事,都有類似的表情;多數成功的卓越人士都有類似的儀表,這不是偶然的。“相由心生”,有怎樣的心境,就會有怎樣的相貌;培養心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姿勢、儀表的培養卻是我們能夠掌握的。
從現在開始,我們要養成哪些好習慣,才能對我們20歲以后的事業有幫助呢?
第一,讀書、思考的習慣?!案褂性姇鴼庾匀A”,養成手不釋卷的習慣,有利于提高我們的品位,增廣見聞。培根在《論讀書》中寫道:“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要想擁有高尚的品格、不俗的品位、寬廣的眼界和心胸,讀書是一個好的方式。讀書讓人寬廣,思考讓人深邃,兩者缺一不可,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會從讀書中思考問題的根本,總結規律,才能使我們更清醒、更明確,而保持記錄自己思想的習慣,則能讓我們的思想明晰起來,自成體系,形成明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第二,統籌安排、保持秩序的習慣。我們每天都要洗手、洗臉、刷牙,這些最平常的事,除了它本身的意義,還給了我們什么額外的價值?它還給了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秩序。我們有的人做事有條不紊,有的人做事手忙腳亂,為什么?因為有的人養成了事前計劃,統籌安排,做事井井有條的良好習慣,他們的事情總是安排得恰到好處,時間也總是寬松有余;而有的人則沒有,他們事前不會做計劃,也不會統籌安排,做事也顛三倒四,整天生活在一片混亂當中,天天忙碌,卻沒有成效,時間總是很緊張。我們要想養成有秩序的習慣,不妨在早上上班之前,想一下今天要做的事,安排一下日程表,然后按照行程走。我們每天總有一些固定的工作,也總有一些意外的事,留出處理意外事件的時間是必需的。制訂每天的計劃,并按照計劃做事,一段時間以后,我們就會養成做事秩序井然的習慣。
第三,自我暗示的習慣。自我暗示,是我們用來挖掘心理道路的工具。要想把某種想法或欲望轉變成行動或現實,就要不斷地進行自我暗示,讓此種想法保留在你的意識當中,直到它變成不自覺的潛意識和永久性的形式——習慣。以幽默為例,開始的時候,你可能每天都要暗示自己講話要幽默,要讓大家覺得如沐春風,即使是冷笑話,你也要嘗試。三個月后,幽默就很可能變成你性格的一部分。再復雜的事也是一樣,開始不斷告訴自己“我要怎樣”,直到后來,你不用想也會知道怎樣做。自我暗示除了幫助你養成習慣以外,還有很多益處。有的人不斷進行愉快、放松的自我暗示,因此他的精神和情緒也總是處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之中,做什么事都舉重若輕,人際關系也總是處于很好的狀態。總之,找幾段愉快、積極的自我暗示性的語言,不斷地對自己說,對于自己心性的養成會有很大的益處。
20歲以后,我們許多生活上的習慣早已形成,但還沒在工作上養成壞習慣,我們還有時間、有機會考慮一下在我們的工作中有意識地培養出好的習慣。嘗試一下,有意識地培養好的習慣,會讓你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