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要讀點心理學(升級版)
- 章如庚編著
- 1698字
- 2021-06-04 18:24:47
近因效應:不良印象要盡快消除
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往往比較重視“首因效應”,而忽視甚至對“近因效應”一無所知。事實上,在人際交往中,“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同樣重要。心理學上認為,能夠留在人的記憶中的,是最初的和最后的記憶,也就是說,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隨著交往的深入,印象也會逐漸發生改變。一連串的事件的不同階段,被接受的印象有很大差異,只有最初和最后印象深刻。
近因效應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是常見的。細心的女人們,你是否曾看到過這種場景:兩個好朋友為一點意見、誤會而翻臉甚至斷交;常年來往,親密得不分彼此的兩個家庭,為一件小事而鬧矛盾,甚至大動干戈,從此斷絕來往。而產生這類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受到近因效應的影響。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很多女人卻忽視了近因效應,導致了人際交往虎頭蛇尾,給別人的最終印象很差,這樣的事例數見不鮮。
小李是個有干勁的女孩,才二十幾歲的她已經進入了一家大型企業,業務做得也是有聲有色,公司領導也很信任她。
一次,領導將一個大的單子交給了她,讓她務必拿下。這是一筆外包業務,對這樣的大企業來說,如果能拿下這筆業務,公司可以獲得一筆很大、很穩定的現金流。
為此,小李將全部精力都投入了前期的準備工作。因為認真負責,對方對小李還是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接下來的洽談工作也很順利。但就在準備簽合同的最后一天,卻出現了一些細節上的問題。
對方負責人告訴小李,他們暫時還不能做主,需要向上面請示之后再做決定。小李心想,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于是,她滿口答應了。
就這樣,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一周、一個月過去了,對方還是沒有回信。最后已經按捺不住的小李主動打電話過去問,一個在該公司工作的朋友告訴她,事情已經黃了。小李追問原因才知道,問題出在最后那天她穿的絲襪上。
原來,當天,小李在坐出租車來公司的路上,一不小心絲襪被路邊的一個鐵絲劃破了,而小李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不巧的是,對方負責人是個細心的人,他發現了小李在著裝上的不妥,便想,一個不注重細節的人,她所在的公司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而對方外包的可不是別的,而是精密儀器的零配件!
故事中,小李之所以讓一筆大單子與自己擦肩而過,是因為她的表現太虎頭蛇尾了。這告訴所有女人們,首尾同樣重要,你不僅要在開頭表現好,在最后階段的表現同樣也很重要,有始有終,才能真正達到交際的目的。
所以,在與人交際的過程中,任何一個女人,都要善于運用一些心理策略,充分利用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兩者都要重視,才能讓別人真正喜歡我們。而假若你給對方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你一定要盡快消除,具體來說,有以下兩種策略。
1.嘗試溝通
即使你帶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不好,也不要因此憂心忡忡。只要你能嘗試多溝通,不動聲色地表現自己良好的一面,就能讓他人對你產生進一步的了解,就能化解誤會,重新建立別人對你的好印象。
2.注重后期維護
在溝通后,你更要注重持續的維護工作。絕對不能讓人覺得你的熱情只有三分鐘熱度。因此,人們往往更記得和喜歡經常保持聯系、維持關系的人。
因此,你不妨平時打個電話,偶爾送個小禮物,有時間互相走動一下。由于是一直處在交往的狀態,在有需要幫助時提出請求就不顯得突兀了。反而那些剛認識時很熱情,事后長時間不聯系,有需要幫助時突然又找上門來的人,會讓人們覺得自己像是被利用了。每個人難免產生抵觸心理:我不是你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人。會經營人際關系的女人,一定會注重平時關系的維護。
總之,聰明的女人們,在與人交際的過程中,我們要善于運用一些心理策略,盡量做到讓別人喜歡你。如果你在與人初會的過程中,犯下了某種錯誤,或是表現平平,可以在分手之前,做一個良好的表現,以改變對方對你原來的印象。只要你的表現得體,不管原先的表現如何,都可以獲得補救,甚至留下永生難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