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要讀點心理學(升級版)
- 章如庚編著
- 1819字
- 2021-06-04 18:24:48
傾聽效應:會說更要會聽
在交際應酬中,語言是人與人交流的最直接的方式。說話是表達自我、宣泄內心的一個途徑。如果我們認真地去傾聽別人,那么,就滿足了對方宣泄的心理要求,進而對方必定會對我們產生好印象。這就是心理學中的傾聽效應。
不得不承認,女人天生愛說,但不一定都懂得傾聽。我們發現,有這樣一些女人,她們喜歡以自我為中心,一旦與人交流,就開始變得喋喋不休,喜歡把自己的優點在別人面前炫耀,喜歡逞一時之快,喜歡看到別人被自己說得張口結舌和不知所措的表情。于是,她和別人之間多了一層隔膜,少了一些相互欣賞和理解。雖然她暫時獲得了心理上的滿足,可是也為此失去了一次贏得友誼的機會。
傾聽是理解的前提,學會傾聽別人的人,才能被別人接納,才能掌握交往的主動權。你給別人的尊重必然換回別人對你的肯定。
一次,張婷去拜訪一個客戶。據說這個客戶非常難纏,很多銷售人員都被他灰溜溜地被趕出來了。
所以,張婷這次去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當她敲開這位客戶辦公室的門之后,客戶對她非常熱情,又是端茶倒水,又是噓寒問暖。這反倒讓張婷有些受寵若驚。但是畢竟客戶是一片熱情,因此張婷內心還是非常的感動。
坐定之后,還沒等張婷介紹產品呢,客戶就開始說了,說自己的家庭生活,妻子多么賢惠,孩子多么懂事。說到高興處,客戶眉飛色舞,手舞足蹈。而張婷只是靜靜地聽著,偶爾點點頭微笑一下,表示認可和肯定。
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客戶說完了家庭,說事業。說這些年自己如何一步步地走過來,經歷了多少的艱難和困苦,如何將公司一步步地做起來。說到難過處,客戶黯然淚下,張婷適時地說了幾句安慰話。
好幾個小時過去了,客戶一直都在不停地說,張婷只是靜靜地聽著,偶爾問幾個簡單的問題。最后,客戶說不動了,該傾訴的都傾訴了。轉過頭來問張婷:“你這次來的目的是什么啊?”
張婷將產品的介紹放到了桌子上,客戶看了,二話沒說,就下了訂單。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客戶需要的只是你的認真聆聽,而不需要你說多少。事實上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誰沒有故事呢?遭遇了太多生活的磨難,總希望能夠說出來,有人分擔;獲得了成功的喜悅,總希望有人來分享。任何人都有想要表達和傾訴的欲望。只要你滿足了對方的這種心理,別人就覺得你善解人意,在交往當中,無疑就贏得了對方的心,掌握了主動。
那么,女人們,你該如何才能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呢?
1.要把說話權利讓給別人
因此,在生活中,別人貌似在和你交流,其實是想滿足自己的表達欲望,只是希望你能充當一個傾聽者。這時你一定要保持沉默,即使你不想聽對方的那些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情,也要假裝在傾聽,這樣對別人來說就是莫大的尊重。因此,要想掌握交往的主動權,就必須把說話權讓給對方,讓對方的表達欲和傾訴欲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從而對你產生好感。
2.用點頭來表達你對對方的肯定
交流的雙方都希望對方能傾聽自己,肯定自己。即使在對方表達的同時,也希望能獲得你的認可和肯定。盡管對你來說,可能并不贊同他(她)的一些想法和看法。但是對他(她)來說,因為你沒有反駁和辯解而認定你是支持和肯定他的。因此,他(她)便把你當成“自己人”。因此,要想獲得他人的好感,就要通過不斷的點頭來肯定對方的說法有一定的合理性。
3.眼睛要認真注視著對方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從心開始的,而眼睛又是心靈的窗戶。所以,雙方很多時候是用眼神在交流。在傾聽別人說話時,一定要用眼睛注視著對方,這樣會讓對方覺得你在認真地傾聽,從而感受到你內心的那份真誠。當然還要注意,當對方高興的時候,一定要跟隨著別人用眼神將快樂表現出來;當別人哀傷的時候,也要用眼神把那種悲傷表現出來。這樣才會讓別人覺得你是在陪著他(她)快樂和哀傷。
4.時常重復以得到對方確認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個互動的過程,同樣,別人在傾訴的時候,也希望你能夠參與進來。所以,在傾聽別人說話的同時,要時不時地重復對方的話,并求得他人的肯定。這樣不但能表達你在認真地傾聽,而且還可以借著這個機會把自己沒有聽明白的話弄明白。以免對方突然征求你的意見,你回答不上來,或者是回答錯誤,讓對方心情大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