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養生早養肺,中醫和您談肺
一、西醫學的肺——明明白白您的肺
機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稱為呼吸。通過呼吸,機體從大氣攝取新陳代謝所需要的氧氣,排出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因此,呼吸是維持機體新陳代謝和其他功能活動所必需的基本生理過程之一,一旦呼吸長期停止,生命也就到了盡頭。
呼吸系統是機體和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器官的總稱。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臨床上將鼻腔、咽、喉叫上呼吸道,氣管和支氣管叫下呼吸道。呼吸系統的功能主要是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新鮮氧氣,完成氣體的吐故納新。

1.人體的“中央空調”——肺的位置和結構
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腔內,膈的上方,縱隔的兩側,左右各一個,稱為左肺和右肺。肺上通喉嚨,受到肋弓的保護,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之一。但它不是在胸腔的正中央,而是一大半兒位于前胸。一般人都是“偏心”的,即以胸骨中線為界,約2/3位于身體正前方。
正常的肺組織像海綿,質地柔軟,富有彈性,因為里面充滿大量的空氣。每側肺呈半圓錐形,底部略凹,左肺較狹長,右肺較粗短。左肺分為上、下兩葉,右肺分為上、中、下三葉。肺分為一尖、一底、兩面和三緣。肺尖呈鈍圓形,高出鎖骨內側1/3上方2~3厘米。肺主要由支氣管及其最小分支末端膨大形成的肺泡共同構成。每一個細支氣管連同它的分支和肺泡,組成一個肺小葉。每葉肺里有50~80個肺小葉。肺泡是半球形的小囊,壁非常薄,像一個個小氣球,是人體與外界不斷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部位。成人的肺里有3億~4億個肺泡,肺泡的總表面積可達140平方米。外界的空氣經過鼻、咽、喉,進入氣管,空氣中的氧氣透過肺泡進入毛細血管,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個器官組織,然后各器官組織將產生的代謝產物,如二氧化碳,再經過血液循環運送到肺,然后經呼吸道呼出體外。此外,肺泡內有少量的液體,稱作表面活性物質,是由肺泡內壁的某些細胞分泌的,作用非常關鍵,能使肺泡保持膨脹狀態,即使在呼氣的時候也不至于塌陷。打一個比喻,肺臟好比一個功能強大的智能中央空調,調節人體的溫度、濕度,還有提供動力的作用。
人的肺臟從外觀上看,年齡越小,表面越光滑濕潤,富有光澤,呈淡紅色;隨著年齡的增長,吸入空氣的灰塵沉淀于肺內,顏色變成灰暗至藍黑色,并出現藍黑色的斑點;老年人的肺臟顏色最深,吸煙者尤甚。肺臟的組織好比是空調的過濾網,時間長了,過濾的臟東西多了,自然顏色就變深了。
小兒肺臟的結構特點是彈性組織發育差,血管豐富,整個肺臟含血多而含氣少,肺泡數量較少,且易被黏液堵塞。另外,小兒的胸腔較小,肺臟相對較大,呼吸肌不發達。嬰兒的肺由于發育不成熟,對外界因素如寒冷、有害氣體等非常敏感,所以容易發生疾病。
進入中年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細支氣管至肺泡之間的氣道擴大,肺泡縮小,肺表面積縮小,從而影響肺的換氣功能。此外,隨著年齡的增長,肺血管的粥樣硬化改變增多,也會影響肺的功能。
2.人體的吸塵器——肺是換氣機
肺是人體的換氣機。肺的工作繁忙,正常情況下,每分鐘要擴張和回縮12~18次,頻率僅次于心臟。而且肺與外界環境直接相通,不停地在進行呼吸運動,以保證機體能夠攝入足夠的氧氣。
在自然情況下,人們往往不會注意自己的呼吸。一般來說,呼吸的頻率和深度在短時間內可受人的意識控制。可機體是否需要呼吸,則由腦干的呼吸中樞來控制,完全不受意識制約。如果沒有吸氣,會造成缺氧;沒有呼氣,會造成二氧化碳潴留。缺氧可造成呼吸困難、口唇皮膚青紫;二氧化碳潴留則會損傷腦組織,產生精神錯亂、狂躁、表情淡漠、肌肉震顫、嗜睡、昏迷等精神神經癥狀,擴張腦血管,產生搏動性頭痛,擴張皮膚血管,致四肢紅潤,潮濕多汗。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繼續發展,會造成心率增快,心律失常,以致心跳停止;還會影響消化道,導致胃腸出血。
肺不僅是呼吸器官,還是重要的內分泌及代謝器官。它可以參與人體蛋白質、糖和脂類的代謝,同時還具有免疫防御功能。若免疫缺陷,易導致各種嚴重感染;若免疫反應過度,則可引起過敏反應或變態反應,也可引起肺的損害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