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中醫眼中的肺——同樣的肺,含義大不同

肺覆蓋于五臟六腑之上,又能宣發衛氣于體表,具有保護諸臟免受外邪侵襲的作用。由于肺位置最高,與外界相通,故溫邪外侵,首先犯肺,故又稱“嬌臟”。肺居高位,又能行水,故稱為“水之上源”。肺在五行中屬“金”,為陽中之陰,與大腸相為表里,與自然界秋天相通應。

1.肺為五臟六腑之華蓋

人們稱肺為“華蓋”。《素問·病能論》云:“肺為臟之蓋也。”就臟腑而言,肺屬五臟之一,屬里。然肺與其他四臟不同,不僅居胸中,且處于五臟之高位,諸邪入侵,每先犯之,故肺被稱為“華蓋”。所謂“華蓋”,原指古代帝王的車蓋,肺在五臟六腑之中位置最高,因而有此稱。肺上通咽喉,開竅于鼻,主呼吸之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天氣通于肺。”肺在體合皮,其華在毛,通于衛氣,主一身之表,而風、寒、燥、熱等邪氣,尤其是溫熱之邪,多直接從口鼻而入,侵犯肺臟,出現肺衛失宣、肺竅不利等病變。由此可知,五臟之中,外感之邪侵犯人體,首先犯肺。

2.肺為嬌臟——五臟中的“大家閨秀”

肺為嬌臟之“嬌”字有嬌弱、嬌嫩兩義。“嬌嫩”重點在于描述肺葉的形態結構特點。肺的“嬌弱”之性,來源于對肺臟的病理,尤其是外感病病理的臨床觀察。大家都有過這樣的感受:一感冒就會發燒、流涕、鼻子不通氣。這些癥狀都是肺系獨有的癥狀,說明肺是一個嬌弱的臟器,容易發病。

肺臟的生理特性與其他臟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肺朝百脈”,指的是全身臟腑經絡氣血均朝匯于肺。想一想,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全身的氣血都要到肺這里來一趟,拿走它們需要的東西,然后才可以回去發揮它們的生理功能。如果肺臟出現了問題,那么體內所有的器官都會受到連累。其供血的功能減弱,全身得不到血液的供養,臟器就會出現問題。

3.主氣,司呼吸——清濁交換,吐故納新

肺主氣是指肺主呼吸之氣和肺主一身之氣。肺主呼吸是很好理解的,就是指肺臟呼吸的最基本功能。肺主一身之氣有些令人費解,讓我們細細道來。

肺主呼吸之氣是說肺有司呼吸的作用。新陳代謝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任何個體都不是單一的、孤立的,而是與周圍環境緊密聯系著的。每時每刻,外界的新鮮空氣通過肺進入人體,然后代謝的廢氣又會通過肺排出體外。它是人體和外界相互交通的通道之一,人每天都可以精精神神的,真得感謝肺臟。抽煙的人總給人臉上像蒙了一層云霧的感覺,不那么透亮,說明新陳代謝不佳。此外,咳嗽、咳痰、氣喘和肺功能不好有直接的關系。

肺主一身之氣,是指周身之氣都與肺密切相關。這下,肺主氣的范圍變廣了。不僅限于呼吸的空氣,還包括了全身的所有氣體,即關系著宗氣的生成、氣機的調節、輔心行血三個方面,而這三種關系又都是建立在肺司呼吸功能基礎上的。

首先,體現在宗氣的生成方面。從“祖宗”這個詞就可以看出“宗”這個字是多么的重要。它是人體氣的一部分,依靠脾運化的水谷精氣與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相結合而生成,通過心脈而布散到全身。其實,仔細想想,作為一個正常的人,必須要攝入的就是兩項:吃喝和喘氣,而宗氣的生成恰恰就是這兩種生理活動的綜合。其中水谷之精氣固然重要,但自然界的清氣更為重要。因為,一個人可以幾天不吃飯,卻不可以少喘哪怕一分鐘的氣。宗氣形成后,在體內的作用非常強大。第一,它可以反過來幫助正常的呼吸,使呼吸更加順暢;第二,它可以幫助心臟推動營血的運行;第三,它可以到下焦去幫助腎臟,這就涉及先天的問題了。因此,肺的呼吸功能正常與否,直接影響著宗氣的生成,也影響著全身之氣的生成。所以,這樣一看,肺的功能真是不可小看。

其次,體現在氣機的調節方面。人身之氣是運動不息的,氣的運動叫作氣機。氣機看著神秘,其實好比發動機提供的動能,水谷精微就猶如汽油,而先天精氣好比發動機的品牌和造價,蘭博基尼和奇瑞的發動機肯定不一樣。氣機在人體內不是靜止的,每分鐘都有升降和出入的發生。這里就存在著氣機通暢與否的問題。氣機的通暢與否受到很多因素的控制,如情緒、飲食等。而肺氣主宣發肅降就是對氣機的另一種調節,其中肝主疏泄對氣機的調暢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里就不贅述了。但是,只有體內氣機通暢,臟腑經絡之氣才能隨著肺有節律的一呼一吸而運動不息,并保持調暢。

最后,體現在輔心行血方面。全身的血脈統屬于心,心臟的搏動,是血液運行的基本動力。而肺對血液的運行,亦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大家可千萬別小瞧肺氣在這里面起的作用。心臟行血的功能絕對不是一對一的,是多個臟腑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肺臟的作用,包括前面的“宗氣”都有助心行血的作用。含有水谷精微的血液,從心通過經脈而匯聚于肺,經過肺的呼吸功能進行氣體變換并汲取足夠的能量后再通過經脈回到心,最后輸布全身。由此可見,血液的運行是心與肺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心氣起著原動力的作用,而肺氣起著輔助的作用。肺就像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汽車沒了動力,就要去肺那里加些油才可以繼續行駛下去。

4.主宣發肅降——收放自如,通達全身

肺主宣發和肅降。“宣發”是指升宣、發散的意思;“肅降”是指清肅、潔凈的意思。從方向上講,宣發是向上運動;肅降是向下運動。肺氣所有的生理功能都是通過宣發、肅降這兩種形式來完成的。這好比一個給自行車打氣的氣管子,氣管子抽氣是肅降功能,宣發就是氣管子出氣的功能了。有進才有出,有宣發才有肅降,兩者不能輕易分開。

肺主宣發,是指肺氣具有向外、向上的生理功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通過肺的宣發,經過汗孔排出體內的濁氣,這也是人體自潔作用的具體體現。所以,人體排泄廢物的途徑有很多種,不僅是大小便。二是將脾所轉輸來的津液和部分水谷精微上輸頭面諸竅,外達于全身皮毛肌腠。這個功能就像灑水車,車里的水都是精華,噴灑在樹木之上,就要靠車里的動力,才可以將水噴灑在樹木上。三是宣發衛氣于皮毛肌腠,以行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等功能。說白了就是排汗功能。夏天,大家都會出汗,而這汗液是怎么產生的呢?中醫認為是靠肺臟的作用。肺臟會將陽氣輸布在人體體表,靠陽氣的氣化作用產生汗液,排出體外。

肺主肅降,是指肺氣具有向內、向下的生理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之清氣,并將吸入之清氣與谷氣相融合而成的宗氣向下布散至臍下,以資元氣,這其實就是宗氣的作用;二是將脾轉輸至肺的津液及部分水谷精微,向下、向內布散于其他臟腑,以濡潤之;三是將臟腑代謝產生的濁液下輸于腎或膀胱,成為尿液。在大家的印象里,尿液可能只和腎臟有關,這是不對的。正是借助著肺氣的肅降作用,尿液才可以正常形成并排出體外。這也是“氣管子”出氣的作用之一。

肺的宣發和肅降,是密不可分的兩個方面,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存在。兩者一升一降,相互依存,相互協調,相互制約。有一句話叫作“沒有升哪有降”,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確實是這樣的,二者既是相反的,也是相成的。只有升得正常,才可以降得順暢。上升無力,下降無權。所以,二者是非常重要的。

5.主行水——水之上源,灌溉“心田”

肺主行水,是指肺主通調水道的機制。肺的通調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發和肅降對于體內水液代謝起著疏通和調節的作用。人體內好像一套輸水管道,既要將干凈的水從源頭運到千家萬戶,又要負責將千家萬戶的廢水排到指定的位置。這就是肺臟的工作,只不過這里的“千家萬戶”指的是各個重要臟腑;“干凈的水”指的是津液和水谷精微;“廢水”指的是代謝完的液體。主要體現在下述兩個方面:一是肺主宣發,不但將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周身,而且調節汗液的排泄。二是肺氣肅降,可將體內的水液不斷地向下輸送,經腎和膀胱的氣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體外。

6.肺朝百脈

肺朝百脈,朝有“朝會”之意,是指全身的血液都流經肺,通過肺的呼吸作用,進行氣體交換,然后輸布全身。就好像一個小鎮上的自由市場,所有的村民都可以在這個自由市場上買東西,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如果沒有這個市場,村民的生活質量不敢想象。人體也是一樣,各個臟腑都需要新鮮的氧氣,才可以繼續工作,而工作后產生的廢物又要找個途徑排泄出去。肺臟就是這樣的中轉站,既“進貨”又“出貨”,來滿足機體對于氧氣的需要和對二氧化碳的排泄。

心臟的搏動,是血液運行的基本動力。而血的運行,又依賴于氣的推動,隨著氣的升降而運行至全身。由于肺主呼吸,調節著全身的氣機,所以血液的運行,也有賴于肺氣的輸布和調節。呼吸停止,繼而出現心動停止、血脈凝閉這一現象,就是“肺輔心行血”這一理論的實際寫照。

只有心、肺二臟相互協作、協調,才能使人體氣血不斷循環,周流不息。心肺同居上焦,在臨床上,我們經常看到有許多人表現為胸悶、氣短、胸痛等,檢查卻基本正常,這時采用補益心肺的方法治療,往往可以取得很好的療效。

7.肺主治節——輔助心君,維系生命

“肺主治節”出自《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從古到今,歷代醫家對此觀點不一。筆者認為,治節是安定、調和人體的周期、節律、節氣,以使機體處于和諧穩定的狀態,是對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即為治理調節之意。

從字義來看,治節應為安定、和諧節氣之義,大到自然界的節氣,小到人生長收藏的節氣。從詞性來看,治節理解為動詞治理、調節有待商榷。從原文來看,每一臟腑均具“治節”功能,而不應該單獨認為肺臟有“治節”的作用。從天人合一的角度來看,肺主皮毛,司衛氣,春夏秋冬天氣變化,皮毛腠理隨之開闔,都依賴于肺的調節功能,而“肺,氣之本也”,具有調節人體周期、節氣的生理功能。從肺的功能來看,“治節”乃是人體氣血順暢、臟腑和諧的整體表現,是肺作為“相傅之官”協調、制約十二官生理功能的結果,體現了肺在十二官中的特殊地位,起到了安定、和諧之功。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肺的生理功能主要體現在“相傅”一詞上。相傅體現了肺具有上輔君主、下行國事的職責,具有輔助心臟,協調其他各臟腑以及衛氣營血的穩定、和諧之功。從肺的功能來看,肺通過宣發、肅降和通調水道等生理功能,實現對人體氣機、血液運行、臟腑功能的協調和制約,使機體達到一種“周期和節律和諧有序的狀態”。“治節出焉”乃是指肺安定人體的周期、節律、節氣,從而達到一種和諧穩定狀態的描述,并不可簡單理解為治理、調節。

綜上所述,“治節”乃是人體氣血順暢、臟腑和諧的整體表現,是肺作為“相傅之官”協調、制約十二官生理功能的結果,體現了肺在十二官中的特殊地位,起到了安定、和諧之功,而不能單從字面上認為是治理、調節的意思。肺的治節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肺為水之上源——調節水液代謝

人體水液代謝,由肺、脾、腎、三焦及膀胱協同合作完成。《素問·經脈別論》說:“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吃的水谷進入胃后,精微在胃里游動,輸送給脾,脾氣將精微運輸給肺,肺就負責將精微上傳給頭面部,下送給其他臟腑,而達到了全身均勻受到精微的濡養滋潤的作用。肺有宣發肅降的作用,把水液宣發至全身供給營養,把廢物肅降到下焦排出體外,參與水液代謝的調節。

肺主氣——調氣行血

血之運行,為心所主,但肺主一身之氣始能貫心脈而通達全身。《素問·經脈別論》說:“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脈氣流經,經氣歸于肺,肺朝百脈。”心主血,肺主氣,心肺同居上焦,心血賴肺氣以行。“血隨氣行,氣為血帥”之說,就更加說明了肺在主氣方面的重要意義。

肺主呼吸、主皮毛——調節體溫平衡

人體的體溫是恒定的。陽氣充足、生化正常,人體才能氣血充沛,周身溫煦。體溫之所以保持恒定,是因為一方面不斷產生機體所需的熱量,另一方面又從皮膚、呼吸和二便排泄擴散一定的熱量。一生一散,相互協調,才能使體溫保持在恒定的水平上。明顯的表現是,人到一個寒冷的環境后,就會皮膚腠理緊密而無汗或者少汗;而到一個溫熱的環境后,就會皮膚腠理張開而多汗。少汗的時候,熱量會流散得較少;多汗的時候,熱量會流散得較多。

肺主聲——調和語音

聲音出于肺系而根于腎。《靈樞·憂恚無言》篇說:“會厭者,聲音之戶也。”因肺脈通會厭而腎脈夾舌本,腎之精氣充足上承于會厭,加之肺氣鼓動聲道而發聲。肺在五行之所以屬金,就是因為古代人觀察發現金屬被撞擊后會發出清脆的響聲,和肺的特性相同,故五行中肺就屬金并主聲音和語言;病變時就會出現聲音上的變化,比如聲音重濁甚至嘶啞。有一句話叫作“金實則不鳴,金破亦不鳴”,意思就是說,肺有實證或虛證時,都會無法發出正常的聲音。

8.肺藏魄

肺藏魄,張景岳對此有較精辟的論述,他說:“魄之為用,能動能作,痛癢由之而出也。”魄在精神上有振奮作用,同時也是本能的感官反應。所謂“并精出入者謂之魄”,精足則體健魄全,魄全則感覺靈敏、動作正確。若肺藏魄的功能障礙,就會出現情志抑郁、表情淡漠、精神不振的癥狀。

《金匱要略》在講百合病時說:“意欲食復不能食,常默默,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欲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用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描述的是傷寒大病之后,余熱未解,百脈未和所得的“神形俱病”。魏荔彤在《金匱要略方論本義》里認為:“百合病者,肺病也,肺主氣,肺病則氣病,氣病則脈病,可以遞言也,百脈一宗,言周身之脈,皆一氣為之宗主而已。氣既病,則脈焉有不悉致其病者乎……百合病用百合,蓋古有百合病之名,即因百合一味而瘳此疾,因得名也。”他著重解釋的是百合病“百脈一宗”的病機,雖對其情志癥狀沒有過多論述,但卻明確提出該病病位在肺,病機與肺密切相關,結合《內經》中“五臟藏神”理論可以得出,百合病一系列情志抑郁、淡漠、恍惚之癥正是肺氣不足,影響肺主魄的功能而產生的。所以,用養肺陰、清肺熱的方法,且百合入肺、脾、心經,補中益氣,使邪熱盡去,肺氣振奮而瘳。

9.肺開竅于鼻——肺和鼻知味

肺主呼吸,鼻就好像是肺的小哨兵,為呼吸道的最上端,為肺通風報信,具有通氣和主嗅覺的功能,需要肺氣的作用來維持。如果鼻子感覺到有邪氣,那么會通報給肺;而如果肺生病了,鼻子也會有所反應。肺通過鼻與自然界相貫通。如果肺氣的功能調和,則鼻的通氣功能正常、嗅覺靈敏。可正是因為鼻為肺竅,故又成為邪氣侵襲肺臟的通路。可見肺與鼻竅是息息相關的。

在臨床上,可把鼻的異常表現,作為推斷肺病變的依據之一。在治療上,鼻塞流涕、嗅覺失常等疾病,又多用辛散宣肺之法。如針刺耳部肺穴可治鼻息肉、慢性鼻炎等疾病就是根據“肺開竅于鼻”這一理論。

10.肺在體合皮,其華在毛——調節汗液

肺合皮毛是說肺能輸布津液給皮毛,使皮膚潤澤,抵御外邪的能力增強,也就是大多數愛美女士的最高追求。其實,如果肺氣無法宣散精微至皮毛,不僅僅是不美麗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會出現容易感冒、抵抗力降低的表現。肺的生理功能正常,則皮膚致密,皮毛光澤,抗御外邪侵襲的能力亦較強;反之,肺氣虛損,宣發衛氣和輸精于皮毛的功能減弱,則抗御外邪侵襲的能力低下,即可出現多汗或自汗,或皮毛沒有光澤、容易感冒等病理表現。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般女性不愛出汗的,皮膚一般都不好,還容易感冒。其實也是這個道理。中醫學中把汗孔稱作“氣門”,即人體皮表之汗孔,不僅能排泄由津液所化之汗液,實際上也進行著體內外的氣體交換。會呼吸的皮膚才是好皮膚,其實美容等各種方法都不是最好的,我推薦運動,有氧運動是最好的美容方法。肺呼吸好了,抵抗力好了,皮膚也就好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柯坪县| 灵川县| 天峻县| 且末县| 平和县| 威信县| 永清县| 鹤峰县| 犍为县| 容城县| 南宁市| 澄迈县| 福鼎市| 崇明县| 乌拉特前旗| 米泉市| 石景山区| 海城市| 依兰县| 台北市| 西青区| 泸定县| 隆昌县| 巫溪县| 通山县| 五大连池市| 锡林浩特市| 神农架林区| 靖江市| 满城县| 博乐市| 当阳市| 明光市| 韩城市| 瑞金市| 白河县| 安福县| 祁连县| 池州市| 从江县| 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