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韓非使秦破合縱
- 資治通鑒(第二卷)
- 司馬光編著
- 1121字
- 2021-05-24 14:26:21
秦始皇帝十四年(戊辰,公元前233年)
韓王納地效璽,請為藩臣,使韓非來聘。韓非者,韓之諸公子也,善刑名法術之學,見韓之削弱,數以書干韓王,王不能用。于是韓非疾治國不務求人任賢,反舉浮淫之蠹而加之功實之上。寬,則寵名譽之人;急,則用介胄之士。所養非所用,所用非所養。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觀往者得失之變,作《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五十六篇,十余萬言。
王聞其賢,欲見之。非為韓使于秦,因上書說王曰:“今秦地方數千里,師名百萬,號令賞罰,天下不如。臣昧死愿望見大王,言所以破天下從之計。大王誠聽臣說,一舉而天下之從不破,趙不舉,韓不亡,荊、魏不臣,齊、燕不親,霸王之名不成,四鄰諸侯不朝,大王斬臣以徇國,以戒為王謀不忠者也。”王悅之,未任用。李斯嫉之,曰:“韓非,韓之諸公子也。今欲并諸侯,非終為韓不為秦,此人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歸之,此自遺患也。不如以法誅之。”王以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遺非藥,令早自殺。韓非欲自陳,不得見。王后悔,使赦之,非已死矣。
【譯文】
秦始皇帝十四年(戊辰,公元前233年)
韓王獻上領土和玉璽,自請為秦國藩臣,派韓非來晉見。韓非是韓國公子,擅長刑名法術之學,見韓國削弱,上書數次建議韓王,但韓王卻都沒有采用。于是韓非憎惡治國不能任賢人、求人才,反而舉用虛浮亂淫的蠹蟲,安置在功臣和有真才實學之士的上頭。政治平順時,則寵信巧言善辯的人;當國家危急之時,就舉用作戰勇士。平時培養的不是戰時舉用的,戰時舉用的并不是平日培養的。又悲傷廉潔正直的大臣,為邪惡小人所不容,于是觀察以往歷史上得失成敗的事跡,寫作了《五蠹》《內外儲》《孤憤》《說難》《說林》、等五十六篇文章,共有十余萬字。
秦王聽聞他的賢名,想見見他。正好韓非做韓國使者,出使秦國,于是上書游說秦王道:“現在秦國有百萬軍隊,數千里領土,獎賞處罰,發號施令,天下沒有能比得上的。我冒死請見大王,來談談怎樣破除各國合縱的計劃。如果大王真能聽從微臣之言,大軍一出,而天下合縱卻沒有辦法攻破,趙國無法攻下,韓國不滅亡,魂、荊二國不臣服,燕、齊二圍不親附,霸王之名就無法功成,鄰國的諸侯不來朝見,大王可殺我殉國,來警戒那些不忠心為君王謀劃之人。”秦王非常欣賞他,但是沒能任用。因為李斯非常嫉妒他,便向秦王說:“韓非是韓國的公子。現在要兼并各國,韓非終究會為韓國打算,而不會為秦國打算的,這也是人之常情。現在君王不任用他,久留之后再遣送他回國,是自遺后患。還不如找個機會把他殺掉。”秦王聽后感覺非常有道理,就把韓非抓進獄中治罪。李斯命人送藥給韓非,讓他早點自殺。韓非想自己向秦王解釋明白,但是卻無法見到秦王。后來秦王改變了主意,就派人卻赦免他,但是去晚了,韓非已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