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制是儲蓄力量的絕佳方式
- 樹立優良的個性:展示形象的魅力(現代人生成功方案叢書)
- 羅哈德主編
- 2029字
- 2021-05-31 09:40:13
自制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是人內心儲蓄力量的絕佳方式。自制不僅能使人充滿自信,還能夠贏得他人的信任,因此,能夠自制的人,也能夠影響他人。在商人中間,信用源于自制。那些能夠控制自己的年輕人當然會成為銀行的合作伙伴,因為擁有自制能力的年輕人更值得信任。在商海中經歷滄桑的商人們相信,一個無法控制自己的年輕人既料理不好自己的事務,更處理不好他人的事務。一個年輕人可能在逆境中獲得成功,可能在缺乏教育的情況下獲得成功,也可能在失去健康的條件下獲得成功,但是他絕對無法在沒有自制能力的情況下獲得成功。因為那種與眾不同的自制能力能夠激發他的潛能,讓他度過艱難的歲月,擺脫困苦的境地,從容地走向成功。
關于伯利克里,希臘著名的歷史學家普盧塔克評價道:“我覺得他就是我所崇尚的神圣的‘奧林匹克山神’,他的性格如此冷靜,處于權力和職位的頂峰時生活依然純潔而毫無瑕疵。”“當伯利克里從容地走上講壇去演講時,他首先向神祈禱,希望神能夠佑護他,使他不會在無意中出現口誤。曾經有個人整個下午都跟在伯利克里后面,而且還不厭其煩地辱罵他,甚至到了晚上還站在他家的門口罵個不停,但是伯利克里卻不動聲色,還吩咐他的仆人提一盞明亮的燈,為這個辱罵他的人照亮回家的路。”
費邊·邁克斯是偉大的漢尼拔的敵人。在戰爭中,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詞語“費邊主義”的來源就是與他有關。“費邊主義”意指一種“精巧的以靜制動”,它在關鍵時刻拯救了羅馬。費邊·邁克斯是一位偉大的將軍,他作為大使被派到迦太基。在一次形勢不利于他的會議之后,他站起來對那些迦太基的貴族們說:“先生們,現在我們給你們帶來的可能是戰爭,也可能是和平,至于選擇哪一個,決定權就握在你們自己的手中。”結果,那些人都說他可以決定選擇任何一種方式,于是他憤怒地大聲說:“我的選擇就是戰爭!”
經過這次會議后,漢尼拔這位迦太基的領袖很快就征服了西班牙,而且還翻過了阿爾卑斯山長驅直入,侵略了意大利,又在斯瑞門湖一帶擊敗了羅馬軍隊,此時,人們都說費邊無能。但是這正是需要一個人自制的時刻,費邊立即決定采取“拖延”的策略,決不輕易出征,而這一舉動又為他帶來了“拖延者”的惡名。當時,意大利最富有的南部地區因為戰爭而荒蕪了,但是他不會被挑釁激怒而魯莽行動。隨后,他又策略地前進或者撤退,運用一系列技巧性的轉移與敵人周旋,他的這一舉動令他的對手怒火中燒,因為他們根本無法將費邊的軍隊吸引到易于攻擊的戰場上來,而漢尼拔的軍隊的每一個小錯誤或疏忽都會給費邊以可乘之機。
費邊的軍隊在山間迂回移動,而漢尼拔軍隊的戰馬卻在山間寸步難行,起不了什么作用,而且就在此時,費邊的軍隊果斷地切斷了敵人的供給。除了正面交鋒以外,他采用一切有利的手段來不停地搔擾對手。費邊不改初衷地執行著自己的計劃,他并沒有考慮他的謹慎小心會在羅馬造成怎樣的誤解,他的這一舉動充分體現了他與眾不同的自制能力。而羅馬人對費邊的誤解卻越來越深,有人甚至懷疑費邊是借此來故意延長自己司令官的任期。在當時,漢尼拔是意大利極少數了解費邊的人。羅馬人習慣于進攻,而費邊的用兵之道卻與此相反,這一點對于羅馬人來說是完全陌生的,因此,對費邊的策略心懷不滿的羅馬人越來越多。一次,米魯斯帶領羅馬軍隊取得了一個小小的勝利,于是費邊就分給他一半的軍隊。由于米魯斯過分自信,而導致輕敵,結果幾乎全軍覆沒,最后還是費邊的軍隊增援了他,使他走出了困境。6個月后,費邊的任期到了,他在卸任時一再叮囑新的司令官不要主動進攻,但是人們卻毫不在意費邊的忠告,結果在愷撒一役中,羅馬軍隊損失慘重,被打得潰不成軍,元老院的議員被殺死了八十幾名,而羅馬士兵也死傷無數,此時的羅馬軍隊失去了往日的輝煌,軍心動搖,元氣大傷。實踐證明,費邊的自制策略是正確的,但是此刻費邊并沒有嘲笑自己的競爭者。此后,費邊又恢復原職,繼續隨米魯斯指揮羅馬軍隊,他們二人又被人們稱為“共和國的盾和劍”。正是費邊主義在關鍵的時刻拯救了偉大的羅馬。
人們應該學會自我克制,對于這一點,許多名人寫下不少不朽文字來勸戒人們。詹姆士·博爾頓這樣寫道:“一個家庭、一個鄰居或一個國家的怒火會因一句不經意的話語被點燃,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由于言語而引起的訴訟和戰爭不在少數。”喬治·艾略特則說:“婦女們如果能忍著那些對她們沒有任何用處的話不說,那么,她們中的大多數人就能夠避免悲傷。”
赫胥黎曾經這樣寫道:“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接受過很好的訓練,而且有堅定的毅力,應意志力的要求,他的身體非常愿意竭盡所能去完成任何工作。他有聰慧的頭腦、清晰的邏輯,而且身體的所有機能和力量就如同機車一樣,能夠根據精神的命令時刻準備接受任何工作,不管是多么精細的活,還是多么繁重的體力活,這樣的人才是我們的社會所需要的。”
如果人們僅僅是面對重大過失的誘惑,那么他們也許會過得很好,但是,如果人們每天都與細微的過失糾纏不休,那么他們一定會一敗涂地。”這是里奇特爾的至理名言,他的告誡至今仍然廣泛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