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守渾噩而黜聰明,留些正氣還天地;寧謝紛華而甘澹泊,遺個清名在乾坤。
降魔者先降其心,心伏則群魔退聽;馭衡者先馭其氣,氣平則外橫不侵。
教子弟如養閨女,最要嚴出入、謹交游。若一接近匪人,是清凈田中下一不凈的種子,便終身難植嘉禾矣。
欲路上事,毋樂其便而姑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萬仞;理路上事,毋憚其難而稍為退步,一退步便遠隔千山。
念頭濃者,自待厚,待人亦厚,處處皆厚;念頭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薄。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濃艷,亦不宜太枯寂。
新讀
人寧愿保持淳樸的本性而摒棄后天的聰明,才能留一點正氣給大自然;人寧愿拋棄榮華富貴而過恬靜的生活,才能留一個純潔高尚的美名給天地。
制服邪惡必須先制服自己內心的邪惡,這樣其他邪惡都不起作用。控制橫逆事件,必須先控制容易浮動的情緒,這樣所有外來的橫逆之事自然不會侵入。
教導子弟要像養育女孩,必須嚴格管束她們的出入和交往的朋友。如果不謹慎結交了壞人,就像在良田之中播下了壞的種子,從此這個孩子就一輩子沒出息了。
不要因為能從欲念中得到快樂就接觸,一旦接觸,便如同墮入萬丈深淵;求學識理,不要害怕難做而畏懼退縮,一旦退步,就像遠隔千山萬水了。
待人接物觀念較濃厚的人,對自己寬厚,待別人也應寬厚,處處都應顯得寬厚;觀念淡薄的,對自己冷淡,待別人也冷淡,事事都顯得冷淡。因此君子平常的嗜好,既不可興趣太濃厚,也不可太淡漠。
故事
狄仁杰智教少婦
唐朝宰相狄仁杰年輕時,相貌英偉。他在赴京應考途中投宿旅店,一位美艷少婦來到他房里。原來這位美艷少婦是旅店主人的媳婦,結婚不久,丈夫去世,白天見狄仁杰俊秀非凡,晚間以借火為由向狄仁杰調情。
狄仁杰知道她的來意,卻絲毫不動心,而是友善地說:“見你如此艷麗動人,使我回憶起一位老和尚的話。”
少婦好奇地追問是什么話,狄仁杰借機開導她說:“赴京前在寺中寄居讀書,寺中老和尚曾經警戒我說:‘當你見到美貌艷姿時,如果將美女想象為吸血的狐貍精、毒蛇鬼怪,想象人臨死的時候,面目青黑,七孔抽搐那樣的丑惡難看,倘若能這樣設想,你就會靜止得如清涼的寒冰了。’老和尚的教誨,我一直謹記于心。你能夠勵志守節,乃難能可貴,切勿因一時沖動,而敗壞你的名節,況且你上有年老的公婆,下有年幼的兒子,都需要你一人承擔照顧。”
少婦聽了狄仁杰這番話之后,感動得淚流滿面,拜謝說:“感謝恩公大德,不但保全我的貞節,從今以后,我一定心如止水,堅守婦節,以報恩公今日教誨。”然后再三拜謝而別。
后來這位少婦,堅守婦節,而顯名鄰里,為人稱頌。狄仁杰赴京應考,高中狀元,官至宰相,輔助唐朝安邦定國,愛民如子,銷毀淫書,提倡倫理道德,成為歷史上著名的宰相,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