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登高之危 向明太露
- 菜根譚新讀
- 胡元斌 郭艷紅編著
- 938字
- 2021-05-25 14:35:12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為危,處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露,守靜而后知好動之過勞,養默而后知多言之為躁。
放得功名富貴之心下,便可脫凡;放得道德仁義之心下,才可入圣。
利欲未盡害心,意見乃害心之蟊賊;聲色未必障道,聰明乃障道之藩屏。
人情反復,世路崎嶇。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處,務加讓三分之功。
待小人不難于嚴,而難于不惡;待君子不難于恭,而難于有禮。
新讀
先站在低處然后才明白攀高處的危險性;先待在陰涼處然后才清楚過分光亮的地方刺眼睛;先保持寧靜心然后才明白喜歡活動的人太辛苦;先保持沉默心性然后才明白說話多了很煩躁。
一個人能丟開功名富貴、權勢思想的左右,就可超越庸俗的塵世雜念;一個人不受仁義道德等教條的束縛,就可以進入超凡絕俗的圣賢境界。
名利不一定會傷害心性,只有偏私和邪妄才是殘害心性的毒蟲;歌舞女色不一定都會妨礙人的品德,只有自作聰明的人才是破壞道德的最大障礙。
人情冷暖是變化無常的,人生道路是崎嶇不平的。當遇到走不了的路時,必須明白退一步的做人方法;事業一帆風順時,要有把好處讓三分給他人的胸襟。
對待品行不端的人,嚴厲地指責他的不正派行為并不困難,難的是僅憎恨其不正派的行為而不憎恨這種人;對待有修養的君子,難的不是謙遜恭敬,而是既要謙遜恭敬,又不失禮節。
故事
宋太祖以愚困智
徐鉉,北宋文學家、書法家。字鼎臣,廣陵人。一次,江南選派徐鉉進京朝貢。按照慣例,朝廷要派一位陪同人員做押伴使。
朝中眾人都因沒徐鉉的學問大,怕被他恥笑而不敢與他前往,宰相也感到有些棘手,只得奏請宋太祖定奪。
宋太祖學想了想,就傳旨讓大臣呈上一份不識字的殿侍人員名單。宋太祖看了一眼名單,用筆隨便一點說:“此人可以。”
眾大臣頗感疑惑,皇上怎么會派一個如此愚笨的人去陪同滿腹經綸的徐鉉呢?
被點名的殿侍還沒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稀里糊涂地派到了江南。這位殿侍陪同徐鉉上路后,從渡江開始,徐鉉便妙語連珠、語驚四座,令同船的人嘆服不已,唯獨與陪同他的這位殿侍默不作聲,除了點頭稱是,其他時候都是一言不發。
徐鉉也頗覺奇怪,不知這人學問深淺,便饒有興趣地與他攀談,賣弄自己的學問,滿以為這樣會使對方自慚形穢。誰知殿侍仍舊點頭稱是,既不發表意見,也不回答問題。這樣一連幾天,徐鉉深感無趣,傲氣漸失,乖乖地隨同殿待來到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