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的管教:將親子沖突變為合作的7種技巧
- (美)貝基·A.貝利
- 1140字
- 2021-05-13 17:19:22
說說“要是……”
本書將指引你踏上一段會改變你和孩子的旅程。我們大多數人都害怕改變,我們的恐懼與疑慮相伴相生。“要是我說了這些話,但是沒有絲毫作用呢?”“要是我按照你的建議做了,但是孩子仍不聽話呢?”
諷刺的是,這些恐懼反映了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所經歷的以害怕為基礎的管教方式。我們之中的許多人害怕嘗試新技巧,因為我們懼怕犯錯誤。雖然完全是出于好意,但父母在無意識中通過讓我們感覺不快來試圖改善我們的行為。我們接收到的信息是:錯誤意味著有缺點,是一種未能通過預先考慮來預防的能力不足。為了避免這些感覺,我們許多人繼續抗拒改變,而不是迎接改變。然而,作為父母要想成長,成為更稱職的父母,改變是必然之路。為了迎接改變,我們必須對讓我們陷入困境、停滯不前的“要是”的力量有所意識。
比如我在向你解釋如何更換輪胎。我會告訴你當車輛在行駛中變得顛簸時,要把車停到應急車道上。“要是路上沒有應急車道呢?”你可能會問。我可能會回答:“那么就把車停到草地上。”“要是草地泥濘不堪呢?那么我可能會和癟掉的車胎一起被困在爛泥里。”我可能會建議你招手攔下路過的車,找人幫你。“要是我攔下的司機是個強奸犯呢?”這種對話有可能冗長乏味地繼續下去,而最初的目標(學習更換輪胎)已被忘在腦后。你的擔心害怕可能會讓你學不成一項有價值的技能。當你用躲避改變來避免犯錯的時候,你是在躲避生活。而且這種躲避反映了你在孩童時期是如何受管教的。為了改變,你必須沖破害怕的心理。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如果你的心中升起疑慮,那么遵從以下步驟:
·深吸一口氣,把身體放松。這會使你腦中舊有的想法消解。為了開始治愈的旅程,你必須消除“你不夠好”的信息。放松身體對此很有幫助。
·對你的焦慮有所意識。一旦你聽到自己說“要是這樣……”或者“要是那樣……”,就是讓自己感受焦慮的情緒。告訴自己:“我感到焦慮,但是我很安全,而且我能控制我的想法。一切都很好。”然后留意接下來的想法。下面是如何應對焦慮的示例。你攻擊人嗎?(“這太愚蠢了。作者什么也不懂。”)你記得以前的問題嗎?(“我上個星期試過這個了。”)你會杜撰將來的問題嗎?(“如果我在孩子身上嘗試這個,她會尖叫著跑開。”)你會在內心斥責自己嗎?(“我是世界上最差勁的家長。”)安靜地傾聽你內心的想法,對你焦慮的語言有所意識。呼吸,放松。
·做一個決定,你是想要讓焦慮控制你的生活并且阻礙你學習進步,還是想要自己來主宰。自問:“我愿意經受考驗,學習給生活帶來寧靜和喜悅的新技巧嗎?”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請繼續。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隨你,合上這本書。
·在你遇到“要是……”的情況時,記下來,寫在本書后面的附頁上。如果在讀完本書后你的“要是……”還沒解決,那么聯系我。如果我能幫得上忙,我會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