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有過則改善莫大焉

  • 茶余酒后話古訓
  • 李業陶
  • 1395字
  • 2021-05-08 17:58:27

有過則改的道理我本來就懂,最近讀古人之訓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北宋哲學家、易學家邵雍在家訓中說:“有過不能改,知賢不得親。雖生人世上,未得謂之人。”他說,善惡沒有別的標準,就是在于有過能不能改,知賢肯不肯親,是小人還是君子也可以在這中間區分開來。如果有過能改仍不失為君子,如果執迷不悟又時而反復,終會成為小人。良藥有成效才會有利于把病治好,白玉沒有斑點才稱為稀世珍寶。欲成為有用之才,必須加以雕刻琢磨,有了過失為何不悔過自新呢?

人的一生是學而知之的,這個學包括從書本、從理論上學,通過讀書明理,借鑒他人的知識,涵養品德、增長才智;也包括從社會實踐中學,通過自己的切身感悟,吸取經驗教訓,逐步完善自己。有過則改便是一個人在生活歷練中提高自身素質的過程。

三十年前,我兩位同鄉的孩子受別人教唆,偷拿了家里的錢出走,幾天后花光錢才回來。應該說這兩孩子初犯錯誤是一樣的,但是,此后一個孩子接受教訓,遠離惡人,讀書、就業、娶妻生子,過上了正常人生活;而另一個從此踏入泥潭,偷盜、搶劫、強奸,最后發展到殺人,未及而立之年便結束了人生旅途。

同樣的遇人不淑、誤入歧途,一個幡然悔悟,一個執迷不悟,前途命運截然不同,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例屢見不鮮。

有過則改,前提是知,也就是要知道自己有過。“人貴有自知之明”,所謂自知,不但要知道自己的長處、成就,更要能看到自己的短處,承認自己的弱點、缺點和錯誤。這需要通過學習提高自己,具備明辨是非的基本能力。還要有寬廣胸懷,有容人之量,聽得進批評意見,甚至主動“求醫問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尤其不能文過飾非,明明錯了還想千方百計掩蓋起來,如此諱疾忌醫的結果只能是錯上加錯。

有過則改,關鍵在改。“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過而不改,是謂過矣。”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錯了而不改正,這便真叫錯誤了。所以,敢于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并進行改正,這是一種勇氣和美德,也是不斷地完善自我、取得進步的階梯。因此,古人將“遷善改過”提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高度。

有過則改,必須要有改的動力,這個動力便是人生目標。倘若一個人的人生觀出了問題,來到這個世上僅僅就是為了活著,沒有前進方向,沒有道德標準,甚至把人生目標定位于一己私利,那么即使知道自己有過,也很可能拒不改正。記得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形容招弟的墮落,如同掉進豬圈不肯出來,這樣知過拒改的人,便誠如邵雍所說“未得謂之人”。

我國古代有很多知錯必改的故事。老將廉頗負荊請罪,演繹名垂千史的將相和佳話;唐太宗聽信諍言相勸停修洛陽宮,體恤民情,開創大唐盛世;孔夫子采納漁翁意見改詩,悟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大道理;孟子接受母親批評,承認錯誤不再休妻,潛心修養終成大儒……

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在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和建設現代化社會主義的征程中,也曾經走過這樣那樣的彎路,但是,由于有唯物主義理論指導,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共產黨人不懼怕錯誤和挫折,勇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不斷糾正思想路線錯誤,使革命事業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共產黨是有錯必改的典范。

有過則改善莫大,“最好的好人,都是犯過錯誤的過來人。”有過則改是一種胸懷、一種修養,為人處世就應該有過則改。為了這樣的目的,還需要肯于學習,改造思想,提升精神境界,做一個有道德、有理想、有理智的明白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章县| 胶州市| 老河口市| 高唐县| 军事| 永新县| 宁陕县| 淮阳县| 永善县| 萨迦县| 宣化县| 绥滨县| 色达县| 定日县| 吴忠市| 杭锦旗| 宝应县| 大田县| 隆安县| 灵川县| 固镇县| 桐柏县| 宝丰县| 鄂尔多斯市| 黄山市| 米脂县| 宁德市| 宁河县| 稻城县| 溧水县| 浮山县| 湟源县| 诏安县| 昭觉县| 洪泽县| 信阳市| 阿拉善左旗| 师宗县| 定州市| 商城县| 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