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入”商界烏托邦
在上一章中,我跟你提過一些瘋狂的信息,比如我的白手起家史,我在自家地下室開始經營生意,在沒有聘請員工,沒有實體店,沒有庫存,只有一臺能夠上網的電腦的情況下,我最終在一周內賺到了106 00美元。
然后我又告訴你,我如何教一個朋友掌握了產品發售公式,他在24小時之內賺了1 080 000美元,而且幾乎也是在沒有聘請員工、沒有辦公室的情況下。緊接著,我見縫插針地敘述了我的業務增長情況,即在1小時內銷售額飆至100萬美元。這時候,我還是在家辦公,而且完全憑感覺做事。
此后,我闡述了我的學員和客戶如何在不同類型的市場發售價值超過5億美元的產品。他們經營著各類產品,而且大多數人擁有的不過都是些小型甚至微型企業,他們也幾乎沒有產生任何管理費用。剛才我還和你分享了約翰·加拉赫的故事,他在家庭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創業,如今收入已經達到了六位數。
其實我擔心這些不可思議的業績會誤導你。我知道,當你剛開始創業時,很難想象有一天會取得如此驕人的業績,但請記住兩件事:第一,這些數字都是真實的;第二,在創業的時候,我的確還是只菜鳥,約翰·加拉赫和我的大部分學員也是如此。
如果你現在的情況和我當初一樣,那你的開局肯定也不太順利,也沒能在第一次發售產品時就狂賺100萬美元,因為這種概率比中彩票還低。然而,盡管狂賺100萬美元的狀況不太可能在創業期發生,但你還是要知道一點:你絕對可以像我一樣白手起家,迅速拓展業務并令銷售額飆升。
我將會逐步向你講解產品發售公式的各個環節,并告訴你如何做好各個環節的工作,但在此之前,我要帶你進入商業世界的“烏托邦”。在這里,普通人也可以做出非凡的成績,無名小卒也有能力迅速拓展業務,而且幾乎不必進行任何前期投資。
在商業世界,確實存在著一個鮮為人知的烏托邦。這是一個由許多性格鮮明的人物組成的真實世界,這個世界中流傳著許多一貧如洗的人搖身一變成為百萬富翁的傳奇故事,而且這里充滿了致富良機。
在這個烏托邦,你可以通過互聯網創業。只要你有足夠的創意,就可以在幾天之內自立門戶,而且幾乎不用投入任何資金。
在這個世界,你完全可以在家辦公,且手下不需要太多員工,甚至根本不需要員工,而你的小作坊將很快成為收入百萬的企業。
在這個世界,你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約束,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方式管理企業。如果你喜歡,你也可以把公司搬到夏威夷,或者像我一樣,把公司搬到科羅拉多州的群山之間。
在這個世界,創業無需投入大筆資金。你不需要任何融資就可以“引導”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在這個世界,付出與收入是不成正比的,因為業務量的增長并不取決于你投入了多少時間。也就是說,你可以打破以往的模式,不投入大量的寶貴時間也能換取巨額財富,你的收入增長就是桿杠式的。在這個世界里,99%的普通人都能變成富翁。
這個世界適合微型創業者開展直銷業務。我很幸運,早在1996年互聯網在線業務的成形期,就誤打誤撞地進入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改變了我的人生,而我也目睹它改變了成千上萬人的生活。它的發展和演變是一個傳奇的故事,可能某天我會寫一本書專門講述這個故事,因為很少人擁有像我一樣的經歷。但目前,我要先帶你進入這個世界,讓你完全理解產品發售公式,并知道如何將它運用在你的業務和生活中,從而充分發揮它的作用。
毋庸置疑,無論你從事什么類型的業務、企業規模有多大,或者正夢想著進入一個新行業,這個烏托邦都能給你想要的東西。
遙想當年我開始創業的時候,互聯網正呈幾何式擴張,用戶規模逐月暴增,“互聯網”這個詞炙手可熱。似乎在一夜之間,大家都開始談論互聯網,但卻沒有人真正了解這個新事物,更別說利用互聯網做生意了。稍有生意頭腦的人都會問這個問題:“這玩意兒能幫我賺錢嗎?”
大型公司一般沒有利用互聯網做生意的計劃。從很大程度上,互聯網營造出的不是一個正常的商業環境,而更像拓荒時期的美國大西部。大型公司不太可能進入這種不成熟的領域,反而是許多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適合在這里茁壯成長(我所說的“小人物”不限男女,因為許多初創企業都是由女性經營的),而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互聯網為“小人物”們提供了極佳的創業機會。創辦互聯網企業成本不高,也沒有固定的上班時間(因為網站總是一直在線),更不需要實體辦公場所。此外,這個行業既不存在根深蒂固的競爭,也沒有成熟而嚴苛的規章制度,創業者還可以輕易接觸到全球市場,而且互聯網正飛速發展著。
這類互聯網企業專注于提供兩類信息:一類是關于如何解決問題的信息,例如學習彈吉他或安裝房屋的吊頂裝飾條;另一類則是提供娛樂內容,例如笑話段子、創意照片、網絡游戲等。
我在1996年創業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家盈利的在線企業,但我猜測數量肯定不多,或許只有幾十家,也可能有幾百家,但不管怎么說,行業規模都不大。然而,這個行業或者說群體最終得以迅速擴張,是因為人們發現創辦一家互聯網企業是多么快速和簡便。互聯網行業并沒有推翻傳統的創業法則,也就是說大部分初創企業都沒能長存下去。不過,由于初創企業的基數龐大,所以存活下來的企業也不在少數。
這些幸存者后來成為互聯網世界的先驅者。比如,當年杰夫·貝佐斯打算以聯營方式創建亞馬遜時,專門制定了一份討論名單,而我正是名單上的一員。往事如昨,歷歷在目。
這就是互聯網商業世界的原始形態,也正是在這個世界里,我發明了后來家喻戶曉的產品發售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