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北(互聯網+變革版)
- (美)比爾·喬治
- 3175字
- 2021-05-11 11:02:57
霍華德·舒爾茨:讓每一名員工獲得尊嚴和滿足
舒爾茨發誓:如果有機會,他一定會改變這一切。他夢想著能夠建立一家善待所有員工、為員工提供醫療福利保障的公司。雖然當時他根本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成為一家擁有14萬名員工、業務遍及全球11萬家店面的公司的總裁。就這樣,舒爾茨的個人經歷激勵他創辦了星巴克,并將其發展成為全球頂級的咖啡連鎖公司。在擔任這家公司CEO的13年之后,他將大權交給了自己的繼任者,但仍然擔任董事會主席。
童年的經歷讓舒爾茨把星巴克變成了美國第一家為所有每周工作20小時以上的員工提供醫療保險的公司。“這一決定完全來自于我童年的經歷,我的父親先后做過30份藍領工作,可他最終卻失去了工作,在他所供職的公司里,沒有受過教育的人根本沒有任何機會。”舒爾茨說道。
那件事情直接影響了星巴克今天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我想要創辦一家我父親當年沒能遇上的公司,在這家公司,每個人都會得到尊重和重視,無論你來自哪里,你的皮膚是什么顏色,你的教育水平如何。
為所有員工提供醫療保險從根本上提高了星巴克的品牌價值,使得員工們對公司形成了強烈的信任感。我們要建立一家能夠將股東價值跟員工價值直接相連的公司。
跟許多出身貧寒的成功人士不同,舒爾茨從來不避諱談論自己的出身。他認為恰恰是這段人生經歷給了自己足夠的動力來取得成功,而他的成功是美國歷史上近25年來最大的商業成功之一。但你必須認真思考之后才能真正理解這些經歷對他的意義,因為和所有人一樣,他也必須面對這些經歷所帶來的恐懼和陰影。
在布魯克林的經歷已經深深刻進了舒爾茨的生命中。當他帶著女兒前往自己從小生活的地方時,女兒吃驚地說道:“我真不知道你是如何長成正常人的?”但同時也正是這段經歷讓舒爾茨學會了跟所有人建立友好關系。他說話的時候帶有一些輕微的布魯克林口音,他會在附近熟悉的小館子里吃意大利面,他很喜歡穿牛仔褲,他尊重所有人。他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出身,更不會被財富沖昏頭腦:“我的身邊都是一些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人,他們忙于應付各種賬單,總是感到生活沒有任何希望,永遠沒有機會休息。這些經歷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永遠不會。”
他的母親告訴他:在美國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從我開始記事的時候,母親就反復地告訴我這句話。這成了她的座右銘。”但父親的經歷對舒爾茨的影響卻截然相反。父親當過卡車司機、出租車司機和工人。為了維持家庭的開銷,他常常要同時做兩三份工作,但他每年的收入從來沒有超過2萬美元。舒爾茨親眼看著父親一邊抱怨自己沒有機會得到別人的尊重,一邊陷入崩潰。
十幾歲的時候,舒爾茨就感受到了父親的失敗所帶來的恥辱,所以他們兩個經常吵架。“我總是覺得父親不負責任,是個失敗者,”他回憶道,“我一直以為,只要努力,他應該做得更好。”舒爾茨決定改變自己的命運。“我的動力部分來自于對失敗的恐懼。我太了解失敗的可怕了。”
幼年的經歷讓舒爾茨下定決心取得成功。他最初喜歡上了運動,“在運動場上的時候,人們不會知道我是個窮人家的孩子。”憑著高中校隊明星四分衛的頭銜,他拿到了北密歇根大學(Northern Michigan University)的獎學金,也是舒爾茨家族第一位拿到大學學位的人。從那以后,他的這種強烈的競爭意識從來都沒有減弱過:只是從橄欖球轉到商業而已。
大學畢業后,舒爾茨加入了施樂公司,但很快就感覺到那里的環境過于僵化,自己很難得到發展。就這樣,當其他人在施樂平步青云的時候,舒爾茨卻迫切渴望去追尋自己的道路。“我必須找到一個能夠讓我做回自己的地方。”他說道。
在這個問題上,我絕對不會妥協。你必須有足夠的勇氣去選擇一條不同尋常的道路。你不能用當時的情境來決定自己的生活,沒有找到自己之前,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在人生之路上會有什么發現。我的經歷影響了我的人生,塑造了我的領導風格。
舒爾茨隨后開始銷售咖啡過濾器,并在西雅圖的派克市場上第一次接觸到了星巴克咖啡。“我像發現了新大陸。”他說道。他積極地申請加入這家公司,成了它的運營和營銷主管。
在一次去意大利采購時,舒爾茨注意到米蘭的咖啡吧在當地客戶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非常獨特的角色。回到西雅圖之后,舒爾茨決定自己創辦公司,并很快在西雅圖連開了三家咖啡店。在聽說可以收購星巴克的消息之后,舒爾茨立刻開始從私人投資者那里募集資金。可就在收購進行到最后階段時,舒爾茨遇到了自己職業生涯中最大的挑戰——他的一位投資商表示要自己收購這家公司。“我擔心其他有影響力的投資者都會轉向他那邊,”他回憶道,“于是我開始向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的父親求助,我需要他的社會地位和信心,希望他能夠幫助我與那些西雅圖的商業巨頭抗衡。”
舒爾茨與那位揚言要自行收購星巴克的投資人進行了一場激烈的交鋒,后者宣稱:“如果不接受我的建議,你以后別想在這座城市混了。你一個子兒也別想籌到。你完蛋了。”談話結束時,舒爾茨眼里滿是淚水。在隨后的兩個星期里,他準備了一份新的籌資方案,籌集到了380萬美元,將星巴克從那位投資者手中拯救出來。
如果我接受了那位投資者的條件,我的夢想就會被奪走。
他可能會隨時解雇我,可能會破壞星巴克的氛圍和價值觀。
那么我所有的激情和責任都會消失一空。
舒爾茨生命中最難過的時候就是他父親去世的那天。當他向朋友聊起自己當初與父親之間的矛盾時,他的朋友說:“如果你的父親是一位成功人士,你可能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干勁十足了。”
父親去世后,舒爾茨對父親的看法開始有所改變。他逐漸發現了父親身上的一些優秀品質:為人誠實、對工作兢兢業業、對家庭負責等。他開始意識到,其實是父親所處的組織摧垮了他。“父親去世后,我意識到自己以前對他的看法是不公平的。他一直都沒有機會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和尊嚴。”
正因為這樣,舒爾茨開始把這股動力當成激勵自己的力量:他一定要創辦一家會讓自己的父親為在其中工作而感到自豪的公司。他支付給員工高于最低薪資要求的工資,提供大量的福利,并為所有的員工提供股票期權。通過這些方式,星巴克為員工們提供了舒爾茨的父親從來都沒有享受過的待遇。舒爾茨利用這些待遇來吸引和留住那些與星巴克價值觀相同的人才。結果,星巴克的員工流失率不到其他零售商的一半。
舒爾茨最大的天賦之一,就是他能夠和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很好地相處。他會在一些特殊場合講述自己的經歷和星巴克的故事,他每個星期都會視察20家以上的星巴克門店。他每天早晨5:30起床,通過電話與全球各地的星巴克職員交流。他說星巴克給了他一張“可以讓他任意揮灑的畫布”。
星巴克絕對是一家以人為本的公司,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圍繞著人性進行的。星巴克的特色就在于它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這也正是我們區別于競爭對手的地方。我們之所以能夠吸引全世界的客戶,是因為人們總是渴望能夠相互溝通,彼此真誠相待。無論你是中國人、日本人、西班牙人,還是希臘人,咖啡就是這種溝通的催化劑。我不知道是否是我的出身讓我愛上了這一行,或者說它給了我與其他人相互溝通的機會,但對于我來說,這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2000年,舒爾茨把公司大權交給了新CEO吉姆·唐納德(Jim Donald),不過仍擔任公司董事。2007年,他給唐納德寫了一封題為“星巴克體驗的商品化”的郵件,哀嘆星巴克的客戶體驗越來越商業化了。這封郵件被泄露給了媒體,在媒體、星巴克的顧客和員工之間掀起了軒然大波。
2008年1月,舒爾茨再次登上星巴克CEO之位,他燒的第一把火就是關閉所有美國分店,為員工做半天培訓,強調星巴克需要恢復其原有的品牌文化。星巴克自那以后所取得的驚人成績證明了舒爾茨的領導力起了作用。
事實上,像舒爾茨這樣,把自己的成功直接歸功于個人經歷的真誠領導者還有很多。大多數人都會與大腦里積極的和消極的想法做斗爭。我稱之為“決斗”,是一種對最成功的領導者都有影響的現象。
舒爾茨的積極思想讓他專注地追逐自己的夢想。雖然他一直都對父親的失敗深懷畏懼,但是他沒有讓負面的思想把自己拖下深淵,而是用積極的思想把星巴克帶向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