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裹著遮羞布的衛生巾

對于育齡婦女來說,晨間的衛生流程還有一個步驟。到了20世紀末,我們可以在商店的貨架上買到衛生巾。

針對那些太過羞澀,不敢堂而皇之走進商店購買衛生巾的人,商店甚至做起了郵寄訂單服務——將衛生巾包裹在不起眼的棕色袋子里,送到客戶的手中。這類產品的廣告也開始悄無聲息地出現在雜志上,被濃重的醫療說辭層層偽裝。水靈靈的護士,穿著漿過的制服,愉快地捧著一個素雅的小包裹,就好像那只是一貼創傷膏藥。到了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有一份刺繡雜志早期時登過一期廣告:一個不起眼的包裹上印有“索斯韋爾牌衛生巾”(Southwell's Sanitary Towels)的字樣。但在雜志的后期版本里,一只手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了畫面中,遮住了一部分文字,就只能看見“索斯維爾牌——巾”幾個字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連“衛生”兩個字都算是敏感詞。

圖6 較早的衛生巾廣告之一,1898年。

可以說,像衛生巾這樣的商業產品的出現是個巨大創新。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人能在大庭廣眾之下見到這么私人的東西。

然而,在維多利亞時代,有關衛生巾的文字信息和使用說明仍舊很罕見。即使女人之間也不太說得出口,當然更不會用文字表述出來。最客觀實用的描述來自于20世紀晚期的一位美國作家瑪麗·艾倫(Mary Allan)博士。她建議應該將兩根掛在肩膀上的帶子與衛生巾連接起來:先用帶子連接衛生巾的前部,在背后用紐扣系住后,再與衛生巾尾部相連。這樣,衛生巾就能通過紐扣固定在支撐帶上。她向讀者們建議道,衛生巾應該由一塊16英寸見方的棉柔材料制成:

從一端起大概3英寸處,每邊剪一道4英寸長的切口。把這個長條豎著往中間折疊,再把切口縫起來,這樣就成了一條中間有小口袋的帶子。邊緣卷邊縫合好。在每一邊的4英寸處折疊這條帶子,使之與切口一樣寬。然后橫著折疊,直到你可以將整塊布條收成一個厚度適中的長條。這樣做出來的衛生巾中間較厚,兩邊較薄,如此就可以利用支撐帶固定住了。

利用支撐帶固定衛生巾似乎是個不尋常的想法。雖然關于衛生巾和衛生條的文字記錄比較罕見,但仍有許多的衛生巾和支撐帶被保存了下來。作為具有女性特征的實用性物件,支撐帶安安靜靜地躺在妝奩里或者是在抽屜的最下面。衛生巾通常被掛在腰部附近,有些只不過是一條布袋,有些卻結實很多。最舒適的穿著方式是將它系在襯裙腰帶下方,類似于現代的吊帶絲襪。唯一不同的是,只有前后兩根支撐帶系著一條衛生巾,而不是四根帶子連著兩只長襪。

我從沒真正見到過艾倫博士那種中間厚兩頭薄的精巧折疊衛生巾,但我認為她的這一想法聽起來很是巧妙。保留至今的衛生巾大部分都是超薄的棉布帶,一頭開著口,便于向里填充吸收性材料。一般而言,這種布帶的每條邊都有一根帶子,方便纏在腰帶上固定住。用過之后,布袋會被洗干凈,但里面的填充材料可不用洗。對許多人來說,用過一次的填充材料就像破抹布,可以立刻扔掉,只有在物資緊缺、條件艱苦的時候,人們才會將之洗干凈,重復使用。也有人用天然材料,比如苔蘚。艾倫博士設計的衛生巾沒有小口袋,因為它本身就被設計成了一塊掛在支撐帶上的吸收性材料。它被交叉著的支撐帶固定住,中間厚厚的部分就等同于填充主體。有可能在美國,衛生巾就長這樣,因為我見過的留存品都來自英國本土。

我自己嘗試用過這樣的布帶。從舒適性和有效性上來說,它跟我們現在使用的衛生用品差距不大。雖然維多利亞時代的衛生巾確實會有滲漏的情況,但現在的衛生巾同樣也有。不過,從兩個方面而言,維多利亞時代的衛生巾和現代替代產品有著顯而易見的差距。首先,前者通過支撐帶懸掛、固定著。雖然往后的一個世紀,女性們慢慢開始接受像內褲一樣穿著的新型衛生巾,但直到1900年,當大部分女性開始為之著迷時,卻發現這東西沒法用。1900年的女式短襯褲相當肥大,有一雙寬松的燈籠褲腿。那是因為布料沒有彈性,所以為了活動方便,必須做成肥大寬松的款式,但這也意味著它沒辦法把任何東西束縛在身體上。而1880年之前的內褲更不支持使用這類衛生用品,因為那時流行開衩的內褲,褲腰下就只有兩條褲管。可衛生巾得靠點什么撐著才行。所以這個方法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才真正投入使用。

維多利亞時代的衛生巾與現代衛生巾的第二個不同點主要在于前者可以重復使用。從個人經驗來說,我覺得這個不尋常的想法比較可取。我們現在已經習慣了衛生用品用完就扔,以至于會覺得洗這種東西是件惡心的事。但比起尿布,洗衛生巾肯定就不算什么了。洗尿布的時候,得用一個帶蓋的桶裝著冰冷的鹽水;接著得把弄臟的棉麻布料扔在桶里浸泡,大部分惡心的污漬都需要經過浸泡來處理;之后人們要做的是倒掉臟水,再沖洗一遍。由于之前經歷了復雜的工序,所以最后當你搓洗時,它們已經差不多干凈了。

基本的衛生工作處理完畢,是時候穿件衣服了。


(1) 1英尺約為30.48厘米。——譯者注

(2) 1立方英尺約為0.0283立方米。——譯者注

(3) 英制重量單位,1盎司約為28.35克。——譯者注

(4) 英美制重量單位,1磅約為0.4536千克。——譯者注

(5) 古代西方的重量單位,古希臘時期1德拉克馬約重4.37克。——譯者注

(6) 又名末藥,為橄欖科植物地丁樹或哈地丁樹的干燥樹脂。主產于非洲索馬里、埃塞俄比亞以及印度等地。——譯者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冈县| 清苑县| 五原县| 苏尼特左旗| 丘北县| 阆中市| 永州市| 宜丰县| 朝阳市| 澎湖县| 清新县| 霍林郭勒市| 太谷县| 巴马| 金堂县| 洛宁县| 扶余县| 贵定县| 修水县| 班戈县| 定南县| 酉阳| 武平县| 罗江县| 绥德县| 三门县| 大邑县| 霍山县| 安吉县| 郸城县| 南郑县| 西乡县| 蓬安县| 修武县| 湄潭县| 河源市| 合山市| 台山市| 咸丰县| 社旗县| 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