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沙僧是個聰明人:做好自己照樣能成功
書名: 向《西游記》取心靈成長經作者名: 韋志中本章字數: 3563字更新時間: 2021-05-06 17:00:34
一、沙僧是個有大智慧的人
在西行取經的道路上,孫悟空無所不能,敢愛敢恨,讓人羨慕;豬八戒貪吃好睡,滑稽可愛,讓人喜歡;唐僧一心向佛,不沾女色,讓人欽佩;就連白龍馬也因為形象俊美,不辭勞苦,讓人贊揚。但是對于沙僧,人們卻沒有太多的印象。
網上甚至流傳這樣的段子,來取笑沙僧。說沙僧最愛說四句話,第一句: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第二句:二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第三句:大師兄!二師兄被妖怪抓走了!第四句:大師兄!師傅和二師兄都被妖怪抓走了!
雖然這有惡搞沙僧的嫌疑,但也能看出來,人們對沙僧的定位就是一個沒本事,只會跑腿和挑擔子的人,就算取經團隊中沒有他,好像也不會有什么大礙。
但是,在我看來,沙僧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他是大智若愚。
二、照顧師父,無微不至
對于照顧師父和挑擔子這種工作,很多人表示看不起,觀音的指示是讓沙僧給唐僧當徒弟,一路降妖除魔,保護他去西天取經,可沙僧卻做起了給唐僧當保姆的工作,這也太會偷懶的吧!
但在這里我要給沙僧正名。我們首先來看看取經團隊中都有什么人呢?孫悟空一看到妖怪,啥都不顧了;豬八戒一看到美女,魂都沒有了;師父唐三藏呢?空有一副好身板,卻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且一看到強盜猛獸,就會嚇得半死。這么讓人不省心的師父,沒個職業保姆能行嗎?
但問題是誰適合做這個保姆呢?齊天大圣美猴王,還是別想了!好吃懶做豬八戒,還是算了吧!那就只能是本本分分沙和尚了。
對于照顧師父,沙僧可是相當地細心了。唐僧師徒每到一個地方,沙僧都是擺放行李,安頓馬匹和師父后,才考慮自己的歇息問題。盡管這些事情煩瑣,但沙僧做得井井有條,從未出現疏忽和紕露。
下面這個細節,足以說明沙僧對師父的關心細致入微。在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訴苦,假猴王水簾洞謄文”中,當沙僧和八戒化齋回來,看到師父被假悟空打暈,昏倒在地時,沙僧是啥反應呢?他先將師父扶正,用自己的臉貼著師父的臉,給師父溫熱,還禁不住哭出聲來:“苦命的師父!”可能師父也感受到了徒弟的傷心,不一會兒鼻中就噴出熱氣,胸前也溫暖起來了。這里,沙僧對師父的關心,顯得那么真實和細膩,一點都不做作。
所以,讓沙僧干后勤保障工作,那是再合適不過了。也許是因為沙僧曾在天宮做過卷簾大將的緣故,取經路上的沙僧成為唐僧的貼身侍衛,不是沒有道理的。
三、堅守陣地還是辟疆擴土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想知道得更多,都想學得更廣。就像馮鞏在小品《笑談人生》中說的那樣:“(想讓人感覺到)相聲界我影視演得最好,演員界我導演導得最棒,導演界我編劇編得最巧,編劇界我相聲說得最逗。這年頭就得玩兒個綜合實力。”
是呀,這年頭就是追求綜合實力。唱歌的人開始演電視劇,演電影的人開始做導演。不僅娛樂圈如此,電商們也開始進行爭奪賽了。聯想從電腦擴展到手機,京東從電器邁進網約車,馬云從淘寶走向支付寶,騰訊從QQ聊天到網絡游戲,這一切似乎都在告訴我們:你不辟疆擴土,就只有被淘汰的份兒!
那我們到底是應該堅守陣地還是辟疆擴土呢?你有多大的力,就使多大的勁。我們的精力有限,體力也有限。與其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如專攻自己擅長的領域。
如果我們讓沙和尚去打怪,會有什么結果呢?可能還沒打幾下沙和尚就被妖怪捉走了(小說里也有這種情節),他連自己都保不住還談什么保護師父!如果讓沙和尚像八戒一樣滑稽可愛,好聽話、客氣話一籮筐,那誰去照顧師父呢!所以,做好自己,堅守陣地,有時候比辟疆擴土來得有價值。
四、暗中觀察,揚長避短
除了照顧師父無微不至外,沙僧揚長避短的功夫也是非常了得的。
還記得沙僧第一次隆重亮相嗎?那是在“八戒大戰流沙河”的環節。此時的沙僧還是個吃人的妖怪,所以我們就暫且叫他水怪吧。水怪一陣旋風,直奔唐僧而來,幸好悟空反應快,唐僧才免了一遭。
在流沙河岸上,八戒使出吃奶的勁兒與沙僧大戰二十回合,仍是不分勝負。一旁好斗的悟空看到這個場面,就按捺不住性子了,直接提起棒子就朝沙僧頭上打去,誰知沙僧一個轉身,撲通一聲,鉆進水里了,直接讓悟空撲了個空。
同實力相差無幾的八戒,他敢大打出手;見到實力遠高于自己的悟空,卻立即躲避。我雖陸上功夫不如你們,但水上功夫比你們強。打不過你們,我就直接躲到水里,你們又能奈我何!就算你們在岸上怎么罵我,我都裝作聽不著,你們能拿我怎么辦!沙僧的這一舉動,讓實力超強的悟空一點辦法也沒有。
沙僧不僅了解自己的長短處,而且也可以辯證地分析他人身上的長短處。還記得孫悟空與紅孩兒的那次戰斗嗎?悟空起先是占了上風的,要不是后來紅孩兒吐火,悟空肯定就贏了。敗下陣來后,悟空心里很不爽,一味地把氣撒在八戒身上,只因八戒臨陣逃脫,不顧悟空死活。和八戒置完氣后,兩人就開始討論起紅孩兒的手段和火毒來。這期間沙僧一句話也沒說,只是靠著松根,呆笑著。
悟空很疑惑,我和八戒討論,沙師弟卻在笑個不停,難道他有對付紅孩兒的方法?于是悟空就詢問沙僧,沙僧卻說:“我也沒什么手段,也不能降妖,但你們倆也是忙暈了頭了。”悟空進而問何故,沙僧說:“那妖精手段不如你,槍法不如你,只是多了些火勢,故不能取勝。若依小弟之見,以相生相克拿他,有甚難處?”
是呀,手段、槍法是悟空的長處,但在紅孩兒的火陣面前卻失去了優勢。火自古要水來滅,在火面前,水就是長處了。有了沙僧的提醒后,悟空立馬就去找東海龍王借水去了。
雖說沙僧在取經團隊中,一直屬于不討好的角色,但在關鍵時刻,他能夠分清敵我形勢,幫助悟空認清敵我長短處,靈活應對戰斗,也不失為一個好幫手。
五、做好自己照樣能成功
沙僧并不是不想沖鋒陷陣,而是他對自己的戰斗力有清晰的認識。沙僧自知兩位師兄的本領都在自己之上,所以在打怪這種事上,他能出力的地方的確不多,于是就安心地做起后勤保障來了。
當然沙僧在做后勤保障時,也時時盡心盡責。他不但負責師父的起居,而且在師兄打怪時幫忙出謀劃策,在師兄雙方鬧矛盾時調解沖突。他也是取經團隊中的“和事佬”“小軍師”。
所以,不管處于什么位置,能做好自己才是最主要的。沙僧不就是因為“登山牽馬”有功,被加封為“金身羅漢”了嗎?
六、做好自己才能遇到更好的人
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年輕人去買碗,到店后他順手拿起一只碗,然后與另一只碗輕輕碰一下,碗與碗相碰時立即發出沉悶、渾濁的聲響,他失望地搖搖頭。然后去試下一只碗……
年輕人幾乎試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沒有遇到一個滿意的,就連店長捧出的碗中精品,也被他失望地放回去了。
店長有點納悶,問他拿手中的這只碗去碰別的碗是什么意思?他得意地告訴店長,這是一位長者告訴他的挑碗訣竅,當一只碗與另一只碗輕輕碰撞時,若能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那這一定是只好碗。
店長恍然大悟,拿起一只碗遞給他,笑著說:“你拿這只碗去試試,保證你能挑中自己心儀的碗。”
他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奇怪!現在的每一只碗都能在輕輕地碰撞下發出清脆的聲響,他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驚問其詳。
店長笑著說,道理很簡單,你剛才拿來試碗的那只碗可能是一件次品,你用它試碗,那聲音必然渾濁,你想得到一只好碗,首先要保證自己拿的那只也是只好碗。
其實人與人相處,就如同拿一只碗與另一只碗碰撞,需要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上,才能產生清脆悅耳的聲音。若總是帶著猜忌、懷疑抑或戒備之心與人相處,難免會得到別人的猜忌與懷疑。
其實每個人的生命里都有一只屬于自己的碗,碗里盛著善良、信任、寬容、真誠,也盛著虛偽、狹隘、猜忌、自私……所以,我們需要慢慢剔除碗里的雜質,才能收獲清脆美妙的聲音。不糾結,做好自己才能遇到更好的人。
七、如何做好自己
那我們如何才能做好自己呢?
首先,我們一定要有屬于自己的態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事方式,這來源于我們的性格,而你的命運如何也取決于你的性格。如果你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你更應該控制好自己的脾氣。不是說沒有脾氣就是好的,太沒有脾氣反而容易被人欺負,但有句話叫作“適可而止”。我們還是要擁有自己的態度,站好屬于自己的位置,不去越界,也別讓別人侵犯我們的世界。
其次,我們必須保持良好的心態去對待身邊的每件事。沒有人會喜歡一個總是自怨自艾的人,消極思想帶來的負能量讓人唯恐避之不及,反之,多往積極向上的方面發展,你能吸引更多的伙伴。當然做一個樂觀的人,并不是讓自己真的處于天真浪漫的狀態里。你要知道,在這個現實的世界里,你若太過弱小,便容易被遺棄。做人一定要思想成熟,才能在殘酷的競爭下立足。
再次,做事要問心無愧。我們做不到讓每個人都滿意,也別為了別人而總是去委屈自己,要保留自己的原則和底線,盡自己所能讓自己做到完美。
最后,不斷超越自我。我們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想要戰勝自己,自制力必須要強,想要擺脫失敗的自己,必須對自己嚴格起來。只要你肯對自己狠心,只要你堅信能自己改變自己,就沒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不要盲目行事,更不要輕易放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