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從悟空的名號看成長: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轉變

【第一章 善待現在的自己】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并不缺少同行者,他們或是親人,或是朋友,或是伴侶,或是路人。但是能自始至終同行的,卻只有我們自己。善待自己,既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生命的珍惜。

在《西游記》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善待自己的行為,如悟空的超越、八戒的隨性、沙僧的踏實,唐僧的堅持……

美猴王、孫悟空、弼馬溫、齊天大圣、孫行者、斗戰勝佛,這些稱號統統都指向《西游記》的第一男主角。不過這些稱號可不單單是稱呼,它們是有一定的含義在里面的,代表著孫悟空所處的不同階段。

一、從美猴王到孫悟空

我們先來看看“美猴王”這個稱呼是怎么來的。石猴與群猴玩耍時,偶然間發現了一個山洞。眾猴約定,誰能進洞里探個究竟,就擁立他為王。于是石猴一鼓作氣,勇敢地跳入了瀑布,發現了美輪美奐的水簾洞,眾猴都對他贊不絕口,同意立他為王,又由于其模樣長得好,就稱呼他為“美猴王”。

從此美猴王領著眾猴,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正如書中所寫:春采百花為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時節,冬覓黃精度歲華。[1]每天吃吃喝喝,樂享天真,這樣的生活一過就是三五百年。

日子雖然過得逍遙,不過美猴王并不滿足。一天,他開始感嘆起世事無常來:將來我要是年邁,身子骨不行,腿腳也不靈活,可能隨時都會被閻王索了命。到時候,還有誰會記得我這個美猴王!可憐我在這世上走一遭,到頭來卻什么也沒有留下,真是想想都覺得可悲呀!

有個通背猿猴看出了美猴王的憂慮,于是前來獻計:大王,佛、仙、神都是與天地同壽的,閻王爺根本管不著他們,大王何不去向他們學習個不老之術。美猴王一聽,喜出望外,想著:是呀,我可以去修仙,學長生不老的法術呀,與天地同壽,豈不美哉。于是他就踏上了尋仙之路。

美猴王獨自登筏,漂洋過海來到了南贍部洲,在這里求訪神仙,八九余年,但是沒個結果。可美猴王并不氣餒,他又飄過西海,來到了西牛賀州地界,繼續尋訪神仙,偶然在樵夫的指引下,到達了夢寐以求的神仙住處——靈臺方寸山。在這里美猴王拜菩提祖師為師,被賜名孫悟空。祖師也不吝賜教,傳授孫悟空筋斗云和七十二般變化之術。近十年時光,悟空晝夜練習,長生不老術終于學成。

二、生理自我的滿足

從吃喝的美猴王到長生的孫悟空,石猴一直在生理的需求中打轉。此時他對自己的認知局限在生理自我的層面。

什么是生理自我呢?生理自我是我們對自己身軀、性別、形體、容貌、年齡、健康狀況等生理特質的意識。通常表現為對身體健康、外表美的追求,物質欲望的滿足,或對自己所有物的維護[2]。生理自我是自我概念的原始狀態,此時個體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

一開始,美猴王領著眾猴每日吃喝玩樂,朝游花果山,暮宿水簾洞,他們不再為吃喝發愁,也不用為住宿擔憂,生活自在,不勝歡樂。至此美猴王衣食住行上的煩惱已經完全沒有了,但身體上的健康卻是不由自己做主的。三五百年后,自己隨時都可能消失在這世間。所以美猴王歷經數年,拜訪名師,修煉長生之術,都是為了滿足生理自我的需求。長生之術修成,自己與天地同壽,至此孫悟空生理上的約束已全部被打破。

三、從孫悟空到齊天大圣

孫悟空生理上的約束已全部被打破,接下來他渴望證明自我存在的價值,開始貪戀外界的名聲地位。

孫悟空希望得到天庭的認可與尊重。當太白金星讓其上天當官時,悟空高興得不得了,當場就安排酒宴款待太白金星。但得知自己的官竟是個末等的弼馬溫時,孫悟空立馬火冒三丈:這玉帝也太瞧不起人了!于是他直接撂挑子不干,在花果山豎起了“齊天大圣”的大旗。雖然這是自封的名號,沒有品級,但聽起來非常牛氣呀!這無疑是一劑精神藥丸,安撫了悟空受創的心靈。

悟空擅離職守、自立封號,玉帝氣得火冒三丈,派李天王和哪吒三太子前去收拾孫悟空,奈何悟空神通廣大,他們根本就不是對手,玉帝沒辦法,只好妥協,不就是想當“齊天大圣”嗎?給他封一個不就成了。至此,悟空在天界有了“齊天大圣府”。

四、社會自我的滿足

悟空這種追求名聲和地位的行為,源于社會自我的驅使。

正如前文所講,生理自我是個體對生理方面的意識,社會自我就是個體對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的程度等方面的意識。其通常的行為表現是追求名譽與地位,爭取得到他人的好感和認同。

悟空長生不老的需求已經被滿足,獲得了非常高的生理自我,但是生理自我程度高,并不意味著別人一定看得起你,一定尊重你,“弼馬溫”這個馬夫官職就是很好的證明。不過悟空可不是個任人嘲笑的主兒,他直接自封“齊天大圣”,跟天庭杠上了。

悟空的這種行為就是在追求地位和名望,就是在挽回自己的臉面。他想向天庭證明,自己本領高強,法力了得,天庭讓自己當馬夫,真是太小瞧自己了。當然悟空的追求是成功的,天庭最終選擇了妥協,給孫悟空封了個“齊天大圣”。

五、地位有了,心卻空了

大圣在仙界有了一定的地位,每日和各位神仙稱兄道弟,甚是清閑。可時間一長,這清閑就變成無聊了。每日一件正經事都不做,只是吃吃喝喝,也是沒趣。

要說這人哪,地位變了,胃口自然也就大了。你看,他是美猴王的時候,只想著吃喝就行;他是孫悟空的時候,只想著學習長生之術;他學藝歸來后,只想著上天庭做個官,讓神仙們認識認識自己;現在成了齊天大圣,他卻又不自在起來了。

這不,他開始變著法地尋求刺激來了。他覺得管理蟠桃園太沒滋味了,于是干脆吃幾個仙桃,吃著吃著就收不住了,把成熟的仙桃吃了個一干二凈。這還不算事,王母不是要開蟠桃會嘛,大圣就想著去看看,結果一看,又忍不住了,百味八珍,佳肴異品,全都進了他的肚子,就連太上老君的仙丹也遭了他的“毒手”。這可真是不鬧不知道,一鬧嚇一跳呀!

六、心理自我的追求

悟空想要天庭的尊重,天庭給他修了“齊天大圣府”,滿足了悟空社會自我的需求。可是社會自我的需求滿足了之后,心理自我卻空虛了起來。

我們知道,除了生理自我和社會自我外,還有心理自我的概念。心理自我是個體對自己智力、興趣、愛好、氣質、性格等諸方面心理特點的認識。通常的行為表現是追求智慧,強調自我的價值和自我理想,并根據社會需要和自身發展來調控自己的心理和行為。

齊天大圣整日在天庭中游蕩,變著法兒地闖禍,深層次的根源是他沒有心理自我的追求,沒有調控好自己的心理和行為。悟空在花果山稱王稱祖,可在天庭就不一樣了,他需要收斂,需要服從,需要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

每個人都有自己固定的習慣、觀念與行為方式,這些構成了心理舒適區。每個人都有心理舒適區,在這個區域內會感到放松,不愿被打擾,有自己的節奏,有自己的做事方式。不過隨著身份地位的改變,心性、行為自然也要隨之改變。可悟空卻沒有這種認知,仍然我行我素,在自己的舒適區打轉,沒有規矩,沒有約束。

那如何才能擺脫自己的舒適區呢?這就需要“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了,從對外在名利的關注轉向對自我內心的關注。

如來把悟空壓在五行山下,這就屬于餓其體膚;取經路上只能一步一步走,這就屬于勞其筋骨;西行路上妖魔橫生誘惑不停,又有唐僧緊箍咒的制約,這就屬于苦其心志。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比如把悟空壓在五行山下讓他能好好反省,這也在苦其心志之列。但是不管怎么說,都脫離不了這三類。

七、孫行者與斗戰勝佛

唐僧為什么給悟空起名為“行者”呢?其實這里面也大有門道。原文是這樣寫的:(悟空)你這個模樣,就像那小頭陀一般,我再與你起個混名,稱為行者,好么?唐僧是覺得悟空長得像小頭陀。那這頭陀是什么呢?即佛教僧侶所修的苦行,棄除對衣、食、住等的貪念,以修煉身心。唐僧給悟空起這個名字,也是在告誡悟空要苦其心志呀!

所以,孫行者也就是苦行僧了。取經之路也就是孫悟空離開心理舒適區,從社會自我走向心理自我的修行之路。取經結束,也意味著孫行者的苦行之路結束,此時悟空已經完成了心理自我的超越,實實在在地成為一個佛了。

如來嘉獎其懲惡揚善、降妖伏魔有功,就封悟空為“斗戰勝佛”。“斗戰”很明顯,就是好戰,具有戰斗精神。這是悟空不斷突破自我舒適區的寫照,也是他心靈成長的不斷升華。

八、心理成長是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從石猴出生到成為斗戰勝佛,悟空都在進行自我突破、自我超越。但是由于個人的能力與經驗有限,他選擇的突破領域也會有所側重。

悟空剛出生的時候,他想到的是自己的挨餓受凍和生老病死,這是一種本能的驅使,畢竟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命都沒了,談啥也沒用。所以剛開始的300多年,他致力于與生理局限做斗爭,堆積糧食,修煉法術,這也是他生理自我滿足的時候。

等到悟空突破了生理局限,且修得高強法術后,他的心卻平靜不下來。他渴望得到仙家的認可,渴望用自己的本領來建功立業。可是玉帝及眾仙根本看不起他,為了防止他鬧事,就給他安排一個“弼馬溫”的職位;可悟空不是那么好應付的,你看不起我,我就自封個“齊天大圣”,并且你們還得承認我這個稱號,要不然我就搗毀凌霄寶殿。天庭見這是個“硬骨頭”,無奈只好順應了他,還給他建了府邸。

悟空的社會自我實現了,但心靈開始無處安放,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只有官職,沒有配套的工作就容易滋生事端。大圣整天閑來無事,東逛逛,西轉轉,剛開始可能還覺得新鮮,但時間長了,就會覺得無聊透頂,所以就需要來點“精神刺激”。之后就有了“被壓五行山下”和“西天取經”一說,這兩件事一是能讓他的心靈得到歸屬,二是能讓他的自我價值得到實現,同時也告訴了我們,事上煉才是實現心靈成長的有效途徑。

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再到心理自我,這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斗爭,有沖突,同時也存在著統一,孫悟空的每一個過程都實現得不容易,都會有小曲折,而他的成功就在于他不拋棄不放棄,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九、我們離悟空還有多遠

相信很多讀者在看《西游記》時,都羨慕孫悟空的本領,他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直到現在還一次次地被搬上大熒幕,可見人們對孫悟空的喜歡程度。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和悟空有一樣的經歷。悟空需要吃喝,我們也需要;悟空需要名利,我們也需要;悟空需要磨煉,我們也需要。可我們為什么不能成為孫悟空呢?原因就在于悟空不會找借口,而我們會。

悟空可以放開肚子吃,而我們會擔心肥胖,會擔心胃不舒服;悟空會花費十幾年學本領,而我們會擔心學到的東西沒有用,是浪費時間,甚至懷疑自己能不能學會;悟空會因為不喜歡而向天庭說“不”,而我們可能會一再委屈自己,不斷妥協;悟空會腳踏實地地去取經,而我們卻總想著有個捷徑,有個貴人相助;悟空會放低自己,請人幫助降妖,而我們卻總想著單打獨斗,害怕被別人看不起……

我們離悟空的距離還有多遠?為什么我們成不了孫悟空?從悟空的成長之路,我們就可以找到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泉州市| 汶川县| 阜平县| 托克逊县| 内黄县| 剑河县| 大庆市| 武陟县| 南投县| 太原市| 扬州市| 庄河市| 肥西县| 建德市| 富川| 夏河县| 宁强县| 邵东县| 沅江市| 石狮市| 商南县| 大冶市| 潍坊市| 乌审旗| 庆元县| 长顺县| 桂东县| 阿克陶县| 玉环县| 利津县| 邻水| 大荔县| 登封市| 凯里市| 平凉市| 浪卡子县| 富阳市| 集安市| 澄城县| 静海县| 阳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