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 陳進輝
- 3490字
- 2021-04-30 22:20:59
幫助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章》)有遠大的志向,為事業而學的學生一定學有所成。這類學生不但學得快樂,而且學得高效。因為他們明白生命的意義,有追求、有理想、有實際目標,主動地為了實現人生的目標、生命的價值而學,為了事業成功、為了報效祖國而學。這類學生能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翱翔,不斷探取知識的寶藏。在快樂中學到的知識通過內化啟迪了智慧,變成真才實學。由于在學校里已經養成了快樂學習、尊敬師長、關愛國家、遵守規章、勇于自律、珍惜時間、不虛度年華的好習慣,畢業后這些學生就會成為各個單位互相爭奪的人才,走上工作崗位后也一定能踏實而快樂地工作。
“樂成師,苦成匠!”踏實而快樂工作的人,一定會成為各行業的技術大師、管理大師;被動而痛苦工作的人,再有才華也只能是一名工匠而已。我大學時期學習的是管理專業,那時我曾經問同宿舍的另外五位同學為什么來讀大學,其中有兩位回答是為了讀個文憑,另外三位回答是為了畢業后能做高層管理工作。很明顯,前兩位同學是為文憑而學,另三位同學是為工作而學。當他們問我為什么來學時,我的回答是:“為做一名理想的企業家而學。”我是為理想而學的人。
于是,同宿舍六個人,有三種表現:為文憑而學的那兩個人根本沒有用心學,一下課就打牌,作業基本不自己做,拿我的或其他同學的作業去抄;臨考試時抓緊背一背考點,爭取六十分就萬事大吉,反正混個文憑是他們的唯一目標;畢業了,文憑拿到了,畢業典禮時開懷大飲,高呼文憑萬歲。結果二十年過去了,這兩位為文憑而學的同學工作平凡,職位沒有多大長進,其中一個已經下崗。
而另外那三位為工作而學的同學,學習較為刻苦,為了應付考試過關,他們也認真準備,整天呼喊著累啊!苦啊!學得頭暈腦漲!下課后他們也喜歡娛樂,經常看電視、看電影、打牌,有時玩到深夜。畢業時,他們以較好的成績獲得畢業文憑。畢業后,他們的工作也如愿以償,有一個一年后提升了一級職位,有一個兩年后提升了一級,有一個雖然沒有升職,但工作還是頗為理想的。三位為工作而學的同學,與兩位為文憑而學的同學相比,最后結果要好得多。
我是為理想而學的人,讀書的時候我選定的目標和理想就是“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企業王國”,并立下心愿:“如果我經商辦企業,一定要誠信,一定要為客戶、為社會、為祖國創造價值。”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大學時期,老師講課我用心聽,老師布置的作業我很快樂地完成。課余時間我沒有打過牌,沒有看過電視,大學期間只看過一場電影,而且是學校組織要求去的。不是我不想玩、不想看電視,而是我沒有時間去玩、去嬉戲打鬧、去聊天逛街。我要按照我設定的目標去制訂學習計劃并付諸行動。想辦企業就必須了解市場、擁有市場。我用讀大學時的所有周末和節假日去跑市場,在跑市場中才真正領悟到商業企業管理的真諦。大學課余時間我努力推銷兄弟工廠的產品,不但解決了工廠產品的銷路問題,還為廣州市的各大商場提供了適銷對路的產品,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也為自己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由于我講誠信、樂于助人,獲得了各大商場的一致好評。很快我為父母和兄弟建了一幢平房和一幢樓房,實現了向父母報恩的心愿。
我不但以優異的成績畢業,還被學院留校擔任學院勞動服務公司經理。由于在校期間學習、積累的豐富經營經驗,我工作時得心應手,得到領導和老師們的一致認可。后來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我跟著下海風潮毅然下海。在商海中,我努力奮斗,始終一步一個腳印,為建立自己的企業王國而奮斗,努力爭取能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我誠信經營,始終踐行“把困難留給自己,將方便讓給對方”的經營理念,懷著感恩之心,去做利于別人的事,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我堅信,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并且在做事和幫人的過程中享受快樂。
我曾經三次去廣州的東山百貨大樓針織商場推銷,都遭到采購員的拒絕。但是我沒有氣餒,心想采購員一定有拒絕的原因。經過細心觀察,我發現采購員的表情很痛苦。我想,他一定碰到了什么困難,如果先不進行推銷,而去了解采購員的困難并嘗試幫其解決,或許可以另尋新的機會。
我第四次到針織商場找到了他,他很不耐煩地說:“你怎么又來了?快走!”我說:“我今天不是來推銷的,是來了解你的難處,看一看我能不能幫助你?”他一聽我這樣說,口氣有所緩和,讓我坐下來說話。我發現他辦公桌上有一包冬菇,就好奇地問:“怎么上班還帶冬菇啊?”他說:“不是帶冬菇,而是要被人‘燉冬菇’。”原來,這冬菇是老總送來的,言下之意是要他走人。原因是他采購了七萬多元(如無特殊標注,本書中提到的貨幣皆指“人民幣”)的文胸,訂的貨是肉色的,結果收到的全是紅色和黑色的,貨不對板,賣不出去。貨款又被銀行托收給廠家了,現在廠家又不理會后果,所以他心急如焚。
我說:“不要緊,你拿兩個樣品給我,把數量和碼數報給我,我看能不能幫幫你。”他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我問道:“拿樣品干啥?”我說:“去幫你推銷啊!”他簡直不敢相信,搖搖頭說:“不可能吧!我拒絕了你產品的推銷,你怎么會幫我推銷呢?”我說:“你有難處啊!需要我幫忙。”于是,我拿了十五元錢給他,買了他兩個樣品,并登記好每款的尺碼和數量就走了。
當時剛好是假期,我馬上坐飛機到北京,跑到北京百貨大樓、華都百貨和西單商場,為東山百貨大樓針織商場推銷賣不出去的產品。結果帶去的黑色和紅色文胸在北京頗受歡迎。這三家商場每家都簽訂了二萬五千元的合同。為什么這三家商場都很高興地簽訂了合同呢?因為我答應給他們代銷,可以先不付款。
我回到廣州把合同帶到針織大樓,對他們的經理說:“我已經把你們積壓的貨推銷給了北京的三家商場,如果相信我的話,我就用我的商品換你們推銷不出去的商品。如果你們有疑慮,那我就先匯款七萬五千元給你們,幫你們把產品銷售出去再說。”他們的經理和辦公室人員都覺得我的貨不錯,就決定用我的產品換他們銷售不出去的產品。這樣不僅我的商品得以在東山百貨大樓針織商場銷售,而且銷量激增,同時他們的貨到了北京三家商場之后銷售得也很好,因為那時南方人喜歡肉色文胸,但是北方人喜歡紅色和黑色的文胸。
取得了多贏的效果后,我與北京這三家商場的合作關系非常融洽,建立了營銷業務關系。而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廣州東山百貨大樓針織商場針織專柜的大部分商品都是我們華強制衣提供的,銷售額翻了幾倍。我們的產品也在不斷改進,后來又生產“華強牌”睡衣,在全國各大商場都產生了較好的銷售勢頭,并獲得了國家金獎。
有人問我成功的秘訣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把困難留給自己,將方便讓給對方”的經營理念!很多人不解,你把困難留給自己,你不是就有很多困難了嗎?我說:“正好相反,因為我在幫助別人解決困難時,自己提升了能力,增長了智慧,收獲了成功和快樂。‘煩惱即菩提’,幫助別人成就自己。所以很多人更加愿意支持我,愿意和我合作,那么我就沒有什么困難可言了。”這就是我的成功密訣。就是這種理念為我的人生理想—“建立一個自己的企業王國”奠定了基礎。
“下海”半年后,我擁有了自己的企業。十年后,我擁有了自己規劃、自己建設、高標準、環境優美的工業園,有標準的廠房樓、員工宿舍樓和家人的別墅。就這樣,我實現了為理想而讀大學的目標。
與我同窗的人中,由于學習目的不同、心態不同,后來的結果也迥然不同。
小時候讀過“弈秋誨弈”的典故:“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意思是說,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有人讓他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話;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導,但是心里卻想著天上有天鵝飛過,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來。雖然他倆在一起學習,但后一個人不如前一個人學得好。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有人說:“不是這樣的。”
目的和心態不同,導致行為和效果也不同。就連學下棋都有差異,
更何況在這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競爭時代中讀社會大學呢?心有多大,眼界有多寬,舞臺就有多大。有的同學盲目懷疑自己,認為自己不行,不相信自己的能力,面對機遇和挑戰也不主動嘗試。一直活在自己虛構的象牙塔里,這樣怎能實現人生價值與目標呢?所以古圣賢有這樣一句話:“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世說新語·自新》)意思是,一個人只怕不能立定志向,又何必擔憂美名得不到顯揚呢?當代大學生,無論出身貧富,都應該認清自己,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把職業當成自己一生的事業,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成功路上的困難與挑戰。為事業而學,才是莘莘學子應該樹立的學業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