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實施效率:發展中國家規律與中國特征作者名: 杜月本章字數: 611字更新時間: 2021-04-29 18:01:47
二 研究意義
第一,本書從三個維度界定了PPP的實施效率,建立了對PPP實施效率實證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已有對PPP效率的研究較為零散,多從單個國家或單個行業分析和比較PPP模式的實施效率,而本書從項目成功率、投資成本和國家投入產出效率的角度對發展中國家和中國的PPP實施效率進行系統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學術意義。
第二,本書比較了PPP方式和純私有化供給方式在項目成功率和投資成本方面的差異,證明了PPP方式具有一定的適用范圍,并不一定帶來效率提升。這說明中國在實踐中應對PPP項目進行審慎科學決策,不能盲目上項目,進行重復建設。這在當前防控地方政府隱形債務風險的背景下,為中國PPP規范發展提供了決策依據。
第三,本書結合中國特征與發展中國家規律的比較,對中國的PPP實施效率進行了客觀評價。在對項目成功率和投資成本影響因素的研究中,本書運用國家層面和國內省級層面的數據,分別對發展中國家的一般規律和中國的實踐特征進行了分析和對比。在對國家投入產出效率的研究中,本書分析了發展中國家的PPP效率動態趨勢,并重點觀察了中國在投入產出效率方面的相對排名和動態趨勢。這為相關研究提供了來自中國的經驗證據。
第四,結合PPP效率的影響因素實證研究,提出提升中國PPP實施效率的政策建議。本書在對全文結論進行總結的基礎上,分別討論了項目供給方式、市場規律、制度質量、項目經驗等因素對PPP三類效率的綜合影響,并根據影響因素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為促進我國PPP規范發展的科學決策提供了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