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1)發展中國家仍面臨較大的基礎設施投融資需求

基礎設施為一國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滿足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基礎性公共需求,對經濟發展、減少貧困和不平等、創造工作機會都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Aschauer,1989;Nadiri和Mamuneas,1994)。而基礎設施不足會制約經濟增長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當前,全球基礎設施的投融資需求仍然較大。據世界經濟論壇估計,每年全球基礎設施的投資缺口至少有1萬億美元,而世界銀行估計這種超額需求相當于全球GNP的1.3%,并且資金缺口仍呈擴大趨勢。在發達國家,盡管大規模較高水平的基礎設施項目已建設完成,但仍面臨運營、服務、維護、更新的問題,并且可能需要為適應新需求而進行進一步的擴建、更新和改造。在發展中國家,一方面,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過程的快速推進,產生了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融資建設需求;另一方面,公共財政收入水平和增速仍相對不足,基礎設施供給短缺問題尤為突出。據估計,截至2016年,全球仍有24億人口缺乏良好的衛生設施,至少6.63億人缺少安全的飲用水,超過10億人沒有生活用電,至少1/3的農村人口不具備氣候適應性的公路。

在快速城鎮化的背景下,中國也面臨著巨大的基礎設施投融資缺口。據估計,中國未來十年新型城鎮化預計帶動40萬億~50萬億元的投資,養老金缺口及相應投資也面臨數十億元的資金缺口(吉富星,2017)。而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增速的放緩也帶來財政收入的放緩,但公共支出規模攀升、政府債務和存量問題依舊存在,公共資金也無法滿足龐大的基礎設施投融資需求。

(2)社會資本成為世界基礎設施供給的重要參與者

基礎設施的提供除依靠政府外,也吸引了社會資本的廣泛參與。發達國家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普遍在基礎設施領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以建立競爭機制,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如美國自1978年起開始對航空、鐵路、通信、天然氣行業放松和取消管制,鼓勵和保障民間資本進入。英國自1979年起開始對主要石油、電信、天然氣等行業的國有公司進行私有化改革,并在各自然壟斷部門(如供水、污水處理和電力部門)引入民間資本。法國通過分別在1977年和1998年頒布的《特許經營行為準則》和《薩班法》,完善了特許經營模式。

在發展中國家,長期以來基礎設施融資主要依靠開發性援助和多邊國際機構的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相對較少。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提高、民營經濟實力增強,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本開始參與基礎設施投資。據世界銀行統計,截至2018年上半年,全球發展中國家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投資總額達1.79萬億美元,廣泛分布于能源、通信、交通、供水和污水處理等行業,已成為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融資的一個重要途徑。

(3)中國的PPP發展成就與問題并存,需評估和反思其成效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就開始探索PPP模式,最早的PPP項目是1984年以BOT模式建設的深圳沙角B電廠。2013年以來,隨著國家在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農業、林業、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醫療、衛生、養老、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投資限制逐步放開,圍繞增加公共品和公共服務供給積極推廣PPP模式,全國各級PPP項目加速開展和落地,中國在數年內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PPP市場。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管理庫[1]累計登記項目8654個,投資總金額達13.2萬億元。

在PPP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出現了PPP泛化濫用、合規性欠缺、民營企業參與不足、重建設輕運營、明股實債等多個不規范現象,部分地方政府將中央鼓勵PPP的政策視為新一輪刺激政策,希望“抓住稻草”多上項目,不僅帶來了過度投資的效率損失,也增加了不規范操作中政府兜底、擔保的債務隱患。2017年以來,財政部出臺多項政策,通過規范項目庫管理、強化支出約束等措施,促進PPP在我國的持續健康發展。2019年3月7日,財政部發布《關于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提出了推動PPP規范發展的要求和措施。

總之,近年來,中國的PPP發展經歷了從全面鋪開轉向規范有序發展的過程。因此,有必要對PPP項目的實施效率從一般規律上進行研究和評價,探討PPP方式的適用性,尋求進一步提升中國PPP項目實施效率的政策建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平县| 博野县| 阳谷县| 临澧县| 泰兴市| 元阳县| 浦城县| 富裕县| 明溪县| 尖扎县| 淅川县| 三原县| 敖汉旗| 安远县| 清镇市| 泾川县| 扶余县| 万宁市| 田阳县| 清远市| 汕尾市| 聊城市| 遂昌县| 霍山县| 延寿县| 绥宁县| 峡江县| 莎车县| 修武县| 无锡市| 曲沃县| 咸阳市| 从江县| 隆回县| 尚志市| 思南县| 松原市| 贵南县| 邳州市| 个旧市| 洛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