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淺談語文新課程教學中的“對話”

  • 真愛教育薈萃
  • 馬利
  • 2722字
  • 2021-04-28 16:33:24

摘要:在語文新課標的指導下,新型語文課堂要求打破傳統的教師唱獨角戲的課堂模式,構建互動課堂,因此,語文教師在新課程教學中要把握時機,合理安排對話,構建互動課堂,為最終達到“教為不教”目標不懈努力。

關鍵詞:對話教學;互動教學

人類的教育活動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義上,教育是人類一種特殊的交往活動,交往又主要是通過對話實現的。新型語文課堂要求打破傳統的教師唱獨角戲的模式,走向師與生的對話,構建互動課堂。那么,應如何把握語文課堂中的對話,這是值得語文教師深思的問題。

一、“對話”中師生的平等關系

課堂上有效的師生互動不能簡單地以活動的多寡為衡量標準,也不能簡單以課堂氣氛的活躍程度為依據,而應將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作為衡量標準,師生雙方在互動中同等重要、互為主體。因此,師生互動的前提是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是學生的高級伙伴,即教師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思考、一起探討。在這里之所以用“高級”來強調伙伴,是因為教師還有引導學生的作用,即在適當的時機以適當的方式提示、啟發、點撥學生,也就是有意識、有目的而又自然地對課堂活動加以控制。要注意的是,課堂上的問題應最終由學生自主達成共識、自主解決。新課標下的師生互動對教師的素質及對新教學理念的把握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充分認識“對話”教學的實質,不能簡單地認為師生間的一問一答就是對話式教學,要充分考慮是否真正調動學生積極性并激發學生的思維,是否體現了追問和啟發的精神。不過,作為教師,應避免為了營造一種師生互動的課堂氛圍而提問一些無需調動學生思維的事實性的、記憶性的問題。比如,有些語文教師講課時習慣性地問:“是不是這樣?”“對不對,好不好?”表面看起來熱熱鬧鬧,卻很難達到教學效果并真正實現為教學服務的目的。因此,對話教學需要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在最恰當的時機,選擇運用最為合適的教學方法,在沒有疑問的地方創設疑問,激化學生的思維矛盾,并能夠將學生思維的著眼點引至對與錯、是與非的對立點上。

二、師生互動是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

(一)互動要以學生為中心,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

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是平等意識、人格尊重在教學過程中的體現,也是實現真正的師生互動的條件。教師必須把學生置于主角位置,把主動權還給學生。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提出問題,并由學生討論,闡述自己的見解、主張。教師作為首席官,只是適時地參與學生的交流討論。這樣,學生的主動性才能得到充分調動,對話在教學中才能得到貫徹和體現。

(二)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教學,教師要注意傾聽每一位學生的發言

上課時教師應走下講臺,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生身上,并作出有效的應答,全身心融入學生,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感情贏得感情,創設平等、民主、安全、愉悅的課堂氛圍。同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差異性,以尊重為準則,鼓勵學生創新;對學生的不同看法要尊重理解;對不正確的見解要寬容并有效引導。與學生交流時,不忘自己和學生地位是平等的,避免居高臨下地發問甚至責問,消除學生在交流中的畏懼、緊張心理,讓學生信任老師,愿意和老師傾心交談,這樣,學生才會主動質疑問難,老師釋疑解惑,從而使知識得以傳遞。

(三)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教學,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

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如何在教學中設計小組討論,當學生討論進程出現差異、小組討論非常激烈、學生們提出很多問題時,教師應深入各個小組,了解他們的認知情況,觀察學生的學習和探究方式,從而發現和激勵學生的創造精神。同時,教師還應該特別關注以往被忽視的學生,如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表意見時,對沒有發言的同學,教師可以直接走到他們身邊進行鼓勵。當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時,教師除了要鼓勵外,還要啟發學生思考。教師只要真誠地將溫情的種子撒向每個學生的心靈,給予他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對話教學就能散發出充滿濃濃人情味的馨香,就能感知發自學生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情感。

(四)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教學,要注意教學設計的實際性

教師的教學設計必須關注學生,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出發。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品質、知識結構和認知能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安排、教學氛圍的創設。因此,教師要下大工夫去琢磨學生、琢磨活生生的課堂,走進學生中間,了解他們對即將講解的內容的興趣點、知識儲備和他們所關心的話題,使課堂教學更貼近學生實際,真正體現從學生角度出發。

三、有效對話教學設計的出發點

有效的師生互動,既要體現課堂教學的指向性,突出重點、難點,又要有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設置高質量的問題,實現有效對話教學。高質量的問題能引發學生思考,調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

首先,教師要盡可能地創設有效、高起點和有懸念的問題。一般這類問題有較強的綜合性,蘊含若干個基礎性問題。問題的設置要視課文和學生實際情況來定,可以設置在導語部分,也可以設置在一節課的其他環節,還可以是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的引子。其次,問題的設置要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層理解,即學生對所學的新內容能夠形成新的認知,可以自由靈活地運用它來構建新知。深層理解的問題一般是關于程度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的問題,所以教師要多設置類似的問題,如“你是從哪個角度思考問題的?”“為什么這樣想?”“這樣做的理由是什么?”最后,設置的問題必須涵蓋整個或部分課堂教學,能夠牽一發而動全身,課堂上其他問題的創設要由此展開。當然,這種問題在一節課里設置不宜過多,否則就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有效的對話教學設計要能體現出教材所傳遞的信息,包括作者的寫作意圖、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意境等。

有效對話教學的開展要建立在對字、詞、句、語法、修辭、語言運用規律等內容的陳述性知識掌握的基礎上。

有效對話教學要盡可能地觸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新課程改革強調人的發展。人的發展必須具備創新能力。而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是培養創新能力的思維方式。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奇思妙想,并為他們靈感的跳動搭建平臺和創造機會。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學生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的培養,這也是檢驗有效對話質量、促進有效對話發展、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和高質量的師生互動的關鍵。教師要保持警惕,不在課堂上以或明或暗的方式,將任何個人態度強加于學生。

因此,語文教師在新課程教學中,要把握時機,把握形勢,合理安排對話,構建互動課堂,為最終達到“教為不教”目標而不懈努力。

(此文榮獲榆林市第五屆“國慶杯”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評選一等獎,并發表于2006—2007學年《學苑新報》第34期、《榆林教育》2006年第3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力市| 宜良县| 叙永县| 卢龙县| 樟树市| 泰安市| 大竹县| 黄山市| 肇东市| 涡阳县| 伊金霍洛旗| 柘城县| 保山市| 儋州市| 衡阳市| 滨州市| 枞阳县| 察雅县| 栖霞市| 安康市| 噶尔县| 重庆市| 沙湾县| 津市市| 锡林郭勒盟| 顺平县| 泰兴市| 禹城市| 泾川县| 海门市| 华安县| 利川市| 那坡县| 衡山县| 溆浦县| 惠州市| 万山特区| 宣恩县| 忻城县| 自贡市| 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