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
1.1 創新創業基本概念
所謂創新創業精神是指人們在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對工作和職業的情感,是對從事的事業不斷追求社會價值的動力源。創新創業中創新是創業的基礎和前提,創業是創新的體現和延伸。
教育界通常所說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是源于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上提出的一個全新的理念,即針對大學生的“事業心和開拓技能教育”,后被定義為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最先源于美國,如今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其他國家都在教育活動中推廣這一理念。
1.1.1 創新教育
(1)何謂創新
創新是一個古老的詞語。創新就是創造新的事物,滿足社會的需要,實現自身的價值和某種目標的過程。美國總統華盛頓說:一個國家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永葆強勁之勢,我們的人民要時時、事事、處處保持創新。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認為:創新就是創造出新的、有用的東西來滿足社會的需要,實現其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創新的產生是生產要素互相作用而產生的新組合方式。不論是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民主主義,創新是推動其發展不變的真理。
創造和創新的區分。第一,創造主要強調從無到有,把一個沒有的東西創造出來,創新不但包括創造的過程,從沒有到有,而且包括,有中求新;第二,創新具有價值性,創新是創造的有進步價值的追求。
由此可以得出創新的含義:有創新思維的主體,積極、主動地創造、發明本來沒有的有價值的東西,以滿足人類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性活動。創造和創新的共同本質都有創性。創新強調新穎性和價值性,強調有創新思維的主體,運用新的思維方式、新設想和新方法,創造新的東西,以新的價值性為人類服務的創造性活動。
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在20世紀初首次提出了“創新”的概念,指出:“創新就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在經濟活動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實現生產要素新的組合”。也就是說,人們把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知識叫做技術,而新的或重新組合的或再次發現的知識被引入經濟系統的過程就叫做創新。
(2)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簡言之,就是人的創新力。就是產生新的東西。創新能力與創造力的涵義不盡相同。創造力是人在不同的領域,以不同的水平,產生不同的新思想,創造或發現新事物的能力。而創新能力則是主體人基于個人或社會需要、利用人的本質能力解決實踐問題的技能。
創新能力的特征包括人的能動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人的能動性的發揮是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的,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種精神面貌。人的創新能力,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而進行的思維和實踐,是一種理論和實踐的結合。能動的過程就是創新的過程,能動性就是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思考、主動地探索,敢于揭示自然界秘密。人的創新實踐行動是人類生活進步的根基,不僅變革著自然界、變革著社會,而且創造著自我、創造著人本身,推動著人類文明向更高級的文明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是創新主體以創新性思維方式,突破以前的舊條條、舊框框、舊模式,以大膽的想象,提出問題,聚焦以往的不足與尚未解決的矛盾。創造性思維能力是創造力最重要的因素,它代表著文明時代的開始。創新性是創新能力的內在要求,只有創新才能推動社會的發展。
(3)創新教育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是指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創新人格等創新素質的人才教育活動,它是相對于守成教育、傳統教育的一種新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是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導下,以新的教學關系、教學視野、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構建具有創造性的教育活動,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主動實踐、思考和探索,培養其創新意識、鍛煉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最終達到整個社會的創新共識,構成整體的創新機制和創新合力。
1.1.2 創業教育
(1)何謂創業
所謂創業是指創業者對自己擁有的資源或通過努力對能夠擁有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創造出更大經濟或社會價值的過程。創業是一種需要創業者組織經營管理,運用服務、技術、器物作業的思考、推理和判斷的行為。“創業”在《辭海》中的意思是“創立基業”,或者是“開創構建基業、事業”,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含義是“開創”“首創”,側重創業是對資源匱乏的沖破。英文中創業和企業家的單詞有相同的詞根,可見企業家一詞就包含了創業的含義。美國學者杰夫里·提蒙斯(Jeffry A.Timmons)在《創業創造》一書中給創業的定義是:創業是一種思考、品行素質,杰出才干的行為方式,需要在方法上全盤考慮并擁有和諧的領導能力。也可以說,創業是指個體從自身興趣或個人需求出發,針對某一領域,結合自身能力與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對舊事物進行改良再創造出新事物并最終從中獲取收益的過程。
(2)創業能力
創業能力是指擁有發現或創造一個新的領域,致力于理解創造新事物(新產品,新市場,新生產過程或原材料,組織現有技術的新方法)的能力,能運用各種方法去利用和開發它們,然后產生各種新的結果。
創業能力分為硬件和軟件,硬件就是人力、物力和財力;軟件就是創業者的個人能力,包括專業技能和創業素質。創業素質包括創業熱情、價值觀、發現能力及創新能力。具體來說,現代社會的創業能力應該包括信息的接受和處理能力、捕捉市場機遇的能力、分析與決策能力、聯想遷移和創造能力、申辦企業的能力、確定企業布局的能力、發現和使用人才的能力、理財能力和控制和調節能力等。
(3)創業教育
創業教育是借助某一特定教育活動,培育受教育人員的創新意識,促使其獲取創業能力和有關技能,最后實現創業行為的過程。這樣的創業行為一方面能夠在個人在新的領域和市場中進行商業活動的過程中得以展示,另一方面還能在主動或者被動的學習他人商業項目環境下展開的自主創業活動中展示出來,并且還包括在組織內部拓展自身事業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