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學哥大,創業紐約:我用夢想設計人生
- 余倩
- 1520字
- 2021-05-21 17:15:43
2.是閱讀讓你與眾不同
從小我就是一只書蟲。在我的童年記憶里,我們家最多的就是書。父親是書癡,他的藏書在一個又一個的書柜里擺放著,從地板一直延伸到天花板,父親儼然把家變成了一個小型圖書館。在父親的影響下,書很早就成為了我的朋友,閱讀在我看來與吃飯喝水一樣,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從《十萬個為什么》到《安徒生童話》,從小人漫畫書到厚如字典的《悲慘世界》,都被我隨手拿來翻看。我不但喜歡自己看,看完了還要說給別人聽。小時候的我對故事情節有驚人的記憶力,轉述時也常常惟妙惟肖。于是小學的操場上,常常會有這樣一幕:一圈同學圍著我,聚精會神地聽我講自己前一晚剛讀到的好故事,或是剛看到的電影情節。大家常常聽得太入神,說到緊張處都忍不住打個寒顫,嘻嘻哈哈一頓后再等待下回分解。
因為喜歡閱讀,從小學起我的語文課就非常好,作文也一直被當做班中范文。我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喜歡文字,喜歡寫作的。我看了很多作家的書,經常拿筆記本摘抄自己喜歡的片段,時不時拿出來品味一下文字的美妙之處。由此便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有大量好的輸入,在經過咀嚼消化之后,又有了良好的輸出。對于小時候的我,這些都是出于自己對閱讀和寫作自發的興趣。
就這樣,閱讀在無形中培養了我優秀的寫作能力,也讓我在小學時就知道了自己的一技之長;最重要的是,閱讀為我打開了一個更廣闊的天地,一個我看不到,摸不著,卻可以在腦海中恣意狂想和向往的天地。
在書里,我看到了一個比我生活的環境大得多的世界,少不更事的我未必懂得世界名著中的人情冷暖,卻對世界之龐大,生活方式之多元好奇和向往不已。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們的生活只是大千世界中萬分渺小的一點,在遠方,有太多東西值得我們探索和發現。
在不停地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我慢慢擁有了比同齡人更成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判斷力。在我父親和母親各自的家族成員中,我是唯一一個出國留學的孩子,沒有任何的榜樣樹立在我前面,告訴我,這條路可以走,值得走。
一些長輩并不理解我為何如此喜歡讀書,以及為何后來會辭去穩定的工作,在工作四年后又選擇只身遠渡重洋。在他們看來,一個女孩子,就該早點結婚生子,談什么理想與自我實現?
如果沒有閱讀的習慣以及書籍給予我的精神支持,我想我早就在長輩們的質問下節節退敗了。當一個人以為眼前的世界就是這個世界完整的樣子,他的思維早就在他的生活中豎起了一堵無形的墻,終其一生,他都不會思考墻外的世界是怎樣的,他也不會考慮翻過這堵墻是否有意義,最可怕的是,他連這堵墻的存在也許都不曾察覺。一切都在個人小小的世界中被合理化和固化了,他甚至會批判并難以接受與他的世界所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書中,我接觸到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人生故事;是書本,讓我跨越了時間與地域的限制,與那些實現了夢想的人們交流。
迷茫的時候,我閱讀;難過的時候,我閱讀;孤獨的時候,我閱讀;等待的時候,我閱讀。閱讀是我抵抗人生無常的方式,它讓我抽離,讓我冷靜,讓我反思,讓我成為更優秀的我。
我讀過很多夢想實現者的自傳,盡管我們走得是不同的道路,但是對夢想堅持不懈的決心是相同的。他們的書在我的心中播下了實現夢想的種子,讓我知道我可以跳脫出我那個小小的世界,奔向更廣闊的天地。是書將我的心變成了夢想得以生根發芽的肥沃土壤,書是最堅實可靠的朋友和老師,猶如一盞盞明燈,永遠給予我希望。
我很清楚,是書讓我最終成為了我,是書為我創造了一個實現夢想的理想環境,一個沒有國界,沒有邊界,能夠讓心和理想自由馳聘的天地。
我一直很感激我的父親,讓我繼承了如此珍貴的財富。你的心是夢想得以萌芽的最重要的土壤,要創造這樣一個環境,請放下手機,多讀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