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學哥大,創業紐約:我用夢想設計人生
- 余倩
- 1809字
- 2021-05-21 17:15:43
3.冬日凌晨六點的奔跑
我的初高中是在一個半軍事化管理的寄宿制中學度過的。從小我就喜歡畫畫、寫東西,但這所中學卻是以理科重點聞名,因此,初高中的六年時間,我和大家一樣,埋首于一大堆的試卷中,為了考試分數而奮斗。唯一比較快樂的時候就是作文又成了范文,以及每個學期負責打掃學校的那個半天,可以對著操場上的藍天白云發發呆,想想外面的世界。
因為是寄宿制中學,每個周五放學后我們才被允許回家,周日又趕回學校,如此周而復始。學校半軍事化管理的風格要求我們這些十幾歲的孩子要像軍人一樣自律:被子要疊得和枕頭一般大?。淮矄尾荒苡幸唤z褶皺;所有的牙刷要朝同一個方向;毛巾要整齊劃一;還有,無論春夏秋冬,每天凌晨六點起床,十五分鐘后開始沿著學校跑步三十分鐘……
你試過在冬日凌晨六點起床跑步嗎?起跑時天還是深沉的黑色,跑著跑著,你會看見東方的天空慢慢浮現出白色,跑完步,天色就漸漸亮起來了。跑步時最怕的就是有風,我們的學校建在郊區,周圍比較空曠,只要有風便無處可躲。那冰冷的風就這樣迎面呼嘯而來,可以瞬間把整個人都裹住,連呼吸都變得困難……但就是這樣,我們仍然每天六點爬起來,開始奔跑,直到有家長因為實在心疼孩子給校長寫了投訴信。
十幾歲的孩子不懂得為何要自律;十幾歲的孩子不想大冬天爬起來跑步。取消跑步后大家都很開心,但過了一段時間,我就發現自己的健康狀況遠不及之前跑步的時候。
除了跑步,學校也規定了我們每日的作息,何時上課、何時吃飯休息、何時鍛煉、何時做晚自習都需要遵守和執行。當時的我在這么多的條條框框中規律地生活,也感到過郁悶、窒息,甚至厭惡而心生叛逆。也許這就是我現在特別熱愛自由的原因,但是我也發現自由的前提其實就是自律。
但凡要達到任何一個目標,實現任何一個夢想都離不開自律。懶惰和拖延是人類的天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往前走才有實現夢想的可能。而這每一小步的前行都離不開自律。
如何才能變得自律,如何才能擺脫拖延癥,如何才能真正開始行動?我的答案:1)樹立目標;2)計劃;3)執行;4)修改計劃;5)執行;6)養成習慣。相信有些人讀到這里會覺得這個有什么新鮮?人人都會做計劃,那我想請你回顧一下,有多少計劃你真的完成了?有多少計劃,你放棄了?
坦白說,我做過無數個計劃,也中途放棄了很多計劃,但是放棄計劃不等于放棄實現夢想。計劃只是一個開端,一個參考,一個策略,計劃不等于行動本身,更不等于夢想本身。計劃可以修改,但夢想不能放棄。
我們常常容易仰望天空,熱切地想象著自己達成夢想的樣子,卻忘了真正讓你達成心中所想的,不是你最狂野的想象,而是你低下頭默默前行的每一步。這每一步,無論是大是小,只要朝著夢想的方向,它就算數。
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始終都記得冬天時,在凌晨六點起床跑步時的情景,始終記得天空開始微微泛白時的模樣。青少年時期養成的習慣早已使自律成為我生活習慣的一部分,自律能夠提升效率,越是自由,越需要自律。
你已經有多久沒有看到過初升的太陽?那萬丈光芒突破云層的瞬間只有自律的人才能看得到。
夢想實現工具1:
重要的不是計劃,而是讓計劃提醒你保持行動。
以學習英語為例,首先問自己為何要學習英語?
1)樹立目標:假設你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出國留學,那你的目標就是托福、GRE的理想分數。
2)計劃:做計劃時可以采用倒推法。以考試日期為終點,往回倒推至今日,為了實現理想托福分數的目標,每天需要花多少時間在背單詞上、練聽力上、寫作上,等等,以此類推。
3)執行:根據自己的初步計劃執行一段時間后,你會發現自己的計劃也許定得太高,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這時就可以根據現實情況修改計劃。
4)修改計劃:許多人會放棄計劃的一大原因是來自挫敗感,由于完不成計劃就干脆放棄了。其實計劃是可以一直修改的。計劃只是一個起點,一個幫助你對整個過程做到心中有數的參考,計劃最重要的價值是讓它提醒你保持行動。例如,你定了每天做閱讀兩小時的目標,但實際上你發現自己經常只能做一個小時,那就將計劃調整到一小時。如果實在抽不出時間,即使只做了十分鐘都可以鼓勵你繼續將計劃執行下去。
5)執行:如此一來,計劃就不會給你太多的壓迫感,但一定要記得最重要的是持續的行動,因為只有持續的行動才能養成習慣。
6)養成習慣:到了這一階段,每天做閱讀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即使不能做兩個小時,但都可以輕松地保持向目標前進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