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 大明我主沉浮
- 春風似二月
- 2048字
- 2021-08-13 08:33:48
“話雖如此,但我統領三軍,今日若失信于人,來日又如何,讓屬下信服呢!”
誠然朱慈炯當時沖動確有懲戒自身,以儆效尤的心思。但風頭無兩后,若真讓他自己打自己二十大板,說句不好聽的,他這個老狗,可真舍不得自己嘍。
如今還如此言語,只是因臺階還不夠,如果冒冒失失的走下來,恐怕失了自身氣度,再者也怕言出不行,反倒顯的剛才鏗鏘之語做作,失了人心了。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小爺天生王者,何必為了這些小事,就懲罰自己呢?”
“如果您真要懲罰自己,就讓老奴戴你受罰吧!”
婁振不忍自己從小帶大的定王當眾自罰受辱,當下俯首下跪,便要替其領罰。
關心則亂,婁振雖說出于忠心訴出著一腔肺腑,但顯然卻是幫了朱慈炯倒忙。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出自西漢成書的《禮記·曲禮》。
是說在封建社會中是因人論罪的,禮成了尊上卑下、刑變則成了宥貴殘貧的封建特權階層的私器。
如今婁振如此言論使剛剛還感動不已的眾士卒,紛紛側目而視,側耳而聽。
只要朱慈炯接下來話語間,有半點差錯,那剛才還萬眾一心的軍心,恐怕便要立時豆剖瓜分了。
“這不是制造階級矛盾嗎!”
朱慈炯無奈的看了一眼婁振,心中不由的叫苦,難不成自己要真的挨那手臂粗的二十軍棍不成?
“婁公公所言有理,不過卻說錯了兩個字!”
正當朱慈炯以為此事不可調和之際,三秋的出現,卻使事情有了轉機。
“應是刑不尊大夫,禮不卑庶人。”
“哦,那三秋姑娘兩者又有何區別?”
李若鏈何等人物,知朱慈炯騎虎難下,當刻便幫腔三秋,以便解其難為。
“即是,若他罪犯便是公侯,國法也不因此姑息,若他立功便是平民,也該享受國家禮譽。”
“而今天定王所為,也正是維護了太祖皇帝欽定的《大明律》。”
朱元璋乃淮右布衣,他所制定的《大明律》多約束士族,而寬待百姓。如今搬出太祖皇帝,眾人信服不由的點頭稱是。
“雖說定王為維護《大明律》,不惜己身,但李同知所言也是有理,定王不是一人之定王,是全體將士之定王。若首腦輕易受罰,一旦出了差錯,那我軍將自陷大澤,豈不因小失大!”
聽到此言,朱慈炯自知時機已到,便以待先生之禮踱步向前施禮道:
“請三秋先生教我。”
三秋回身對施一禮,抬頭之際卻朝著朱慈炯轉動眼珠,嫣然一笑。朱慈炯見她如此俏皮,也早已見慣不慣,只是悄悄豎起大拇指表揚了一番。
“古有曹孟德割發代首,今日便有定王殿下,以蟒袍代打。”
“這……”
“三秋姑娘所言有理,定王殿下,萬不可再推辭!”
“對呀殿下,如果您不同意,俺大彪就一直跪死在這!”
應時盛給王大彪等人使了眼色,便跪地勸諫一時之間全軍跪倒一片,直逼著朱慈炯做出決定。
“好,既如此我便接受諸位進言,婁伴伴幫我退下蟒袍!”
“是,小爺。”
很快點將臺上被覆了一層黃土,在其上面則是方丈大小的紅布,紅布上面便鋪設著朱慈炯的蟒袍。
仗責完畢之后,王大彪高舉蟒袍示眾,敲鑼打鼓大肆宣揚,以為警示眾人之故。
“殿下,我有罪呀!”
一伍長可能是被朱慈炯精神感召,亦可能是有著自己的心思,當著眾人面便裸露了胸膛,自縛了雙手好似負荊請罪一般。
原來自大軍入城以后,這位伍長便常帶領他手下弟兄,以賒賬的名義,在各個酒肆胡吃海塞。
而酒肆主家一聽是軍旅中人,那是萬不敢得罪的,即使賬面虧空赤字累累,也不敢多言,真真是被折磨的痛苦不堪。
“你等劣跡并未暴露,為何前來投案呀!”
“我原來以為俺們這些匹夫,平日不做殺人放火這些骯臟事,便算積的大德!”
“今日見到定王您的高德,我才知道,即便是小小的惡事,也不該做!”
朱慈炯點了點頭說道。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你做的很好。”
“婁伴伴,你替我去將他所欠酒肆銀兩還清。爾雖有小過,但知錯能改,且有表率三軍之功,今升爾為什長,望爾不負眾望,為軍士信服。”
“標下劉能,謝定王殿下,謝定王殿下!”
自古以來,鉆營投機者從不缺乏,而這位伍長所說的罪過,進退有路,最差結果也不過是,至多挨個幾十大板,雖有取巧之嫌。
但不管他心思如何,朱慈炯確不在乎,因其正中下懷,所以朱慈炯給這伍長一些好處,也就順理成章了。
“即令,全軍各營建設,思過亭,凡有前過者,主動自首,刑減半,但死刑不在此列。”
“在旁另設,主意亭,凡對長官指揮有異者或知他人罪行者,皆可匿名舉報。若有目不識丁者,則可由人代寫,立功則兩人皆賞,有代寫之人惡意出賣舉報人,致使其出事者,根據主意亭存根,重罰代寫者。”
“主意亭,思過亭由我直接派人管理,諸將不可阻撓。”
朱慈炯升任紹哥為百戶,令其挑選了精明強干之士百余人組成了特務營,以后就直接對其負責,也便他能更好的掌握全軍動向。
眾軍解散后,也到了晚上,朱慈炯吃完飯,就回到了自己大帳內。
燭光搖曳下,朱慈炯借著些許明亮看著兵書戰策,雖說條件艱苦一些,確不影響其半分。你若是湊近,甚至能看清他那一雙眸子,竟發出了異樣的光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今在缺乏娛樂活動的明代,日常看書增長見聞,對于朱慈炯來說,反倒是樂在其中了。
“《練兵實紀》,戚少保真是個奇人,可惜我無緣相見,這真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死了。”
掀開牛皮卷簾,看著月明星稀的夜色,一條規劃已經出現在了朱慈炯的腦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