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的事
- (英)娜塔莎·德文
- 539字
- 2022-09-09 16:08:27
大腦和心理不一樣
根據我的經驗,了解精神混亂時大腦的運作機制,有利于我們與心理疾病共存。很多人都知道,我會和我的杏仁核對話(這樣做會引人側目,但我認為讓陌生人覺得我有點古怪,總比恐慌發作好)。我會感謝我的杏仁核派奈杰爾來提醒我注意危險,但同時也會斬釘截鐵地告訴它,那些可怕的事不論如何我們是做定了。
我們常聽人說要“相信自己的直覺”,這個建議一般而言不會錯。但有時我們很難分清這究竟是真正的直覺,還是你的大腦一時之間在亂發脾氣。
我小時候跟我媽說我不舒服,她會問我:“是身體不舒服還是心里不舒服?”雖然我當時還未確診焦慮癥,但我媽很了解我,她知道我有時狀況不好是緣于心理而非生理,因此需要另一種照料。這個方法很有效,能準確地分辨出究竟是哪里不適。不過我需要多加練習才能分辨,畢竟身體和大腦并非各自為政(時至今日,我偶爾還是會莫名其妙地因為焦慮而出現“24小時流感”的癥狀),但是這個習慣確實有用。
如今,我進一步提升了這個練習,自問:“究竟是我的大腦不舒服還是我的心理不舒服?”你的大腦只是一個(聰明又無比復雜的)器官,會根據它所處的化學環境和接收到的外部信號全力以赴地運轉。而你的心靈——大腦的抽象概念——才是你的本質。按照你的意愿去改變和塑造這顆只屬于你的心,才是活著真正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