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高層次人才的概念與類別

人之有異能于其身,猶錐之在囊,其末立見,故未有有其實而不可見者也。

——〔宋〕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材論》

一、高層次人才的概念

由于各國發展水平、發展階段不同,因此對高層次人才的界定標準不同。為了便于對高層次人才的概念進行界定,我們首先著手分析其屬性。高層次人才本身有兩個明顯的屬性,其一是具有共性,其二是具有相對性。所謂共性是指人們對高層次人才的要求具有相同的部分,即其質的規定性是得到大家認可并達成共識的,如高學歷、高職稱、創新能力強、擁有高端成果等。對其共性的理解可以從教育行政部門對高校高層次人才的界定中窺其一斑,即“高校教師隊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隊伍是國家高層次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決定著高水平大學的建設水平和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而且還是國家基礎研究和高技術領域原始創新的一支主力軍,是解決國民經濟重大問題、實現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的一支生力軍。要進一步構建促進優秀人才可持續發展的培養和支持體系,大力實施高層次創造性人才計劃,努力吸引和培養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學術大師和學科帶頭人,一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重點支持一批高水平的創新團隊和學術群體,帶動人才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從這里可以看出,我國教育行政部門對高校高層次人才的認定是學術大師、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干等從事科學技術研究與創新的高層次人才。上述這些論述反映了高校高層次人才的共通性特點,但對高層次人才的理解還應從相對性上去把握。所謂相對性是指不同院校由于其自身發展的階段與水平不同,對所需高層次人才的要求可能不盡相同,具有特殊性。比如對于“985”和“211”院校來說,其定義的高層次人才與一個初建的院校所要求的高層次人才是不同的,前者對高層次人才的認定更為高端,而后者則會限于發展階段與發展水平,對高層次人才的要求要低許多。倘若這類院校認定高層次人才的標準與前者相同的話,不但其財力、物力不能勝任,且其所具有的軟實力,如院校名譽、學科建設、實驗室建設等也不能吸引高層次人才。為此,對高層次人才進行界定就要考慮到這些方面。借鑒上述研究者的做法,應從廣義與狹義兩個方面來定義。廣義的院校高層次人才是指在院校人才隊伍中層次較高的各類人才,包括學校的高級管理者、學術精英、優秀教師以及高層次的服務型人才等。而狹義的高層次人才是指學術能力較強,在某一學科或領域具有較深造詣、創新能力強,在學科發展及院校教學科研活動中發揮統領或骨干作用的高層次腦力勞動者。他們是一所院校教育發展的核心力量,數量和質量決定著其在國內和國際的競爭地位。

一些研究者有時還將高層次人才稱為高層次創新人才、尖端人才和戰略人才等,盡管稱謂多樣,但指代的對象大致相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康市| 富裕县| 通海县| 墨竹工卡县| 平谷区| 玉溪市| 玉林市| 云浮市| 嘉祥县| 虞城县| 成武县| 文安县| 从化市| 龙门县| 高邑县| 柳河县| 景德镇市| 丁青县| 育儿| 安达市| 江西省| 安乡县| 衡南县| 浦北县| 贵定县| 青川县| 台江县| 平果县| 黑河市| 盈江县| 金湖县| 石柱| 库尔勒市| 石楼县| 石柱| 深州市| 濮阳市| 文山县| 辛集市| 长治市| 桐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