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導論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于異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八》

一、研究的緣起與問題的提出

從世界范圍來看,發達國家持續的經濟發展、文明發展與重視全民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除了提供完備、先進的基礎教育外,這些國家極其重視高等教育的發展,因為高等教育通過培養高素質的公民推進了社會文明的高度發展、通過培養高素質的勞動力推進了經濟的高速發展。顯然,高等教育之于國家綜合國力、社會文明昌盛、國民生活幸福等諸多方面意義重大。我國作為后發的發展中國家,一方面本來就有重視教育的傳統,并且積累頗豐,基礎雄厚,另一方面由于全球化的迅猛發展使當今世界成為“地球村”,我國與發達國家的來往和交流更加便利,同時還能汲取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基于我國國情以及結合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就確定了“科教興國”發展方略。經過多年的努力和發展,我國高等教育無論其規模還是質量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仡櫠嗄甑陌l展歷程,我國高等教育所取得的突飛猛進的成果,一是緣于對教育經費持續增長的投入,二是得益于在高等教育中對人才隊伍的高度重視。習近平主席曾在2016年的科技大會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我國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關鍵是要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的確,多年來的高等教育發展,許多辦學的實踐者和高等教育的研究者都達成一個共識,那就是“人才興?!?,唯有人才才是院校強勁發展的原動力。高層次的師資隊伍、高水平的科研團隊和專業化的管理人員是一所高校可持續發展與水平提升的核心因素。所以人們常說,在高等院校的建設與發展中,人才是最為活躍的因素,也是最為值得著力培養的戰略要素。2016年,醞釀多時的《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正式出臺,指出“樹立全球視野和戰略眼光,充分開發利用國內國際人才資源,主動參與國際人才競爭,完善更加開放、更加靈活的人才培養、吸引和使用機制,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流得動、用得好”。這份文件顯然關注到人才的流動、引進和使用的各個環節,是我們探討院校高層次人才流動與引進的有力指引。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強調我國高校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勵高校在國家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國防科技創新和區域創新中做出貢獻,人才是高校發揮其教育、科研、社會服務功能的能動因素,培養高層次拔尖人才,促進跨學科、跨單位合作,創建高水平的教學科研創新團隊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由此可見,在高等教育多元化背景下,強調人才的流動與引進、激勵人才致力于創新已成為人才工作的重要內容。2015年11月,國務院發布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明確了“雙一流”的五項建設任務。建設與改革并舉,要求中國高等教育在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過程中必須更加重視提高質量、優化結構、改革驅動。這意味著中國高等教育已處于內涵式發展的關鍵階段,預示著中國高等教育已進入新的全球性發展格局之中。2016年6月,教育部提出逐步將“211工程”和“985工程”與建設“一流高校”與“一流學科”發展戰略統籌起來推行(簡稱“雙一流”),以推動未來我國高校的“雙一流”建設,最終目的是在我國建成一批世界范圍的高水平大學。2017年9月,教育部、財政部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了《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正式公布。有學者和新聞媒體不約而同地指出,一些高校早已未雨綢繆,在醞釀落實“雙一流”發展戰略的過程中已經開始發動人才爭奪戰,這些高校把爭奪的目標設定在“四青學者”上,這四類人才分別為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青年拔尖人才”和“青年長江學者”入選者。這些高校在延攬青年人才上舍得投入,行動雷厲風行。在可預見的未來創建“雙一流”大學的過程中,人才已然成為它們邁向卓越和屹立高校叢林的法寶。由此可見,在這新一輪高校發展競爭與高校位序排名重新洗牌的“廝殺”中,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已成為高校立于不敗之地的決定性條件之一。

軍事院校盡管沒有完全被納入“雙一流”高校建設的規劃當中,但追求卓越、力爭辦成知名院校、服務國家國防事業依然是各軍事院校孜孜以求的目標。軍事院校要實現這些追求,應遵循和參照普通高校發展的邏輯,將高度重視人才作為其發展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所以,軍事院校作為軍事領域內的高校,也應當高度重視人才,并將人才視為辦校治學方略的重中之重。另外,從軍事院校本身的發展要求來看,新時期軍事變革與信息化戰爭形態的出現,更加推動了院校實現轉型。特別是中央軍委習主席提出的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更是指明了院校的發展方向。軍事院校要貫徹落實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一方面要適應新的作戰形態,培養各類指揮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以便形成和組合新的戰斗力,為“謀打贏”和“打得贏”服務;另一方面院校本身為部隊培養指揮與技術人才的同時也要依賴人才,即以高水平的師資與管理隊伍辦成高水平的軍事院校,因為這樣方能培養出一流水平的軍事人才。

2015年“9·3”閱兵期間,中央軍委習近平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將裁軍30萬,這意味著我國新一輪的軍事改革已拉開序幕。在軍事院校改革的過程中,各院校對高水平教師隊伍的需求就會顯得更為突出,因為教師隊伍的質量優劣是影響辦學水平好壞的最為根本的因素。為實現教師隊伍數量和質量的突飛猛進發展,各院校勢必會構建整體戰略規劃并通過實施具體人才計劃來實現教師隊伍的數量和質量的升級。比如,武警部隊為適應改革要求和院校發展之需,提出了以“人才工程”為龍頭的新“三項工程”(人才工程、學科工程和數據工程)建設,力圖在院校結構調整的基礎上通過加大三支人才隊伍的建設力度,從整體上提升院校的辦學水平與服務部隊的能力。特別是在“人才工程”中對未來十年的人才發展進行了詳細的規劃,其中尤其強調了高層次人才引進在人才建設戰略中的重要意義,同時也指出武警部隊高層次人才稀缺是造成建設現代化武警的障礙因素。為體現解決問題的迫切程度,這個規劃甚至詳盡到對每年引進高層次人才數量和質量的具體要求。為了更好地實施“人才工程”,特別是為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實踐與理論服務,我們將研究的目光聚焦在軍事院校高層次人才的引進上,力爭為軍事人才隊伍建設做一些有益探索,并提出相應建議。

正如前面分析所見,國內外高等教育發展經驗告訴我們,高層次人才對一所高校的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即辦一所好的大學與高質量的人才密切相關。所以,借鑒國內外軍地高校發展經驗,擁有和培養實力雄厚的高水平人才隊伍對軍事院校來說是非常迫切的。從軍事院校發展的實際來看,全軍院校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尤其顯得緊迫,因為軍事院校經過新一輪的教育改革后,每個院校都面臨著任務調整和教育轉型,它們一方面存在固強補弱的問題,另一方面許多新建院校、新建學科和新建專業都急需這類人才加入進來并起到骨干和引領作用。由此可見,對高層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已成為軍事院校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偨Y國內外院校的人才發展戰略,我們可以發現,多數高等院校都采用了從校外引進人才的方式來實現其辦學質量的整體躍升。盡管引進人才使院校能在較短時間內實現智力集聚、辦學水平得到極大提升,但實際上我們通過觀察與梳理發現,院校在“如何引進人才”“引進什么人才”“如何成功引進人才”等方面不是輕易能夠實現的,其間既有成功的經驗,同樣也存在不少失敗的案例。所以,院校在人才引進方面有著許多值得認真探討與思考的問題。軍事院校作為軍事組織,在人才引進方面具有較多的特殊性。因此,探討軍事院校如何引進高層次人才及其在高層次人才引進中存在的問題是我們重點要關注的,希望通過本書的研究能對軍事院校引進高層次人才工作提出一些具有建設性的建議,也希冀相關研究成果能對軍事人事人才管理理論有所助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市| 潞西市| 青冈县| 淮安市| 民乐县| 邵武市| 陕西省| 鲁山县| 盘锦市| 凯里市| 赤城县| 郴州市| 清水县| 托里县| 南城县| 西华县| 黄陵县| 黔东| 靖江市| 宜宾县| 库尔勒市| 枞阳县| 江门市| 水富县| 花垣县| 邓州市| 尖扎县| 冀州市| 阳谷县| 雷波县| 昂仁县| 米易县| 塔河县| 多伦县| 永靖县| 略阳县| 灵川县| 衡东县| 宁都县| 吉林市| 南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