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南海幻夢(3)
- 大癲狂: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群眾性癲狂
- (英)查爾斯·麥基
- 5298字
- 2014-06-12 15:40:00
現在沒有必要去描述董事們是如何通過各種手段操控股票價格的。到8月份,股價達到了最高點1000英鎊,然后就開始上下波動,泡沫逐漸破滅了。許多公務人員對董事們表示不滿,他們尤其反感那種將股份清單列在每張認購單上的做法。人們慢慢了解到,約翰·布倫特(John Brent)主席和其他一些人所帶來的禍事遠不止于此,他們開始出賣股票。整個8月,股市持續走低的態勢,9月2日,南海公司的股價只有700英鎊。
事情已經變得非常糟糕,為了防止公眾對南海公司完全絕望,9月8日,董事會在泰勒商貿大廳召開了一次全體會議。當天上午9點,會場內寂靜無聲,但廳外卻異常熱鬧,許多被獲允許的人擠入了大廳。由于董事以及他們朋友的推舉,南海公司副主管約翰·費洛斯爵士負責主持會議。他示意大家安靜,接著宣讀了董事會批準的幾項提案,然后又宣布有關可補償基金、不可補償基金和預付金等相關賬務的處理方法。
接下來,克拉各斯先生做了一段簡短的講話,他希望大家能夠團結起來,群策群力,渡過這次危機。在發言結束時,他對董事會富有成效的管理表示了感謝,同時也懇請他們為了公司全體股東的利益而繼續努力。亨格福特先生在類似的場合總要滔滔不絕地講一番話,今天也不例外。當初,因為他毫無保留地支持南海公司而受到了公眾的關注,后來,人們懷疑他因為事前知道股票上市的具體時間而獲得了大筆收益。他說,他見過許多同類社團的出現和衰落,但像南海公司這樣能夠在短時間內成就一番事業的,卻從來沒有過。他們做了許多官員、教士和法官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他們把各黨派團結在一起。即使他們沒有全部消滅,也至少是部分地減少這個國家的動亂和仇恨。通過股票交易,富人變得更加富有,鄉村士紳的土地也獲得了2倍、3倍的增值。同時他們也幫了教堂大忙,很多牧師和教士從他們興建的工程中得到了好處。總之,整個國家因為他們走上了繁榮富強之路。他希望這些杰出人士適當地考慮自己。亨格福特的講話引發了一陣噓聲,這些美妙動聽的夸贊之辭聽上去就像是對事實的無情嘲弄,但到會的董事、他們的朋友以及所有的贏家都還是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來表示對亨格福特的講話的贊同。波特蘭公爵也發了相似的講話,并且對那些在股票投資中失利的人表示了同情。由于他自己在這次大投機中獲利非常多,所以,他的舉動似乎像是《瓊·米勒的笑話》一書中的那個胖子,在豐盛的晚餐之后,他總是拍拍自己鼓鼓的肚子問這個世界是否還有吃不飽的人。
會議通過了多項提案,但并沒有挽回公眾的信心。當天晚上,股價就下跌到640英鎊,第二天又繼續跌到540英鎊,此后幾天仍然不改下跌之勢,最后停在了400英鎊。9月13日,M.P.布羅德里克(M.P.Broderick)先生給密德萊頓上議員寫了一封信,這封信后來收入了庫克斯的《沃普勒》一書中,在信中有這樣一段話:“為什么南海公司的董事們心甘情愿地去冒這么大的風險呢?對此民間有各種猜測。我本人也相信,他們這樣做只是為了得到巨大的好處。他們濫用貨幣的信用,使貨幣難堪重負。在危急時刻,那些大股東們全身而退,因而沒有因為泡沫的破滅而損失財產,而那些頭腦狂熱的人卻被貪婪蒙蔽了雙眼,妄想在鼴鼠丘上建起一座高山。千萬個家庭因此而破產,他們不得不沿街乞討——憤怒、驚恐和絕望在人群中蔓延開來,人們陷入了困境之中,以至于讓我感到沒有任何計劃或方案能夠使這個氣泡免于破裂。總之,我無法思考要采取怎樣的應對措施,甚至連假裝去思考都做不到。”10天后,股價繼續下跌,他又寫道:“公司仍然沒有任何有效措施,如今的形勢已是四面楚歌,找不到一條退路。從幾位剛剛來到倫敦的紳士那里,我聽到了一些南海公司大股東的名字,他們的行為令人作嘔。現在,很多金融家已經潛逃了,每天還有更多的人在準備潛逃,我懷疑已經有三分之二或者四分之三的人潛逃。從一開始,我就以一句千古不變的箴言作為評判整個事件的基礎:1000萬英鎊(這個數字已經大大超過了流通中需要的現金量了)的存款不能當成2億英鎊來花。而現在人們無疑已經這樣做了,我們偉大的國家機器怎能避免滅亡的噩運。”
9月12日,由于塞格雷特利·克拉各斯先生的一再懇請,南海公司的董事和英格蘭銀行的董事先后幾次召開了聯席會議。接著一條信息在坊間傳開了,消息稱英格蘭銀行已經同意向南海公司貸款600萬英鎊,于是股價回升到670英鎊,但到了下午,人們就知道了這條消息根本不可靠,股價馬上下跌到580英鎊,第二日又落到570英鎊,隨后慢慢跌至400英鎊。
形勢的嚴峻讓政府倍感震驚。為了避免受到憤怒股民的攻擊,董事會成員都躲在家里。街上到處是危險的暴徒。正在漢諾威的國王一連收到了數封公文,請求他即刻回國收拾殘局。正在鄉間的家中修養的沃普樂先生也屢屢收到求救信,請求他利用自己對英格蘭銀行董事會成員的巨大影響力,說服銀行對南海公司施救。
但英格蘭銀行并不愿意蹚這趟渾水,擔心這會讓他們陷入無法擺脫的麻煩之中。但全國上下都一致呼吁它挺身而出扶危濟困,英格蘭銀行勉強接受了全部建議。它召集了所有制定貿易政策的著名人士研究應付緊急狀態的對策。沃普樂先生拿出了一份合同草案,草案得到了各方認可并作為下一步談判的基礎。這樣大眾的驚恐情緒才稍微緩和了一點。
9月20日,南海公司在泰勒商貿大廳召開了擴大會議。會議的重要成果是通過了一項提案:根據這項提案,董事會有權批準英格蘭銀行或其他任何人經營本公司債券的要求,或者批準銀行認為適當的任何建議。作為眾多的發言人之一,鮑得內先生表示,他對人們陷入了極度的驚慌之中感到萬分震驚,由于恐懼人們整天跑來跑去,滿腦子都是無邊無際的滅頂之災。
“無邊的黑夜籠罩在大地,
人們心中滿是狂暴和憤怒,
整個世界如同地獄般可怕。”
兩天以后,英格蘭銀行舉行股東大會。主管告訴與會者,此前董事會已經多次召開討論南海公司事件的會議,但并未就此事形成最終意見。會上,董事會做出了一項提案并順利獲得通過,該提案授權董事會批準經營南海公司的債券,但必須對債券的總值、項目和時間做出詳細的規劃。
這樣,兩家公司以維護公眾利益為目標,開始自由地采取措施。為了重建南海公司的公共信用,英格蘭銀行開設專戶,以15%的定金、3%的保險費和5%的利息,發行了300萬英鎊南海公司債券。9月28日清晨,人們如蜂聚般紛紛攜款而至。這種情形讓人感到債券可能會在一天內就被人們搶購一空,可是不到中午形勢就急轉直下。盡管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但南海公司的股價還是一落千丈。事實上,南海公司的債券早就沒有什么信用可言了,此前,那些最有名的金融家和銀行家也因為大量向南海公司貸款而無法正常運營,有的還不得不關門歇業溜之大吉。劍刃公司當時是南海公司債券的主要承兌商,也停辦了支付業務。看上去,災難似乎馬上也要降臨在銀行的頭上。上午,銀行還在忙不迭地接受認購,可下午就不得不更加迅速地兌付現金。
第二天是節假日,銀行才得以喘息,它們非常后悔卷入了這場災難。它們的老對手南海公司在這場風潮中徹底倒下了,它們的股價一直跌至150英鎊,幾次波動過后,慢慢跌到135英鎊。
到這時,銀行才發現它無力恢復公眾的信心,更不可能力挽毀滅的狂瀾。它不想因為救市而白白搭上自己的性命,因此它決定終止已經履行了一部分的協議。他們為此找到的理由同樣是冠冕堂皇的:英格蘭銀行與南海公司的合約只不過是一份協議草案,在一些重要的細節問題上,協議未作任何約定。其實,更為重要的是對退出協議沒有任何懲罰條款。
“就這樣”,用《議會史》的敘述就是,“人們看到,一個神奇的泡沫飄到了不可思議的高度,它制造了令整個歐洲凝神觀望和翹首以待的海市蜃樓,在8個月的時間里,它由興至盛,由盛而衰。而事實上。它是建立在欺騙、幻覺、輕信和恐懼之上的。它的制造者的那套鬼把戲一旦被人們識穿,它就啪的一聲碎裂了。”
在災難即將降臨時,整個國家都變得“道德淪喪”。在為了揭發罪犯而舉行的議會質詢會上,一幕幕丑劇不斷上演,向人們展示了罪犯們丑惡的心靈和骯臟的手段。對所有罪行的調查研究最終成為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因為它向人們證明,國家的賭博和個人的賭博一樣也要受到懲罰,罪犯們也必定遭到制裁。
著名作家斯摩萊特曾經說過:“沒有一個歷史學家會喜歡這個時代。因為那些情感豐沛、善于想象的讀者沒有一個會喜歡閱讀這些詳細描寫骯臟交易的史書。在這些描寫里沒有溫情,沒有色彩,不加修飾,它所展示的僅僅是一幅枯燥無味、腐化墮落的畫面。”
事實上,他的想法錯了。如果斯摩萊特有些幽默感,他就會發現這個主題所能夠帶給人們的啟發要遠遠超出一個小說家所希望達到的。一群遭到劫掠處在絕望之中的人們難道沒有溫情嗎?數以百計的家庭因為股票投機而一貧如洗;昨天的富翁淪為今天的乞丐;手握重權、前呼后擁的重臣落到貶謫流放的下場;在每一寸土地上都有自責、悔恨和詛咒。難道這樣一幅悲慘的圖畫里不是充滿了生命、生氣嗎?
全體國民理性的雙眼都被蒙蔽了,他們瘋狂地跟在一個金光閃閃的幻象后面狂奔,直到不幸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還在固執地否認這僅僅是一場噩夢,此情此景難道不是發人深省的嗎?
歷史學家們往往樂于記述那些無能的大臣為了取悅于更無能的國王而設計的陰謀、殘酷的戰斗等,一說起這樣的故事,他們便滔滔不絕,一遍一遍沒完沒了。而卻將那些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類道德和福祉的事件丟在一邊,視而不見,他們總是覺得這些內容干癟沉悶、沒有溫情、沒有色彩,他們以這種錯誤的筆調寫就的史書典籍,已經泛濫成災了。
在這個臭名昭著的泡沫時代,英格蘭出現了一種獨有的現象:公眾的心志變得越來越不健康。人們開始厭煩那些通過小心謹慎的努力慢慢獲得成功的產業了。他們渴望得到無窮無盡的財富,于是鋌而走險,從事各種腐化墮落的行為。空前的奢侈之風帶來的是人們道德品行的急劇下滑。一個愚昧無知的粗魯之人,因為一場賭博的勝利就會一夜暴富,這怎能不讓那些知書達理的人感到羞愧難當。
金錢的力量不斷讓世人折服,它可以令糞土變成珍珠!那些曾經被里查德·斯蒂勒爵士認為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粗野之徒,在厄運降臨而一敗涂地之后,就成了人們心中的反面典型。在議會質詢時,許多董事并沒有因為挪用公款而嘗到苦果,但他們的傲慢無禮卻讓他們吃盡了苦頭。其中有一個既愚昧又狂妄的家伙,在他春風得意的時候聲稱要用金子去喂馬,但到最后卻落了個幾乎要自己動手燒水做飯的下場。他們曾經留給世人的每一個傲慢的眼神,每一句不可一世的大話,都被記錄下來,而命運最后回報給他們的,則是無盡的貧窮和羞辱。
恣意妄為者的苦果
國內的形勢非常緊急。喬治(George)一世不得不改變了他在漢諾威的預定日程,火速回國。11月11日,他回到了英格蘭。
12月8日,議會召開會議。這期間,全國所有的城鎮不約而同地舉行了公共集會。人們紛紛懇請立法機關嚴懲南海公司的董事們。正是他們的那些恬不知恥的欺騙行為,使得整個國家走到了懸崖的邊緣,然而幾乎沒有人認為政府也應當像南海公司一樣受到懲罰。
沒有人去指責大眾的輕信與盲從,貪婪和墮落已經吞噬了所有優秀的國民本性,他們對金錢的癡迷和瘋狂渴望使他們又一次地鉆進了陰謀者布好的羅網。從來沒有人指責人們的這些行為。所有人都認為單純、誠實和勤奮的人民受到了一伙強盜的欺騙,這些人惡貫滿盈,罪有應得。
全國上下幾乎都是一致的看法,上下兩院的議員也持同樣的觀點。對南海公司董事會成員的惡行,幾乎眾口一詞地要求嚴懲。但這時國王發表了一個談話,希望大家考慮董事會成員對國家經濟所懷有的熱忱和曾經的努力,處置的提案要對他們在這場災難中遭遇的不幸予以照顧和適當的憐憫。這個談話的發表立即引發了公眾的爭論。其中幾位發言者猛烈抨擊了南海公司董事的行為,在他們中莫樂斯沃思勛爵的發言最為激烈。
他這樣說道:“毫無疑問,南海公司的董事們是這場災難的元兇巨惡。但現在卻有人以適用于他們行為的法律為由來為他們開脫。如果是那樣,我們可以遵照古羅馬人的先例。古羅馬人沒有懲罰弒父逆子行為的法律,因為立法者猜想不可能有做兒子的天良泯滅親手將親生父親置于死地。所以當出現這樣的犯罪時,他們把那些罪惡滔天的惡徒直接裝進麻袋,縫好袋口,然后扔到臺伯河里活活淹死。同樣,那些謀劃和實施了邪惡的南海陰謀的罪犯們,也應當被裝進麻袋扔到泰晤士河里。”
其他人的發言大都比較溫和,也比較謹慎。沃普樂先生更是表現得異常謙和,他說當務之急是要努力恢復公共信用。“就像在倫敦城發生火災的緊急時刻,所有的聰明人都會先想辦法滅火,使火勢不再蔓延,等火被撲滅了,再去慢慢地查找縱火犯。公共信用已處在危急時刻,如同一個受傷的人正流淌著鮮血,應當迅速挽救他的生命,以后還有充足的時間去懲辦刺客。”
12月9日,國王的談話得到了公眾的響應,大家接受了一項有關南海事件處置的宣言。這項宣言是在加進了不僅要撫慰國民的失望情緒,還要懲辦元兇等內容之后,才在議會獲得一致通過的。調查工作進展迅速。議會命令南海公司董事會成員呈交一份完整的交易賬目。經過多日的調查,議會一致通過了一項提案:大眾恐慌主要是因為他們陷入了股票投機者設計的陷阱,因此在重建公共信貸的同時,也要考慮通過法律手段防止這種邪惡的行為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