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天降英雄

  • 秦始皇嬴政全傳
  • 田家淇
  • 6512字
  • 2021-04-15 14:32:32

第一節 商人謀國

說到秦始皇,總是要提到另外一個人,一個中國歷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大商人,這個人就是大名赫赫的呂不韋。

呂不韋天才地策劃了或許是人類歷史上最有創意的商業計劃,并獲得了完全的成功,經營的項目竟然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大秦帝國”。

秦始皇是秦莊襄王的兒子。秦莊襄王原名異人,是秦昭王的孫子、秦孝文王的兒子。他當初作為秦國的質子,被送往趙國當人質。一個無足輕重、本來是毫無希望登上秦國王位的質子,在呂不韋的天才經營下,變成王位的繼承人,最終登上王位。

“質子”,即人質。當時各國戰亂,弱國為了取得強國的信任就派人質到強國作為抵押,多為王子或世子,故稱為質子。有時強國為了取得弱國的服從和支持,也遣子為質。異人被送往趙國當人質,就屬于這種情況。

當時秦昭王還在位,秦孝文王還只是太子而已,被稱為安國君。安國君的妻妾很多,有子20余人,異人排行居中。異人的母親不受寵,在安國君的眾多兒子中,異人無足輕重,因此才會被送到趙國當人質。

異人到了趙國以后,秦國的政客無人再關心這個客居趙國的公子。后來秦國違背盟約,數次和趙國交戰,異人受到牽連,不僅得不到正當的禮遇,還遭到憎恨和奚落。同時,秦國給他的資助也很少,異人生活得非常窘困清貧,過著受人冷落、遭人白眼的生活,完全成了一個流落異國他鄉的寒酸公子。

呂不韋是異人的貴人;異人也是呂不韋的貴人。

呂不韋原是衛國濮陽人,后來成為陽翟巨商。他非常有經濟頭腦,專門從事投機生意,通過在各地往來、低買高賣,最終家財萬貫、富甲一方。

后來呂不韋來到趙國都城邯鄲,偶然見到了貧困落魄的異人,認為他是“奇貨可居”,決定利用異人,來謀取比尋常買賣獲利大得多的利益。

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呂不韋經常往來于各國都市,對各國政局都很熟悉。他清楚地知道,經商雖可致富甚至獲利百倍,但是一個商人,在當時重農輕商的社會,畢竟地位不高。如果他幫助異人成為秦王,雖然投資巨大,而且風險也很大,但是獲得的利益卻是尋常生意無法比擬的,不僅可以權財兩得,還可以光耀門庭,甚至在歷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

雖然呂不韋很有頭腦,善于謀略,但是要真正把這個頗有創意的想法付諸實踐,卻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畢竟政治投機不像做生意,生意輸了,可以卷土重來;政治上的投資,一旦失敗了,就可能把自己的命也搭進去了,甚至會遭到滅族的危險。

幫助異人登上王位,不僅是極大的冒險,也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政治賭博。要敢于做這個決定,不僅需要極具誘惑力的利益上的驅動,還需要強大的心理承受力。

呂不韋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想聽取父親的意見,以證明自己的想法的現實可行性,于是他去同父親商量。

他問父親:“種田耕地一年能夠獲利多少?”

“大約獲利十倍吧。”父親回答。

“那如果投資經營珠寶首飾的買賣呢?”

“最少也能獲利百倍,你問這些做什么?”

“兒想再問,如果投資于政治,立君主,定國家,這又能獲利多少?”

“那就無法估算了。”父親回答。

于是,呂不韋把自己想要幫助異人登上秦國王位的想法告訴父親,說:“立君定國,利大無比,而且可遺傳后人,其利潤自然無法計算。我決心去結交異人,為他謀取秦國的君位,以使我呂氏家族飛黃騰達。”

呂父感到事關重大,但具有遠見卓識的他經過一番仔細考慮以后,認為不妨一試,便叮囑兒子小心從事。

呂不韋獲得了父親的支持后,終于下定了決心去做這件事情。

于是第二天,呂不韋登門拜訪異人,開門見山地對他說:“我能使公子的門庭光大。”異人笑道:“光大我的門庭?還是先光大你自己的門庭吧!”呂不韋鄭重其事地說:“公子有所不知,我的門庭要靠您的門庭才能光大。”

異人聽了,知道呂不韋話中有話,便請呂不韋到府中就座,與他深談。

呂不韋說:“秦昭王已經老了,安國君為太子,說不定哪天就會繼位成為秦王。我聽說安國君的妻妾中,有一位叫華陽夫人的,深受寵愛。雖然她沒有兒子,但是要立嫡嗣,非華陽夫人莫屬。公子您排行居中,有兄弟20多人。您不受安國君的重視,長期在國外做人質,一旦昭王逝世,安國君被立為秦國國君后,您根本沒有與其他兄弟爭奪太子之位的希望。”

異人被說中了心事,說道:“是啊。可是我能怎么辦呢?”呂不韋說:“我知道公子您客居于此很貧困,沒有錢財疏通關系或者結交賓客。不韋雖然也不富有,但我愿意出千金為公子到秦國游說,疏通安國君和華陽夫人,讓他們立您為嫡嗣。”

異人自然非常高興,叩頭拜謝道:“如果您的策謀成功,我果真登上了王位,我愿分秦國的土地與您共享。”

于是呂不韋拿出五百金給異人,作為日常生活和結交賓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購買珍奇玩物,帶著這些東西來到秦國游說。

呂不韋以政治、經濟相結合的手段使異人成為整個事件中的一顆“棋子”,一個“砝碼”。呂不韋在與異人的談判中,從心理上抓住異人的想法,并以極具“煽動力”的語言說到異人的痛處;從經濟上,呂不韋又以千金作為疏通各方面關系的經費;從政治上,呂不韋給異人指明了依靠華陽夫人來謀取嫡嗣之位的道路。

歷史上不乏聰明才智之人,他們常常會有很多好點子,但是缺乏膽識,缺乏行動的勇氣和魄力,因此往往不能把好的想法付諸實施。所以,一個人要成大事,不僅要善于思考,善于謀略,更要敢于冒險,敢于行動。否則再好的設想也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

呂不韋來到秦國,沒有直接求見安國君和華陽夫人,而是先拜訪了華陽夫人的姐姐。呂不韋對她說起了異人的賢惠和聰明,說異人結交諸侯賓客,朋友遍天下,胸懷寬廣,抱負遠大。并說他身居異國,日夜思念安國君和華陽夫人,常說“華陽夫人就是他異人的天”,往往到深夜還在流淚,不能成眠。最后,呂不韋拜托華陽夫人的姐姐把異人的禮物和問候轉呈給華陽夫人。

華陽夫人的姐姐來到華陽夫人的宮中,對華陽夫人轉述了異人的情況,又轉呈了異人給華陽夫人的厚禮。華陽夫人非常高興,對異人開始有了好感。

華陽夫人的姐姐對華陽夫人說:“我聽說,用美貌侍奉男人的女人,一旦容貌衰老,男人對她的愛也就大大減少了。現在你侍奉太子,雖然深受寵愛,但你沒有兒子,所以應該趁你容貌沒有衰老時就早定主張,在各位公子中選擇一位賢能孝順的收作自己的兒子,把他立為嫡嗣。這樣,夫君在世時你可享有雙重尊重,夫君死后你的兒子為王,你也不會失勢。如果你不趁自己風華正茂時早拿主意,等到容顏衰老,不受寵愛時再想開口說一句話,還能管用嗎?”

“是啊,我也常想這個問題,徹夜不眠,茶飯不香,不知道該怎么辦,如今姐姐提醒了我,妹妹終于茅塞頓開。”華陽夫人聽后答道。

“如今諸公子中,異人最為賢孝,他自知排行居中,按次序當不上王位繼承人,他的母親又不受寵幸,所以他愿意依附于你,你若能在這個關鍵時刻把他扶持為繼承人,就可終生在秦國得寵了。”華陽夫人的姐姐說。

華陽夫人聽了,非常贊同姐姐的說法。

于是,華陽夫人就找了一個機會滿臉悲凄地對安國君說:“異人在趙國為人質,非常賢能有才,廣交諸侯賓客,朋友很多,和他結交的人都贊譽他才德兼備。”當說到異人日夜思念太子時,華陽夫人滿臉流淚道:“臣妾能在后宮受到您的寵幸,是我的福氣,不幸的是我沒有兒子。異人如此賢能孝順,我愿收他做我的兒子,并把他立為嫡嗣,這樣我也可以有所依靠。”安國君禁不住心愛女人的苦苦相求,最后答應了華陽夫人的請求,并與華陽夫人刻符為信,約定立異人為王位繼承人。

緊接著,安國君和華陽夫人給異人送去大批錢財,并請呂不韋輔佐異人。從此,異人名聲日盛,譽滿諸侯。

呂不韋以攻心術在局勢中占據了主動,他以利害相誘,一步步地將華陽夫人也變成了棋局中的一顆棋子,為異人爭取了王位繼承權。

異人被立為嫡嗣,呂不韋的天才計劃就成功了一半。這筆交易的同時還伴隨著一個天大的陰謀——就是嬴政的誕生。

第二節 趙姬生政

“千古一帝”秦始皇有著太多的秘密,其中最大、最離奇的秘密竟然是:秦始皇的生身父親究竟是誰?

對于秦始皇的身世,有一種說法是:他是呂不韋與趙姬的私生子。

就在呂不韋大做政治投機,廣交豪紳之時,也沒有忘記享受生活。呂不韋從邯鄲女子中挑選了一位能歌善舞,姿容美麗的女子作為妻妾。因為這位女子是趙國人,史稱趙姬。

然后呂不韋故意邀請異人到自己家里做客,并讓趙姬出來獻舞、獻酒。異人看見趙姬當場就被迷住,趁著酒意就請求呂不韋把趙姬送給他。呂不韋故意裝作生氣惱怒的樣子,把異人嚇得滿面通紅,又羞又愧。其實趙姬此時已經身懷六甲,呂不韋故意裝作不情愿的樣子對異人說,我與你的關系非同一般,既然你真的非常喜歡趙姬,我也只好忍痛割愛,把她送給公子了。異人大喜,便帶著趙姬回家了,但他對趙姬已有身孕的事卻毫不知情。

如此看來,秦始皇的生身之父不是異人,即后來的秦莊襄王呂不韋,他不應姓嬴而應姓呂!這就是東漢史學家班固稱秦始皇為呂政的原因。

據司馬遷在《史記》里的記載,趙姬是懷了身孕以后,呂不韋才用計把她獻給異人的。懷胎總有一定常規,“十月懷胎”。未滿十月而生,呂不韋是他生父,超過十月而生,異人是他生父。按照這種常規,異人是他的父親。可是除了常規,還有“大期”和“小期”,問題一下子復雜起來。秦始皇帝雖然“大期”而生,但是又怎么能排除他不是例外,不是呂不韋的兒子呢?

秦始皇到底是異人的兒子,還是呂不韋的兒子,現在史學界仍有爭論。著名史學家郭沫若認為“呂不韋獻姬”,只是一種傳說,不是歷史!史學家馬非百對司馬遷的記載也提出了質疑!而學者榮真則對司馬遷的記載積極支持。

秦始皇的“父親”是異人,還是商人呂不韋?是是非非,難辨假真!但是,無論如何,呂不韋對秦始皇有再造之恩。異人子楚,如果不是經過呂不韋千般妙計、萬端謀算,游說、行賄一起用,威脅、利誘齊上陣,說服了華陽夫人,感動了太子安國君,異人這個不在長子之位,母親失寵,在趙國為質多年被人遺忘的“王孫”,是不可能當上太子并最后成為王位繼承人的。

同時,如果不是呂不韋舍盡千金家產,賄賂趙國守城將官,將異人偷偷送出趙國,異人也是難以回到秦國繼承王位的。

因此,呂不韋對秦始皇來講意義重大。沒有呂不韋,就沒有異人的王位。沒有異人的王位,又哪來秦始皇!可以說,沒有呂不韋就沒有秦始皇!

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趙姬生下一子,這就是嬴政。因他正月出生,故起名為正,一作政。趙姬生子以后,異人將其立為夫人。

嬴政恰恰生在秦趙兩次大戰的間隙。這年正月,時值兩國講和息兵。但和平關系僅維持了數月,同年九月秦兵進攻邯鄲,次年九月將邯鄲包圍起來。秦昭王五十年,秦將王(齬奇)指揮重兵發起強攻,邯鄲危在旦夕。情急之中,趙國打算殺死異人。異人得到消息,與呂不韋商討對策。呂不韋向防守官吏行賄六百金,助異人逃出邯鄲城,投奔秦軍,最后返回了秦國。趙國又打算殺死趙姬母子,由于趙姬是邯鄲富豪之女,母子在娘家的深密掩藏下,竟躲過了殺身大難,存活下來。

異人回到秦國后,身穿楚國服飾拜訪了華陽夫人,因為華陽夫人是楚國人,所以很高興,便賜予異人子楚的名字。從此異人便又名子楚。

秦昭王五十六年秋,昭王死,太子安國君繼位,是為秦孝文王。秦孝文王立華陽夫人為王后,子楚為太子。這時秦趙關系已經緩和,趙國就把趙姬母子送歸秦國。嬴政在出生地邯鄲度過了大部分的童年時光,9歲的時候才回到秦國。

秦孝文王在位時間甚短。他先服喪一年,第二年十月正式即位,即位3天就駕崩了。接著子楚繼承王位,是為秦莊襄王,并立趙姬為后。秦莊襄王一即位,便起用呂不韋做相國,封他為文信侯,并賞賜洛陽10萬戶作為他的食邑。

嬴政自然也就成為秦國太子,離秦國王位的距離只有一步之遙了。

秦莊襄王在位時間也很短,僅3年之久。公元前246年,13歲的嬴政登上了秦國的王位。由于嬴政年少,還沒有處理國政的能力,因此秦國政權就由秦始皇的母親趙太后和相國呂不韋執掌。

第三節 性格成型

人人都有遭遇逆境的時候,有些人選擇退縮,有些人則奮發圖強。選擇退縮的人難以成就大事,只有那些在逆境中奮發圖強的人,才能夠忍辱負重,不甘失敗,抓住機會成就自己,最終獲得成功。

雖然性格的形成不能完全歸結于環境,但是早年的生活環境的確對一個人的性格有著很大的影響,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特別是惡劣的環境對性格的影響就更為突出。一個人的性格對其一生的命運都有著重大影響,因為性格因素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一個人的決策和好惡,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性格決定命運。

讓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呂不韋是一位千金大賈,異人雖然是一名質子,但是趙姬的生活環境也是不會錯的。當然無論是呂不韋、異人還是趙姬,心神不安是不言而喻的。這種緊張和不安,無疑會傳遞給秦始皇這個未出世的人。呂不韋、異人和趙姬都是聰明絕頂之輩,這種遺傳因子,必然會對他產生很大影響。他出生之后,秦、趙戰爭連年不斷,作為質子的異人時時有生命之虞,難免憂慮、暴躁,所以當他的父親或母親在擁抱和呵護他時,這種情緒也會不知不覺地傳染給他。

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國滅亡趙國后,秦始皇專門去了邯鄲,“諸嘗與王生趙時母家有仇怨,皆坑之”(《史記·秦始皇本紀》),那些曾經讓他產生怨恨之人,盡皆被他屠殺,可見幼時的生活在他心靈上所留下的強烈印記。

可以這樣設想,異人和呂不韋逃走后,一方面秦始皇得到了他母親和母親家人的無比寵愛,同時也受到趙國統治者以及軍卒的威脅。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待遇在他的幼小心靈中產生出深深的愛,同時也產生出深深的恨。當他受到威脅不得不四處東躲西藏的時候,他的母親和親人一定會私下告訴他其帝王的家世及他無量的前程,這一切真是天壤之別。

一方面是外界的擠壓,環境的惡劣,另一方面是家人的呵護和內心的喜悅,他那少年老成、堅韌不拔的性格不斷形成。這種性格的形成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像油畫那樣一層一層地涂上去的。

《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

“趙欲殺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趙豪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

一個“匿”字,一個“竟”字,把秦始皇在趙國的那種艱難險境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

嬰幼兒時代是人的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人們常說,“三歲看到老”。秦始皇9歲以前一直處在這種環境里,所以他有一種堅韌不拔的品格,疾惡如仇的心性。為了達到憧憬中的理想,他曾不止一次忍受著痛苦,逃過不止一次的追捕,他為了不發出聲響,可以忍著不咳嗽,不出氣,但是他幼小心靈中一定會不止一次地想:將來一定要報仇雪恨。從遺傳和文獻資料分析,秦始皇的外表是討人喜歡的。有人對他愛之如命,如她的母親、他的親人們;有人對他恨之入骨,如那些可惡的趙兵,或者她母親家的那些有怨者。

這種環境影響著秦始皇的一生。他為了度過眼前困境,可以忍氣吞聲,為的是實現自己的夢。盡管關于秦始皇幼年生活記載可以說是一片空白,但是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秦始皇一生都在為實現理想而奮斗,他是一個健康正常的人。他少年老成,充滿了對親人的依戀和對敵人的仇恨。這是秦始皇性格和心理形成的外因。

秦始皇性格堅強殘暴,工于心計,但不乏人情味。他因為寵愛少子胡亥,帶著他出巡天下,這才給胡亥創造了一個機會。但是他并不因為寵愛胡亥,就把近在身邊的胡亥立為太子,而是下詔書命遠在上郡的長子扶蘇主持喪事。

當時胡亥已經20多歲,比秦始皇即位時大出了10多歲,可見秦始皇分得清楚什么叫情愛,什么叫政治。

秦始皇的母親曾與他相依為命度過了童年那艱難的時光,他對母親有一種深深依戀之情。當他的母親與嫪毐叛亂,他果斷地驅逐了她。可是茅焦勸諫之后,秦始皇立即迎接母親回咸陽。

秦始皇于呂不韋也并非全無溫情。牽涉叛亂之案,依照秦國連坐之法,呂不韋死罪難逃,可是秦始皇只罷了他的相位。秦始皇已經大權在握,但是他并沒有殺死呂不韋,而只叫他遷蜀。

秦始皇的人情味,還表現在對待徐福、李信等人身上。歷來人們都認為秦始皇殺人不眨眼,可是事實并非如此。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后,沒有殺死一個功臣,這是他的人情味的表現。

秦始皇的性格決定了秦王朝的命運。

秦始皇一生下來就是一個戰爭難民,由于戰爭因素,外部環境逐漸惡劣,不得不四處東躲西藏,但是他得到了母親和親人的庇護,心目中時刻瞄著那隨時可能實現的輝煌前程——回到秦國,所以他忍受了外界的壓力,少年老成、工于心計,心中充滿了對敵人的仇恨,對前程的渴望。不久他的渴望得以實現,但是他的堅定而兇殘的性格已經形成,這種性格影響了整個大秦帝國的進程!

統一了天下,打擊匈奴,修筑了馳道、長城,他仍不滿足,還要去征服死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盛区| 高阳县| 兰州市| 安顺市| 永胜县| 鄂托克前旗| 卢龙县| 万安县| 新津县| 富裕县| 高青县| 万盛区| 麻江县| 肃宁县| 晋江市| 彭州市| 教育| 新邵县| 沁源县| 五莲县| 峡江县| 上犹县| 海宁市| 通州市| 怀来县| 南丰县| 余江县| 东海县| 榆树市| 左权县| 塘沽区| 望都县| 惠来县| 洮南市| 庄浪县| 乐安县| 安阳市| 汝南县| 双鸭山市| 肥乡县| 佛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