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學巨匠背后的組織
導言
牛頓、瓦特、貝爾、愛迪生都是科學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的出現絕非偶然,除了個人的天賦和努力外,其成長的組織和“土壤”也起了重要作用。例如,有堅持其治理架構數百年不變的劍橋大學,有推動跨行業知識交流的“月光社”[1],還有長達數十年支持瓦特創新的企業家。此外,國家層面的法律保護也是推動創新的必要條件。例如,英國率先推出知識產權保護法,美國把知識產權保護寫入憲法??茖W的研發管理體系更是助力研發產出的要素,例如,愛迪生就曾創建研發實驗室和研發管理體系。
[1] 1756年左右成立于英國伯明翰,因為些工業家和科學家總是在月圓之夜聚集堂談論最新的工業科學成果,于是被稱為“月光社”。月光社孕育出六位改變世界的核心成員:博爾頓(蒸汽機的天使投資人)、達爾文(提出進化論)、瓦特(蒸汽機的發明者)、韋奇伍德(工業革命領袖、英國陶瓷之父、高溫計發明人)、普里斯特利(化學家)、本杰明·富蘭克林(美國開國元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