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初談新政,請召尚鐵
- 宋曙
- 卷毛與花貓
- 2263字
- 2021-03-30 17:08:11
張茂則吃過趙禎烤的羊腿,那還是在官家親政的晚上。
彼時的官家意氣奮發(fā),烤著一整個羊腿,說著什么要效仿太宗御駕親征,收復燕云十六州。
只是到了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治理國家有諸多的不便。
單單從趙禎以前烤一整只羊腿到現(xiàn)在只能烤半只就能看出來。
“朕有些想?yún)蜗嗔恕!壁w禎看著張茂則轉動鐵簽,半只羊腿滋滋冒油,突然說道。
張茂則繼續(xù)轉動鐵簽,默然不語。
“呂相在時,朕不用這般累。”趙禎緩緩說道。
……
尚鐵數(shù)錢數(shù)乏了,躺在床上睜大眼睛盯著屋頂,突然想起他扔磚頭的那晚。
本來,他是不想卷入這里,更不想改變什么狗屁的歷史,發(fā)明肥皂不是能賺錢嗎?我只要活好自己就是了,靖康之難那么遠,我管這么多干嘛?
何不現(xiàn)在享享福?
只是夏使來的那晚,一個孩子怎么敢扔磚砸向夏使?那個死要面子排隊買炸鵪鶉的食客摔倒在地,流血后又怎么會繼續(xù)爬起來接著開路的?
尚鐵突然有些難受,然后羞恥感、內疚感涌上心頭。
他又想起了范仲淹,在見到呂夷簡后,明知現(xiàn)在新政還不是時候,卻依舊一往直前。
這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對大宋充滿了無限熱愛。
想著想著,尚鐵突然又生出一絲自豪感。
老子是穿越者,是穿越者!
老子上知天文地理,下知華夏五千年,我不是過來吃喝享福的,我是來鬧革命的,是來鬧革命的!
第二天一早起來,尚鐵陪著翁翁幾個繼續(xù)加工,下午還要去朱雀門賣貨。
這幾年翁翁忽悠下來的錢足夠在朱雀門那里租個店面。到時候就不用擺攤,第一甜水巷用來住,朱雀門用來賣貨。
正考慮著以后的日子,張茂則又來了,王中正也跟在后面。
“國信所你常來坐坐就好,多在遼人夏人面前露露臉,俸祿照拿。”張茂則甩下這一句話就離開了。
尚鐵有些難受,自己好不容易決心在大宋鬧革命,結果你們就讓我當花瓶。
王中正趁著張茂則說話,在看尚鐵他們弄的新玩意,等張茂則離開后,這個小內侍開口說他是帶著官家申飭來的。
除了在屋子里的楊叔楊嬸,鐵匠鋪子里的所以人跪在院子聽訓誡。
“大宋是講禮儀的,怎么能打斷夏使的腿呢?汴京不止有遼人,夏人,還有吐蕃,大理,倭人,要注意影響。”
王中正說完也離開了,走之前還順手帶走整整一袖子肥皂,以為沒人看見。
尚鐵咬牙切齒,要不是你是內侍……
尚煉北有些黯然,多少年了,昨天好不容易出了一口氣,感覺全身舒坦,結果以后這種舒坦的活計沒了。
“翁翁,”尚鐵看向躺在搖椅上無所事事的尚煉北,停下攪拌豬油,勸慰著。
“官家意思是說,以后盡量可以拉到偏僻處打。”
正摸著肥皂遐想的楊漢三聽到這話差點一個趔趄摔倒。
……
范仲淹,富弼,韓琦,三人被召集到垂拱殿。
這是他們回到汴京以后首次進入皇宮,首次見到官家。
同在垂拱殿的還有平章事兼樞密使章得象,同平章事兼樞密使晏殊,樞密使杜衍。
三位相公坐在椅子上,范仲淹,富弼,韓琦站在御桌下。
趙禎看著眼下的三人,心里做著比較。
范仲淹屬于老資格了,只不過性子太耿直,要不然早做相公。
富弼比較穩(wěn)重,慶歷二年奉命出使遼國,以增加歲幣為條件,據(jù)理力爭,拒絕了遼國的割地要求。
韓琦,是三人中最小的,天圣五年他考上進士時,我在集英殿殿試時發(fā)現(xiàn)他的才能,與范仲淹在西夏軍務中頗有威望,雖然老打敗仗。
趙禎腦海中很快分享出,范仲淹有治國之才,又是坦蕩君子,富弼為人敦厚,處事穩(wěn)重,韓琦則鋒芒畢露,有些自信。
“范卿,韓卿,你我之間已有四五年沒見面了。”趙禎突然感慨道,“范卿離開汴京時,朕還有些稚氣,就在這里拉著范卿的衣角,叫范卿別走。”
范仲淹看向趙禎,幾年前的官家還很瘦,的確有些稚氣,那時章獻太后臨朝,官家已到親政的年紀,他屢屢上朝的事只有一件。
“太后,請還政于官家!”
范仲淹就是這樣被貶,離開汴京的。
君臣二人相望,多是感慨。
趙禎又自言自語道:“彼時呂相在朝,朕好不容易親政,又處處被呂相管束,朕當時是有怨氣的。”
趙禎突然看向坐著的晏殊,說道:“還是在這垂拱殿,朕沖晏相發(fā)了脾氣,大聲質問道,難道官家處處都得忍讓嗎?那這官家做著有什么意思?
晏相撿起我扔掉的筆,把我在紙上寫的忍打了個叉,在一旁又寫了一個仁。”
晏殊站起來朝趙禎一禮,有些淚眼婆娑,這都多少年前的事了,官家還記得。
與眾人閑談一會后,趙禎開始步入今天的主題。
“大宋新政屬實不易,朕知道欲想北望江山,必須新政以強國富民,只是新政革除之物太多,我們從何下手?”
趙禎一提問,大宋首相章得象,次相晏殊,樞相杜衍無所表示,俱都看向范仲淹三人。
要知道,他們雖然是首相次相,但倘若真要新政,必須由這些“年輕人”去做。
韓琦與富弼相望,韓琦當先一步邁出,說道:“官家,臣以為,當從地方下手,派出按察使,考核官吏,也可以監(jiān)察地方軍政,每月上報陛下……”
“官家,”晏殊忍不住打斷了韓琦發(fā)言。
章得象,杜衍,還有趙禎都把目光投向晏殊,要知道這位朝堂上最平和的相公是不會打斷人說話的,就算政見不合,也會等那人說完再反駁。
晏殊知道失禮了,起身對韓琦一禮,以作抱歉。
又對趙禎一禮,緩緩開口。
“倘若派出按察使,這按察使品階如何算?又如何服眾?按察使考核后說不合格便不合格,有舞弊否?再說,按察使上任后若上奏朝廷某人不合格,我們是革是留?革,能革否?留,按察使何用?”
晏殊一番話,驚訝到了韓琦,也驚訝到了富弼。
韓琦與富弼先回汴京,顯然這是他倆事先討論過的,兩人也知道這辦法有些缺點,但缺點,怎么這么多?
“官家,”范仲淹上前一步。
韓琦與富弼看向他們新政派中的主心骨,心想范仲淹一定能回答晏相的問題。
“臣認為晏相所慮,有一定道理。”
韓琦愣住了,富弼愣住了,就連三位相公和官家也愣住。
“臣認為,大宋之弊端在于冗兵,冗官,冗費。”范仲淹抬頭看向趙禎,然后說道。
“臣請召尚鐵,臣之三冗是呂相告于臣,而三冗正是尚鐵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