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如何走出失控怪圈

何為失控?簡單來說就是意志力、情緒不受大腦控制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可能發生在人生中的某一時刻、某一階段,也有可能一直伴隨在你左右。

就拿前段時間媒體經常報道的交通事故來說,人們往往認為這種悲劇雖然每天都在上演,但肯定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一旦自己撞到別人時,潛意識里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可能——我這么小心謹慎。如此本能地排除了因為自己的錯誤或疏忽造成的惡性事件,這種“怎么可能”的心理在面子上表現出來的是極度的緊張和恐懼,甚至還有一絲焦躁以及潛在的憤怒。

人一旦有了憤怒就會失去冷靜,情緒便容易失控,往往這個時候會有更悲慘的事情發生。交通事故的肇事者被這突如其來的禍端嚇住,情緒會緊隨車子一起失控,此時他心里只有害怕、恐懼、焦躁、不安,根本無法冷靜下來,其最本能的反應是保護自己,這便有了肇事者扔下受害人逃逸的行為。

這表明,人在行為失控時情緒往往會陷入連鎖反應,本能地認為首要任務就是保護好自己。他心里會想,我要離開這兒,離開了就沒事了;或者我殺死他,死了就沒人知道我的行為了,然后做出種種沖動之舉。

這時的他已經陷入了失控怪圈,如果沒有強大的內在力量重新掌控自己,很有可能使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我有個朋友是出了名的好脾氣,他在醫院上班,是外科手術室的醫生。有次,給一個女子做闌尾炎手術,他那個剛從醫學院出來實習的學生,因為緊張,在遞消毒藥水給他時雙手顫抖,差點掉地上,他當時尤為惱火,認為醫學生怎么可以這樣子,于是在手術室里破口大罵,那名實習生在一旁嚇得不敢吱聲。最后,在其他護士的竭力勸阻下我這位醫生朋友才止住他的火氣。

后來他跟我說,那件事令他羞愧不已,自己作為一名手術醫師卻在病人動手術時對助手大發脾氣,如果不是其他護士柔聲地勸說,他都不敢想象接下去的手術會有怎樣的結果。我問他是否那天太過急躁、太過激動了。他不好意思地朝我笑笑,自我分析說是因為壓力過大,壓抑太久無處發泄才出現這么極端的行為,也怪自己缺乏自制。

一個人如果缺乏自控、自制,就會變得沖動,如同我那個朋友一般。都道沖動是魔鬼,一旦你心頭的魔鬼主宰了你的靈魂,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出來呢?

大學時宿舍住了一個人高馬大的妹子,與她相處很開心。我們相處了大半個學期之后,有一次宿舍大檢查,我開了個玩笑,笑稱我們的寢室是樓層里最亂的一間,那時確實幾個女孩子堆了太多亂七八糟的東西。我剛說完,那個妹子便沖我大吼一聲:“某某某,我以后不想再聽見你說這樣的話!”當時我很震驚,一時間完全愣住。

事后不久我以一個橘子化解了兩人之間尷尬的氣氛,她向我坦陳自己當時太過沖動,雖然認為我的話不對,但更多是因為她的情緒波動比較厲害,在達到壓抑的最高點時需要發泄出來,所以才會對我怒吼。

這表明,經常失控的人,太過于以自我為中心,讓人害怕與之接觸。

那件事后,又發生了好幾回同樣毫無理由的爆發,那位舍友一直管不住自己的情緒,使自己陷入失控怪圈,每次她都感到懊惱、痛苦,卻依舊克服不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很明顯,什么事情只有她認為對才是對,其他人都是錯的;而她認為錯誤的那必然就是錯誤的。本來與她甚是交心的朋友也因此出現了厭煩心理,久而久之便開始刻意與她保持距離了。

一個人的行為受自勝力控制,判斷力又影響了自勝力,有些人會將判斷失誤歸結到“本來就是如此”“他說是這樣的”“我覺得他說的沒錯”等推卸責任的情緒上來。

問題的根本原因并不在此,這只是你為自己尋得的一個借口而已,就好比小時候我們做錯一件事情為免于受罰會極力推卸責任,最終雖然因自己的小聰明得逞而沒有受到懲罰,可心中仍舊會有不安。我們將這種因為自身失去判斷力而發生的錯誤歸咎到他人身上,就算表面上看似松了一口氣,實則心里頭仍糾結地琢磨著自己的說法是否讓人信服,一般這種情況下失控行為還不太嚴重,稍微自我調整便可擺脫。

那么如何才能擺脫因失控產生的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會給人帶來非常壞的影響,不管是在生活中、學習中還是工作中,也不管是需要與人交流或者不需要與人交流的場所,一個人一旦出現了負面情緒,他就會控制不住自己,容易對別人發脾氣也容易對自己發脾氣。這樣既得罪了別人也讓自己心里不舒服,想要讓自己的心舒服一些,我們首先要做的便是自我同情。

這一點肯定很多人會疑惑,同情?好像只需對生活境遇不好的人去同情,為什么需要自我同情呢?對遭遇困境的人表示同情,是正常的心理現象,若是適當地將這種同情心轉移到自己身上來就會逐漸減弱你暴躁的情緒。你會發現那些本需要你同情的人雖比你悲慘卻依舊樂觀開朗,而你明明各方面都很好卻總是一副氣憤填膺的樣子,如此對比可以使你找到心理平衡點,逐漸淡化躁亂氣息,情緒便也得到安撫,失控行為將大大減少。

我有個學心理學的朋友,做人很通透,他的生活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境界,什么都能看得開,勸解得了別人也勸解得了自己。我有時莫名其妙就會心情煩躁,偶爾會向她“吐槽”一些事情,她總是勸慰我應該對自己好一點、放松一些,以對待別人的寬容心態來對待自己,實現自我排解才能達到內心平衡,走出失控狀態。

但凡我們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心里就會積郁一股氣。這股氣不管是從上到下竄,還是從下往上的竄,都會攪得你心惶惶,一刻也鎮定不下來。有些人在這個時候會瘋狂地跑動,在跑動過程中壞情緒得到排解。也就是說運動是疏解壞情緒的有效方法。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運動來疏解壓抑的情緒。

在生活中,與人相處難免發生摩擦,這時候躁動只會使事情更加糟糕,不妨走出室外,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做做運動,通過流汗疏解煩躁郁悶的心情,流過汗后你就會鎮定下來,逐漸想通事情的根源,問題就容易得到解決。

都說盲目追求到最后只會一事無成,這句話一點兒都沒錯,為什么?因為你在一味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時,就使自己陷入了近乎“瘋狂”的狀態。

因此應該避免制定過高目標。

不要妄想自己能夠成為第二個李嘉誠,把他當作目標,事實上李嘉誠當初也不知道他會成為今天的李嘉誠。

萊斯特·利文森曾說過:“如果我們不喜歡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那么我們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意識——然后外界就會因此而改變!你要認識到,過程即目標,你永遠都在路上。不要老想著去追逐目標,而是去享受它的美麗與智慧。”

社會壓力越來越大,年輕人被房貸車貸等壓得透不過氣來,為使自己不落后于他人,他們超負荷工作,在這種與自己激烈的戰斗中迷失自我,這是個極其痛苦的過程,會導致你精神高度緊張,久而久之形成一種麻痹狀態,使你在這種不喜歡甚至厭惡至極的狀態中產生滯慢反應,認為所有的一切只要在目標達到之后便可以放松下來,殊不知這條路很漫長,走得越遠越會感到急躁不安,甚是迷茫、彷徨,情緒逐漸失控,大腦不受自己控制,導致神經緊繃,言行舉止沖動魯莽,最后得不償失。

人最忌諱的是什么?是妒忌,是酸葡萄心理,不良情緒的來源很大一部分都出于酸葡萄心理,妒忌心理常常容易引發出失控。

因而想要控制情緒,就一定要記得摘除酸葡萄心理。

最近一段時間經常有新聞報道某學校同學之間因為相貌、學習等原因出現人際摩擦,很多都是因為酸葡萄心理產生的,如認為某某不就是那樣,憑什么能夠拿到獎學金、得到那么多贊美等一系列明知是事實卻讓自己很不舒服的事情。

這些人為了讓自己心理平衡,會努力找一些牽強的理由來辯解,一旦有人反駁,更會情緒激動地爭個面紅耳赤。如何擯棄這種酸葡萄心理呢?首先你要正確對待自己,正視自己的優缺點,從根本出發解決問題,分析自己到底哪里不如別人,為什么會在這一方面輸給別人,是先天因素還是后天因素,若人家先天優越,你能否能通過后天努力趕上;若人家是后天努力得來的成果,那么想想人家是怎么成功的。如此分析下來便會清楚自己輸在哪里,再努力一步步超越別人,以此證明自己也很優秀。一旦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自我優越感提升,心情也會開朗起來,那么躁動激烈的情緒便會逐漸消失,這種藏在心底深處的酸葡萄一經摘除,陷入失控怪圈中的自己便會在不知不覺中從陰霾中走出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河县| 栾城县| 青海省| 正阳县| 睢宁县| 固安县| 彭水| 榕江县| 建始县| 墨脱县| 宣恩县| 黎平县| 桦甸市| 营山县| 平陆县| 邓州市| 新平| 烟台市| 和静县| 普兰店市| 石棉县| 交口县| 华安县| 沅江市| 新安县| 武安市| 高尔夫| 黄浦区| 尤溪县| 南丰县| 厦门市| 辽阳市| 图们市| 阜新市| 康保县| 桑日县| 九寨沟县| 米易县| 鹤壁市| 潮州市| 常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