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小術
- 伸唐
- 此號乃小號
- 2528字
- 2021-02-25 14:23:18
高力士為什么一直圣寵不衰,他腦子真的夠用。高力士大腦開始迅速運轉,他未去過趙原村,但知道趙原村在義川鄉,韋家也在義川鄉,一個似乎在義川鄉南邊,一個似乎在義川鄉東北邊。反正一鄉五百戶,加上逃戶隱戶也不會超過八百戶,能相隔多遠?
還是有點遠的,特別是義川鄉南邊位于終南山腳下,地廣人稀,范圍不小,因此韋家與趙原村足足相隔了七八里路。
他算的不是趙原村的位置,而是距離,路程。
好在剛出城門,高力士將路程大約算了算,還能來得及,他立即下去安排。
大隊人馬浩浩蕩蕩折向趙原村。
幸好李伸修了路,不然僅是趙原村北邊的一段路就夠車駕一番折騰了。但不算是擾民,開元時,李隆基同樣地喜歡出行,打獵,還搞了幾次“大閱兵”。李伸也不排斥,有幾個雄主是將自己一直關在皇宮里不出來的?
只是李伸聽到消息,整愣了好一會,才率領趙家的人和村民來到村北迎駕。
一會兒大隊人馬來了,確實不足千人,然而放在趙原村,這么多人,足夠讓人感到震撼。
李伸看了看天色,也表示頭痛。
臨近中午了,這么多人,吃飯怎么解決?
還有,你對我得有多么地不放心?李隆基來肯定不只是看“雕版”了,但李隆基的猜疑不完全出自他的本心,多半還有李林甫的功勞。
“免禮吧,你帶我去看你的雕版。”
“喏,”李伸帶著李隆基……還有兩個人,一個是高力士,特別是出行時,一般情況高力士是不離李隆基左右的,還有一個是楊玉環。幾人往趙家走,李伸瞟了一眼楊玉環,低聲對李隆基說:“恭賀大父。”
恭賀我,李隆基想了一下,反應過來,朝李伸來了一記飛腳:“你是世子,一天到晚凈想些什么。”
但他真的不是生氣,恭賀他,認同他與楊玉環在一起,會生氣么?
這是做樣子的。
李伸順勢跌倒,爬起來嘻嘻地低笑了幾聲。
看到李隆基踢李伸,趙原村的人也呆了一下,隨后看著李伸的表情,原來是一家人打鬧啊。但有的人迷茫了,都這樣了,為什么還是庶人子?
進了趙家,李伸拿出樣品,不是雕版,而是活字。
他一一講解起來。
活字乃是畢升發明的,誰也賴不去,夢溪筆談里記著呢。
不過畢升發明的是木活字和泥活字,這兩樣活字有諸多缺陷,雖然畢升死后,依然有人用木活字和泥活字印書,卻始終替代不了雕版成為印刷的主流。
為什么畢升沒有想到金屬活字,有可能未想到,有可能想到了,考慮到各種原因,又讓他放棄了。
李伸先講材料。
金屬活字最好用鉛,溶點低,比較軟,展性好,容易塑造字模。
但鉛的危害都知道的,所以李伸開始時想到的是銅活字,銅也比較柔軟,有著極強的可塑性與延伸性,可相比于鉛,又要硬一點,塑造字模難度會加大,成本也會變高。
在材料上他也不是外行人,隨后就想到了市面上流行的劣錢。
唐朝官錢主要材料是青銅,但民間私鑄銅錢屢禁不鮮,私鑄的錢全是劣錢,于是百姓將官錢收藏起來,用的全是私錢。當然,這樣必然會產生各種弊病,這與李伸無關。
他想的是這些劣錢的材質,因為鐵熔點高,不耐腐蝕,這些私錢里便攙雜了大量的鉛和錫。這三種金屬相對熔點都不算高,比較軟,有一定的延展性。
李伸找來一些適合的劣錢,再添加一些“純銅”和鉛,降低錫的比例,正好成了李伸做活字的材料。
下面才是為難的地方。
第一個是字模的本身,鑄銅錢必須有模具,但銅錢多少年才換一個款式?
每個漢字都不同,還要準備大字中字小字。如果全面印書,僅是模具的款式就要準備十萬個!不止是款式,一些常用的字,比如之乎者也,有的一個頁面可能會出現十幾個,甚至二十多個字。冷門的字同樣也要準備好幾個,不然不能印書。
這個模具不能用鑄錢的模具了,但最少得用堅木為模具,上面刻意,翻成砂模,注入銅液成字。
不說雕刻的難度,在注入銅液時,必然會有模具損壞。
僅是模具這一環,畢升就玩不起來。
不但是模具,印的時侯不能一頁一頁印吧,多頁同時開工,最少得準備兩三百萬個活字。
成本一節,畢升也玩不起來。
李伸也玩不起來。
但他巧妙地化解了這個難題。
我是尋找適合的活字印刷方法,又不是自己去印書。
于是他找到了李隆基寫三首詩,只鑄造這三首詩的活字。
僅是三首詩,能有多少字?
至于其他的活字,研發成功了,交給朝廷去操辦吧。放在畢升身上,實現不了,放在李伸身上,也實現不了,但放在朝廷身上,則是小菜一碟。
模具一環解決了,這些活字必須大小相齊,高低相齊,才能排版印刷,僅是工藝問題,不算是難題了。
到了第二關,印刷質量。
畢升之所以選擇木活字,是因為當時已經有了木雕版印刷,而且木活字涔墨性佳,印書清晰。
金屬活字,無論銅鉛,涔墨性都比較差,印書效果不佳。
這個也能解決,李伸用了斜紋活字,利用活字字面的凹凸面,將這個缺陷強行補上來。
只是這樣,又增加了鑄造活字的難度。
然后是第三關,粘合劑。
排好版后,必須朝下印,字跡才清晰。如此呢,必須將這些活字粘合在一起。但印完后,又能將這些活字拿下來,這才是活字印刷的精髓所在。
能粘能拿,必須有好的粘合劑。
眼下還沒有到這一環,到時侯李伸只好繼續用“廣選法”尋找適合的粘合劑了。
別看這一關容易,反而是最讓李伸頭痛的地方。
李伸將這些情況一一講解,李隆基又看到了活字,雖然現在活字不大理想,仍在繼續改進中,他怎能不明白其意義?
“你總算辦了兩樣正事。”
“大父,經義治國之類的大道與孫兒絕緣了,然這些小術,孫兒卻有些天賦。”
“雖是小術,也能利國利民,高力士,你替我令將作監,令他們選撥十余名機警的匠人前來相助。”
“喏。”
高力士更看出它的意義了,雖然前期投入成本巨大,后期印書時就不需要投入成本了,更不會像東市那幾家雕版作坊,準備了幾十間大房子放石板。
他下去傳令,李隆基也走出屋,看著趙宅:“你舅家其宅廣啊。”
就一些普通的磚瓦房,這也引起你的注意?
李伸說道:“大父,原先宅也不廣,后來先父借道舅家去終南山打獵,臨別前給了一些錢帛讓舅家將宅子翻修,外祖父和舅父以為先父還會來,于是又重新砌建了一些新房子。先父嫌棄趙原村太偏僻,以后也未來了,但這些宅子還留了下來。”
李伸刻意將這段往事說了來。
為什么當年李瑛他們會披甲,是準備打獵去的。
不但他們,你老人家同樣喜歡打獵。
且不說李瑛幾人與幾名甲士不可能會謀反,就說武惠妃吧。
三庶人不是她害死的,三庶人死的不冤,她怎能看到三庶人的鬼魂?
只有心中有鬼,才能看到鬼!
簡單的道理,當年還能說你被武惠妃蠱惑了,現在武惠妃已經死了,你為什么就繞不過來呢?
但現在的李隆基腦回路真的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