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稅務風險管控與策劃:從入門到精通
- 王作君
- 1792字
- 2021-02-04 16:56:19
3.2 全面的證據關系
我們主張的稅務證據關系是全面的稅務證據關系,代表的是全面稅務風險管理。全面稅務風險管理是目標和要求,全面稅務證據關系是做法和結果。
組織全面的稅務證據關系,能夠快速取得稅務機關的信任:“第一,相信企業執行了全面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第二,相信企業的稅務結果都有證據證明;第三,相信企業的稅務風險制度是有效的。”
通過全面的稅務證據關系來組織全面稅務證據,將所組織的稅務證據組成證據鏈,用證據鏈印證企業履行納稅義務的完整性、及時性與合法性。
什么是全面的稅務證據關系?就是業務從發起開始所經歷的各個環節都要忠實記錄業務的操作過程,這個過程記錄就是證據。這個過程記錄既包括企業內部的過程記錄,也包括企業外部的過程記錄。
1.法律監督的證據關系
獲取稅務機關(包括海關)方面的各種稅務證據。這些證據中,同一個稅務證據可能在兩個主體中發揮作用:一是證明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的合法性,二是證明稅務機關執法的合法性。
法律監督證據包括線上和線下的稅務申報證據。線上的申報目前尚無法全部取得蓋章的證據,但其證明力是公認的。線下的申報證據在簽收環節存在很大漏洞,尚不利于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比如:經常有納稅人向稅務機關申報線下資料,但由于沒有簽收制度,稅務工作人員推諉說納稅人根本沒有報送;反之,稅務機關向納稅人下達通知,卻要求納稅人必須簽收。
2.業務合作的證據關系
有業務交易的企業之間或者有業務關系的企業之間互相出具稅務證據。這些證據承載著雙方的業務關系,體現著雙方的納稅義務。將業務合作的稅務證據做全、做好、做實,不出瑕疵,對雙方都是有利的。全過程的業務合作證據關系反映著雙方合法、合作的業務關系。
在業務合作中,如果一方提出補充、完善稅務證據的要求,另一方應該積極配合,當然,違法或無理的要求除外。在稅務檢查中,如果一方提出補充、完善稅務證據的要求,另一方也應該積極配合,當然,違法或無理的要求除外。
為什么強調雙方在業務合作中要互相配合來組織稅務證據呢?就是因為業務合作中產生的稅務證據影響著雙方的稅收結果。如果一方的稅務結果出了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這個稅務風險可能就會外延、擴散并傳導到另一方。
所以說,業務合作的雙方保持良好的稅務證據關系,是稅務風險控制所必需的。
3.風險控制的證據關系
在稅務風險控制中,需要制作與搜集稅務證據來控制稅務風險的發生。要想獲取這些稅務證據,需要處理好與各方面的稅務關系。稅務關系就是稅收法律規定的權利與義務關系,把這個稅務關系的過程或者結果相互提交,就形成稅務風險控制的證據關系。
(1)企業內部的稅務證據關系。它是指企業內部各部門(環節)互相配合,制作和提交稅務證據,如標準定額、領料單、提貨單等。
(2)與合作方的稅務證據關系。它是指來源于企業外部的稅務證據,如合作方的文書、業務合同、發票、相關證明等。
(3)與稅務機關的稅務證據關系。它是指來自于稅務機關的涉稅文書,如陳述意見書、稅務處理決定書、審批備案文書等。
(4)與稅務策劃相關的稅務證據關系。它是指進行稅收業務策劃時需要的各種依據,如“搭建13大策劃模型”中所預設的各種稅務證據。
企業內部的稅務證據關系,需要用企業內部稅務風險控制制度來維持;企業與業務合作方的稅務證據關系,需要雙方簽訂的經濟合同來維持;企業與稅務機關的稅務證據關系,需要征納雙方依靠稅收法規來維持;企業稅務策劃的稅務證據關系,需要在策劃方案中進行提前預設擬訂。
在風險控制稅務關系中,無論內部的稅務關系還是外部的稅務關系,既要遵循事前設計、事中規范、事后補救的稅務證據制作原則,也要遵守互守信用、積極合作、風險共治的風險控制原則。
4.案例
某企業W與另一企業Z簽訂業務合同,采購一大批物資,物資品種很多,林林總總有上百種,包括化肥一項。合同由W公司擬訂,合同中約定:“對于所有物資,Z公司需要提供17%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后來,Z公司發現化肥應該適用13%的稅率,要求W公司修改合同,但W公司以國有企業的合同已經報上級為由,拒絕修改稅率。Z公司既生氣又憋火,但是沒有辦法。
后來國家稅務總局專項檢查時,W公司因化肥購進發票的稅率有錯誤,涉嫌多抵增值稅。W公司求助Z公司出具事項說明書或者重新開具發票,Z公司回復:“目前本公司無法滿足貴公司的請求,望請見諒為盼。”
為此,W公司被稅務機關要求轉出多抵的進項稅額,并加收滯納金若干。W公司相關人員受到了公司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