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稅務風險管控與策劃:從入門到精通
- 王作君
- 1151字
- 2021-02-04 16:56:17
2.8 資金結算
第8步:資金結算環節。
這是合同履行的最后環節。此時交易大多已經完成,雙方做最后的權利義務交割。資金、實物、勞務、權利已經得到確認,稅收金額也應該得到確認。當然所有的合同爭議也都可能集中于此,司法訴訟仲裁或有發生。違約金、賠償金、滯納金、資金利息、質保金等各種形式的補償也將出現,其中的涉稅問題不容忽視。
設定本環節的目的是考查雙方的納稅權利與義務是否徹底結清,稅收風險是否徹底切割。
1.風險項
本環節的風險事項設置為:索取與審核票據,付款與切割風險。
第一,索取票據,向對方提請開具發票等合法有效憑據。第二,審核票據,看對方提供的發票等票據是否合規。第三,支付款項,雙方履行合同,完成業務,互相切割經營風險。
2.風險點
資金結算是雙方權利義務交割的最后一道防線。在這個環節,既要計算結算金額,還要考量票據合規。一切要遵守合同的規定,不能自以為是,濫用以票控稅,以錢控票。這幾個風險點特別需要關注:①取得的發票是否符合規定;②取得除發票外的票據是否符合規定;③收款或付款憑證是否符合規定;④雙方的爭議事項是否及時得到解決。
3.證據鏈
我們已經驗收了對方的產品或服務,準備向對方支付款項了,對方開具的收款憑據或者對方開具的發票就是支付款項的證據。這個環節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必須完成,就是審查對方提供的票據是否合規,尤其是對方開來的發票是否符合稅法的要求,是否符合合同的要求。
如果合同沒有約定開具發票,則可以根據合同約定預付款項,但最終結算時要統一開具發票。如果合同約定需要以發票付款,則應堅持合同的規定。如果對方不能提供發票,則暫緩付款。
4.風險案例
在資金和發票的問題上,業務雙方經常會發生膠著狀態。一方堅持開發票給錢,另一方堅持給錢再開發票。最后的結果可想而知,多少年過去,問題得不到解決。
例如,甲方是設備生產方,乙方是設備購買方。2010年雙方簽訂采購合同,價值為1 000萬元(含稅),當時稅率為17%。雙方約定:乙方按10%留質量保證金100萬元,滿一年,如該設備無重大質量問題,則支付質量保證金。后因設備運行存在一些故障,雙方發生爭議。乙方支付的900萬款項,甲方拒不開具發票,造成財務風險,甲方的質量保證金100萬元也收不回來了,形成資金損失。
2019年,雙方通過律師調解達成和解,甲方同意全額開具發票給乙方,乙方同意支付100萬元給甲方。但是由于稅率調整,雙方爭議時,甲方未按17%稅率申報納稅進行備案,導致開不了17%的發票,只能開13%的發票了。雙方為了利益再起爭端,搞得好不熱鬧。雙方都身心疲憊、焦頭爛額,只有律師是最大的受益者。
這個案例中,雙方都在以票控錢、以錢控票,但是沒有遵守合同的規定。我們認為,合同沒有將發票的事情約定好,就應該按稅收法規的要求開具發票。沒有這個前提,以票控錢、以錢控票就會釀成稅收風險。本例中,甲方已經構成逃避繳納稅款了。